|
|
新疆地热资源分布、成因及开发利用方向: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地热科考成果综述
孔彦龙, 董远卓, 叶灿滔, 程远志, 乃尉华, 庞忠和, 马伟斌, 张健, 龚宇烈, 李义曼, 姜光政, 王迎春, 古丽波斯坦·吐逊江, 田小明, 李棱雪, 师德扬, 张程凯, 田逸楠, 李斌, 陈锋, 张磊, 王珂, 任亚倩, 张伟尊, 罗冠中, 段佳斌, 陈娅奎, 张小雷, 汪集暘
2026, 33(1):
283-295.
DOI: 10.13745/j.esf.sf.2025.10.27
基于“冷壳冷幔”的理论认识,新疆一直被认为是地热资源相对贫瘠的地区,其总体勘查和开发利用情况远落后于内地。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课题“地热等清洁能源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在收集整理全疆地热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野外补充调查,新发现了地热点位11处,补充确定了地热资源赋存形式2种,估算新疆地热资源量折合超过18亿吨标准煤。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盆间隆起山地,与其主要人口分布保持高度一致,而较少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新疆人均地热资源量较高,反而说明了其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新疆地热资源表现出“北疆禀赋差,南疆禀赋好”的分布格局:北疆天山、阿勒泰山地区广泛发育以断裂深循环成因的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而在南疆帕米尔高原,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形成了目前新疆唯一发现的高温地热资源。然而,新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开发利用方式单一,以洗浴保健和旅游疗养为主,且主要在经济发展较好、交通较方便的北疆,南疆地热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通过本次科学考察摸清了新疆地热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情况,结合新疆国土空间规划,围绕新疆“双碳”发展战略,课题组提出新疆地热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路线建议:在南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等地区推动“地热发电+综合利用”发展,在北疆温泉县等地区大力推进“地热+”综合能源开发,在乌-昌-石城市群全面深化浅层、中深层岩土地热能利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