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上奥陶统发育斜坡扇体系,多口井测试表明该层段存在气测异常,具有油气勘探价值。然而,针对该斜坡扇体系的特征认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该区油气勘探进程。基于此,本研究综合利用顺南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和钻/测井等资料,明确研究区斜坡扇体系的地震与测井响应特征,阐明斜坡扇体系的沉积单元构成,揭示斜坡扇体系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顺南地区上奥陶统斜坡扇体系由水道、砂质朵叶体和泥质朵叶体共3种沉积单元构成,不同沉积单元的地震-测井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水道对应中-强振幅、中-低频率和连续性好的“U”型、“V”型下切充填反射,以粉砂岩为主,自然伽马(GR)和声波时差(AC)曲线呈箱型;砂质朵叶体对应中-强振幅、中-低频率和连续性好的层状或丘状反射,以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GR曲线呈中-高值,深侧向电阻率(RD)曲线呈中-低值,两种曲线波动较大;泥质朵叶体对应中-弱振幅、高频率和连续性差的丘型反射或杂乱反射,以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GR曲线呈高值,RD曲线呈低值,整体波动小。(2)研究区斜坡扇体系共识别了8个砂质朵叶体、两个泥质朵叶体和多条水道。根据不同沉积单元的相互切割关系,将斜坡扇体系的沉积充填过程划分为3期。其中,早期发育1~3号砂质朵叶体和水道,中期发育Ⅰ和Ⅱ号泥质朵叶体、4号砂质朵叶体和水道,晚期发育5~8号砂质朵叶体和水道。(3)构造活动、海平面升降和物源供给控制着顺南地区斜坡扇体系的沉积充填演化进程。其中,构造活动为研究区斜坡扇体系提供了地形条件和物质输送基础,海平面升降控制物源供给量和沉积单元发育位置,物源的物质组成和供给量决定沉积单元类型和发育的规模。(4)顺南地区具有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外加走滑断裂有效地改造储集空间并沟通源储间油气运移,指明了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位于走滑断裂带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