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中国南方寒武系页岩有机质、流体和孔隙演化耦合机制研究” 主题专辑
    特约主编致读者
    特约主编致读者
    张同伟, 唐玄, 陈红汉
    2023, 30(3): 0-00. 
    摘要 ( 117 )   PDF(518KB) ( 94 )   PDF (English) (129KB) ( 36 )  

    我国南方寒武系页岩有机质丰度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分布面积广、资源潜力大,是继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之后的重要接替层系。近年来已在川西南威远及井研─犍为、鄂西宜昌和陕南汉中等地区的寒武系页岩中获得了工业气流,显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整体勘探程度低,理论研究薄弱。不同地区寒武系海相页岩含气性差异大、局部氮气含量高、孔隙发育机制尚未明确,无法直接沿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预测方法,因而急需完善和发展我国南方高过成熟海相页岩气成藏理论,为寒武系页岩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本专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南方寒武系页岩有机质、流体和孔隙演化耦合机制研究” 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汇总,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页岩含气性主控因素;(2)页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3)页岩孔隙特征;(4)页岩成气、保存的流体包裹体特征;(5)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实例。

    在寒武系页岩含气性主控因素方面,共有2篇论文。张同伟等综合整理了近年来我国寒武系页岩含气性研究进展,讨论了寒武系页岩的储层特征、TOC、孔隙度和构造保存条件等对寒武系页岩含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寒武系页岩气突破区,现今的寒武系页岩含气量为理论总生成气量的10%~30%(最大甚至超过50%),页岩含气量与现今埋深没有关联,绵阳—长宁裂陷槽和鄂西裂陷槽环境下寒武系页岩相对较好的孔隙发育情况和构造保存条件为寒武系页岩气的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在未突破区,寒武系页岩含气量不到理论总生成气量的10%,表明页岩气发生过大量散失,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底部区域性发育的不整合面及强烈的后期构造抬升作用很可能是造成页岩气散失的主要因素。孟康等通过对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破碎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页岩含气性的指示意义研究,指出:页岩气中氮气可能来源于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中氮和铵基黏土矿物中氮的释放;持续性构造抬升是造成页岩气散失和氮气相对富集的重要因素。

    在寒武系页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方面,共有4篇论文。潘晓强等通过对宜昌地区水井沱组中主要生物类型、古生物组合面貌及其时空分布的总结,认为鄂西地区水井沱组黑色岩系具有很大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何陈诚等通过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泥页岩差异成气过程分析,提出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绵阳—长宁裂陷槽、湘鄂西裂陷槽、川东—黔北深水陆棚相和斜坡盆地相。受区域构造沉积演化控制,筇竹寺泥页岩存在两种成烃演化模型。罗欢等通过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过剩钡成因研究,发现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普遍富集Ba,Ba过剩有热液成因和生物成因两种来源,Ba过剩Eu异常图版可用于推测其主要来源,宜昌地区较高的古生产力水平和强还原条件为有机质的来源和保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张瑜等通过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生物成因硅特征研究,首次揭示了水井沱组具有明显的二分段性,富有机质层段存在较多生物成因硅,且硅质来源明显不同。富有机质页岩一段比二段生物成因硅占比高、贡献大,生物成因硅主要通过对有机质富集和储层孔隙发育两方面影响着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气的富集。

    在寒武系页岩孔隙特征研究方面,共有5篇论文。吴陈君等通过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富集及有机质孔隙发育机制研究,指出黔北地区牛蹄塘组中段富含黏土矿物的中等TOC含量页岩段的孔体积和孔比表面积较底部贫黏土矿物的高TOC含量页岩段更高,有机质孔发育更好,为更有利的页岩气富集层段。唐玄等通过对黔北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孔隙分形表征研究,指出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具有以微孔为主的复杂孔隙结构和高度非均质性,孔隙发育具有多重分形特征,有机质微孔具有很强的自相似性,而无机矿物孔隙自相似性因地区而有差异。马子杰等通过上扬子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研究,将牛蹄塘组页岩分为硅质、钙质、过渡型三种类型,其中硅质页岩中运移有机质含量高,有机面孔率8%~28%,钙质页岩原生有机质含量高,有机面孔率2%~12%,黏土矿物的吸附和催化作用有利于硅质页岩有机孔隙发育。张六六等通过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岩石小柱体吸水实验及氦孔隙度测定分析研究,揭示了有机质含量和矿物组成是影响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泥页岩吸水特征及富有机质层段顶底板封隔性的研究,明确了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二段是页岩气勘探的“甜点段”。邵德勇等通过美国EagleFord页岩样品的高温高压黄金管实验模拟,揭示了泥岩微观组构对有机质赋存形式和孔隙发育的影响,揭示了微观组构、有机质赋存形式和有机孔发育非均质性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揭示我国高过成熟寒武系页岩中有机质孔隙的发育载体和保存机制提供了重要研究思路。

    在寒武系页岩成气、保存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方面,共有2篇论文。刘秀岩等以重庆秀山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研究了页岩气成气过程的流体包裹体证据,发现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演化可以划分为初次生油阶段、原油裂解为湿气阶段、湿气二次裂解为干气阶段和页岩气散失阶段,与酸性流体活动伴随的异常高温对页岩油向页岩气的快速转化起到了关键作用。肖雪薇等以湘西吉首斜坡带湘吉地1井中流体包裹体研究为依据,揭示了与烃类演化相关的早—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早—中三叠世和古近纪四期流体活动,初步探索了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流体活动与页岩气成烃演化过程。

    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实例方面,共有2篇论文。宋辉等以鄂阳页1井为例,利用ImageJ软件批量统计SEM 图像中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微晶粒径及形态等信息,探讨了其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草莓状黄铁矿作为最主要的赋存形式,其粒径(D)、微晶粒径(d)、D/d 值以及微晶晶型等相关参数在垂向上呈现明显变化,反映了下寒武统水井沱组沉积时自下而上还原性逐渐减弱的演变。陈宗铭等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扫描电镜图像有机质孔隙识别与比较,对比U-Net模型、Mask R-CNN模型和FCN模型,发现U-Net模型识别精度高(相对误差0.3%~2.6%)且耗时短(识别速度提高300多倍),在页岩微观地质图像识别方面具有优势。

    我们希望该专辑的出版在推动我国寒武系页岩气成藏理论研究、勘探评价和开发等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并期待更多的学者和页岩气勘探一线地质工作者更加关注页岩气资源的研究,为提升我国能源矿产保障能力、服务国家矿产资源重大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本专辑共有15篇论文,感谢作者和评审专家的辛勤劳动,以及《地学前缘》编辑部各位同志的辛苦付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寒武系页岩含气性主控因素
    我国南方不同地区寒武系页岩含气性差异主控因素探讨
    张同伟, 罗欢, 孟康
    2023, 30(3): 1-13. 
    DOI: 10.13745/j.esf.sf.2022.5.31

    摘要 ( 1969 )   HTML ( 42 )   PDF(5509KB) ( 268 )  

    中国南方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具有很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但不同地区的勘探效果差异较大。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寒武系页岩含气性研究进展,讨论了寒武系页岩的储层特征、总有机碳(TOC)含量、孔隙度和构造保存条件等因素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中上扬子地区的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在绵阳—长宁裂陷槽、鄂西裂陷槽和湘黔渝深水陆棚—斜坡等沉积相区。寒武系页岩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6%,孔隙以微孔和介孔占主导,总体以孤立密集发育的海绵状有机孔为主,区别于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极为发育的气泡状有机孔。位于裂陷槽环境的寒武系筇竹寺组/水井沱组页岩的有机孔隙发育程度较好(有机质平均面孔率可达20%~50%),且无机孔也对总孔隙度有所贡献;页岩现今含气量为1.5~5.5 m3/t,是理论总生成气量的10%~30%(最大甚至超过50%),反映页岩气保存条件总体较好。而位于深水陆棚—斜坡环境的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有机孔发育程度较差(有机质平均面孔率小于20%),页岩现今含气量基本小于1.0 m3/t,不足理论总生成气量的10%,反映页岩气可能发生过大规模散失,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差。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底部通常存在区域性的不整合面,在沉积之后也普遍经历过强烈的后期构造抬升作用,均可能造成油气的散失。相比之下,绵阳—长宁裂陷槽和鄂西裂陷槽环境下的寒武系页岩孔隙发育情况和构造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富有机质层段内发育的钙质页岩/泥灰岩夹层可能会限制油气在垂向上的运移和散失,为寒武系页岩气的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应是寒武系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目标,这也与我国目前的寒武系页岩气勘探实际相对应。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破碎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页岩含气性的指示意义
    孟康, 邵德勇, 张六六, 李立武, 张瑜, 罗欢, 宋辉, 张同伟
    2023, 30(3): 14-27. 
    DOI: 10.13745/j.esf.sf.2022.5.41

    摘要 ( 1639 )   HTML ( 14 )   PDF(7452KB) ( 137 )  

    本文选取鄂西宜昌地区流溪ZK003井水井沱组页岩岩心样品13块,开展破碎气测试分析,并结合TOC含量、矿物组成含量以及邻近地区高氮气井—秭地1井的解吸气特征,综合探讨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气中氮气成因和富集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井沱组页岩样品破碎气含量为1.45~14.75 μL.STP/g,变化大,主要受控于页岩中碳酸盐矿物丰度;破碎气以氮气和甲烷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7.92%~86.27%和10.10%~90.88%,且氮气含量明显受控于页岩中TOC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并与页岩破碎气含量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破碎气主要保存在方解石、白云石、黏土矿物及有机质封闭孔隙中,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中氮和铵基黏土矿物中氮的释放是水井沱组富有机质页岩中氮气的主要来源。此外,持续性构造抬升剥蚀等地质过程不仅可能造成页岩气散失,还会导致氮气的相对富集。结合我国南方不同地区古生界海相页岩气中氮气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对比分析发现,寒武系页岩气中氮气含量(2.69%~98.92%)远高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0.01%~9.30%)。鄂西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中氮气δ15NN2相较于其他地区明显偏重(Δ15NN2=1.5‰~12.7‰),可能与铵基黏土矿物高温热裂解成因氮气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寒武系页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第二统第三阶)生物组合面貌及其地层分布
    潘晓强, 华洪, 代乔坤, 骆劲舟, 刘紫薇
    2023, 30(3): 28-43. 
    DOI: 10.13745/j.esf.sf.2022.5.32

    摘要 ( 1553 )   HTML ( 11 )   PDF(5910KB) ( 167 )  

    近年来随着“鄂宜页1井”高产气井的突破,寒武系水井沱组(第2统第3阶)已成为中扬子区页岩气勘查开发新的主力层系。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水井沱组中主要生物类型、古生物组合面貌及其时空分布的简要总结,为鄂西地区的页岩气勘探提供对比借鉴。宜昌地区寒武纪地层发育完整,广泛出露于宜昌、秭归、长阳、兴山等地,古生物化石较为丰富,是开展寒武纪地层及古生物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地质记录中保存了寒武纪大爆发和后生动物多样化事件的化石证据,从寒武系纽芬兰统到第二统,自下而上发现了岩家河生物群、水井沱生物群(包括清江生物群)、石牌生物群和京山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等,它们化石类群多样,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丰富,而在长阳发现的清江生物群更是具有典型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特异埋藏化石库的特点,出现了大量高保真度的软躯体类群,代表了远离海岸的较深水环境,为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从岩性、生物类型以及构造运动来看,宜昌地区水井沱组发育一套以黑色页岩或钙质页岩夹碳质灰岩为主的黑色岩系,其中海绵化石在黑色岩系中呈现出较高的丰度和多样性,显示当时深水低氧的沉积环境。同时繁盛的微体生物表明当时海洋具备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为有机质的埋藏富集以及页岩气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上黄陵背斜刚性基底的影响,并未引起储层变形和破坏。因此,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黑色岩系具有很高的勘探开发潜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泥页岩差异成气过程分析
    何陈诚, 陈红汉, 肖雪薇, 刘秀岩, 苏奥
    2023, 30(3): 44-65. 
    DOI: 10.13745/j.esf.sf.2022.5.33

    摘要 ( 1505 )   HTML ( 12 )   PDF(21976KB) ( 132 )  

    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黑色泥页岩具有很高的总有机碳丰度(TOC含量)和生烃潜力而被认为是继上奥陶—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取得突破之后最有潜力的后备勘探层系。其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绵阳-长宁裂陷槽、湘鄂西裂陷槽、川东-黔北深水陆棚相和斜坡-盆地相。优质烃源岩层段受沉积相带控制主要分布于筇竹寺阶下部,其TOC具有不对称单峰型分布样式;若受到热水沉积影响,则出现两个TOC峰值;在深水陆棚和斜坡-盆地相中-上部则发育多个稳定分布的TOC峰值。烃源岩生烃史数值模拟、流体包裹体分析、超低浓度U-Pb定年和页岩气组分与同位素组成成因分析综合结果表明,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黑色泥页岩存在两种成烃演化模型:(1)以湘鄂西和川东地区为代表,筇竹寺阶烃源岩经历一期生油和原油/干酪根裂解生气过程,加里东晚期(430 Ma)第一次生油,温度95.7~105.2 ℃;海西晚期(270 Ma)原油开始裂解成气,温度144.7 ℃左右;燕山早期湿气二次裂解,温度215.3 ℃;成气时限270~130 Ma;燕山晚期至今(130~0 Ma)页岩气泄漏。(2)以陕南、川南、川中和川西南等地区为代表,筇竹寺阶烃源岩经历了两期生油和原油/干酪根裂解生气过程;第一期生油时间421.5 Ma,温度115.8~128.9 ℃;第二期生油时间262.4~256.4 Ma,温度137.1~150.0 ℃;海西晚期((259.4±3.0) Ma)裂陷槽筇竹寺组原油在140 ℃左右开始裂解成气;燕山中—晚期(175~133 Ma)湿气二次裂解,温度220 ℃左右;至今由于保存条件较好仍处于聚集和调整过程之中。不同成烃演化模型的出现主要是受区域构造沉积演化控制的。研究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泥页岩气主要为有机成因的“油型气”,是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混合气;黔北地区和渝东南地区内因断层发育,早期生成的页岩气受到地表水和大气的冲洗,使得页岩气组分和同位素发生变化,富氮、δ13C1值降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过剩钡成因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指示
    罗欢, 邵德勇, 孟康, 张瑜, 宋辉, 闫建萍, 张同伟
    2023, 30(3): 66-82. 
    DOI: 10.13745/j.esf.sf.2022.5.34

    摘要 ( 1506 )   HTML ( 5 )   PDF(8991KB) ( 134 )  

    通过对鄂西宜昌地区鄂阳页1井(EYY1)寒武系底部岩家河组和水井沱组下部的总有机碳(TOC)、总无机碳(TIC)、微量元素(Ba、U、Th)和稀土元素分析,并结合前人对中上扬子地区7个位于不同沉积环境区寒武系剖面的研究结果和已有数据报道,讨论了寒武系水井沱组富有机质页岩中过剩钡(Ba过剩)的成因、来源及其对海洋古生产力水平的指示。结果表明,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普遍富集Ba过剩,而且从浅水内陆棚到深水外陆棚——大陆斜坡,再到热水沉积区,寒武系页岩的Ba过剩富集程度趋于增加,反映了与古陆物源区的距离远近以及古地理背景对Ba过剩富集的控制。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中所富集的Ba过剩有热液成因和生物成因两种来源,Ba过剩-Eu异常图版可用于推测其主要来源:黔北—湘西北地区所处的热水沉积区内Ba过剩含量极高(>10 000 μg/g),具有显著的正Eu异常,且Ba过剩与Eu异常值具有正相关性,指示Ba过剩主要为热液成因,其含量变化反映了热液活动的强度;鄂西地区和黔南地区Ba过剩含量相对较高(5 000~10 000 μg/g),四川盆地西部Ba过剩含量相对较低(<1 000 μg/g),而且都不具备正Eu异常,指示Ba过剩为生物成因,其含量变化与古生产力水平有关。与中上扬子其他地区寒武系页岩的TOC含量、U/Th值及Ba过剩富集程度的综合对比表明,宜昌地区较高的古生产力水平和强还原条件为有机质的来源和保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共同决定了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有机质的富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生物成因硅特征及其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
    张瑜, 黄德将, 张六六, 万传辉, 罗欢, 邵德勇, 孟康, 闫建萍, 张同伟
    2023, 30(3): 83-100. 
    DOI: 10.13745/j.esf.sf.2022.5.40

    摘要 ( 1400 )   HTML ( 7 )   PDF(19344KB) ( 149 )  

    通过对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岩家河组—水井沱组页岩进行高分辨率样品采集,利用总有机碳(TOC)含量、主量元素分析、氦孔隙度等定量分析和透反射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等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井沱组黑色岩系生物成因硅的纵向变化特征及其与页岩气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寒武系底部岩家河组和水井沱组上部贫有机质层段过剩硅含量低,未见明显生物碎屑痕迹,几乎不含或含少量自生成因石英,而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存在较多生物成因硅,具有明显的分段性(一段、二段)且硅质来源明显不同。富有机质层段底部(一段)过剩硅含量高,为4.44%~24.97%,平均值为16.76%,受钙质夹层的影响波动较大,生物成因硅占比高,受陆源碎屑影响小。生物碎屑类型主要为硅质海绵骨针,还有少量絮状硅质聚集体,骨针腔体和硅质聚集体粒间孔中可见有机质。而富有机质层段中上部(二段)过剩硅含量相对一段明显降低,为7.13%~20.47%,平均值为13.66%,受陆源碎屑影响更大。生物碎屑类型主要为放射虫、纺锤状硅质聚集体和海绵骨针,可见有机质与这些生物成因硅和陆源碎屑共生在一起。在整个富有机质层段,TOC含量与总硅含量无明显关系但与过剩硅呈明显正相关性,且镜下发现似藻类孢囊中块状有机质内杂乱分布大量微晶石英,早期成岩作用阶段形成的生物成因硅不仅因为与藻类等的共生关系确保了较高生产力,同时因其在适宜的沉积环境下自身较强的硬度形成支撑格架为有机质提供了赋存空间,揭示了宜昌地区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生物成因硅的发育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一段TOC含量明显高于二段但孔隙度略低,这可能与生物成因硅在这两段的差异相对应,生物成因硅与陆源碎屑一定比例共生形成的刚性格架可能对孔隙的发育和保存起保护和支撑作用。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硅质来源可能是引起页岩含气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寒武系页岩孔隙特征
    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富集及有机质孔隙发育机制研究
    吴陈君, 刘新社, 文志刚, 妥进才
    2023, 30(3): 101-109. 
    DOI: 10.13745/j.esf.sf.2022.5.35

    摘要 ( 1414 )   HTML ( 6 )   PDF(5052KB) ( 139 )  

    基于上扬子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典型钻孔剖面,通过对代表性样品TOC含量、矿物组成、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孔隙特征等测试分析,对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特征、沉积环境以及孔隙发育机制开展了系统研究,为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的勘探提供参考。黔北地区牛蹄塘组中、下段发育富有机质页岩,TOC含量平均值为2.53%,TOC含量大于2.0%的富有机质页岩累积厚度约80 m。对氧化-还原环境敏感参数U/Th、Mo/Al和U/Al的研究表明,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于强还原性的沉积环境。牛蹄塘组中段富含黏土矿物的中等TOC含量页岩段较底部贫黏土矿物的高TOC含量页岩段孔体积和孔比表面积更高,有机质孔发育更好,可能与剖面下段排烃效率较高有关。富含黏土矿物的中等TOC含量页岩黏土矿物粒间孔较为发育,为生烃期原油或者运移沥青提供了一定的储集空间,并在更高热演化条件下二次裂解成气产生有机质孔。牛蹄塘组中段中等TOC含量页岩段较底部的高TOC含量页岩段为更有利的页岩气富集层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黔北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孔隙分形表征
    唐玄, 郑逢赞, 梁国栋, 马子杰, 张家政, 王玉芳, 张同伟
    2023, 30(3): 110-123. 
    DOI: 10.13745/j.esf.sf.2022.5.36

    摘要 ( 1522 )   HTML ( 7 )   PDF(8826KB) ( 162 )  

    页岩的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气赋存和流动的关键因素,分形维数可以用来定量描述页岩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以黔北地区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在扫描电镜、页岩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分析基础上,利用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脱附法研究了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利用FHH模型计算了孔隙分形维数,讨论了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石英含量为39.0%~68.4%;黏土矿物含量为11.5%~28.2%;有机碳含量为2.77%~5.81%,平均为3.81%;有机质成熟度高。(2)氮气吸脱附数据显示BET比表面积为11.954~21.744 m2/g,平均为14.572 m2/g;总孔体积为0.018 6~0.025 9 cm3/g,平均为0.021 4 cm3/g;平均孔径范围在4.773~7.025 nm,平均为5.967 nm。微孔对总比表面积贡献大,而中孔和宏孔对孔隙体积贡献大。(3)基于低温氮气吸附数据获得的页岩孔隙分形维数D1D2分布相对集中(D1为2.65~2.71,D2为2.79~2.85),压汞数据的大孔隙分形维数分布范围宽(DHg为2.21~2.81),分形维数显示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具有以微孔为主的复杂孔隙结构和高度非均质性,孔隙发育具有多重分形特征。(4)分形维数D2与有机碳含量和微孔体积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显示分形维数D2可用于有机质孔隙结构表征,而矿物组成对分形维数没有明显影响。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分形维数与龙马溪组产气页岩较为接近,指示本区页岩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扬子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马子杰, 唐玄, 张金川, 翟刚毅, 王玉芳, 梁国栋, 罗欢
    2023, 30(3): 124-137. 
    DOI: 10.13745/j.esf.sf.2022.5.37

    摘要 ( 1424 )   HTML ( 5 )   PDF(17083KB) ( 155 )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程度较低,且不同沉积区域有机质孔隙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针对位于上扬子板块东部鄂西裂陷槽的EYY1井、板块西部浅水陆棚相的W001-4井以及板块北部汉南古陆的SNY1井3个不同沉积区域的钻井样品进行分析,根据矿物组成划分了岩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发现:(1)不同区域牛蹄塘组页岩矿物及岩性组成有差异,EYY1井、W001-4井页岩取样段岩性包括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过渡型页岩3类,而SNY1井取样段岩性均为硅质页岩;(2)牛蹄塘组有机质分为原生有机质和运移有机质,原生有机质均具有较高的C/O比值,平均为6.74;运移有机质C/O值相对较低,平均为2.71;(3)EYY1井与SNY1井有机质孔隙发育较好,面孔率达到6%~28%,而W001-4井有机孔发育较差,面孔率为3%~10%。牛蹄塘组有机孔孔径分布均为单峰型,EYY1井和SNY1井有机质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2~50 nm,W001-4井样品有机质孔隙大小普遍在5~25 nm;硅质页岩有机质面孔率普遍高于钙质页岩;(4)牛蹄塘组页岩中运移有机质孔隙发育程度好于原生有机质,有机质生烃增孔作用和压实减孔作用相互叠加影响有机孔的发育。黏土矿物是制约页岩有机质孔隙微观发育机制的重要因素,富黏土的硅质页岩可能是寒武系页岩气甜点选择的重要线索。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层段吸水特征、孔隙结构差异性及对页岩储层评价的意义
    张六六, 陈更新, 乐幸福, 张瑜, 邵德勇, 闫建萍, 孟康, 张同伟
    2023, 30(3): 138-150. 
    DOI: 10.13745/j.esf.sf.2022.5.38

    摘要 ( 1509 )   HTML ( 4 )   PDF(7446KB) ( 116 )  

    选取宜昌地区ZK003井寒武系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吸水实验、氦孔隙度测试、有机碳含量测定等方法,并结合矿物组成分析对水井沱组不同层段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自下而上分为4段,不同层段页岩孔隙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总体表现为TOC含量越高,页岩的单位岩石饱和吸水量越高,初始吸水速率越高,孔隙度也越大。其中富有机质一段和二段页岩TOC含量为1.8%~11.5%,平均为4.6%;页岩氦孔隙度为1.6%~5.8%,平均为3.9%;饱和吸水量为6.1~21.4 mg/g,平均为15.3 mg/g。水井沱组富有机质第一段页岩TOC含量比第二段高,而孔隙度、吸水量、吸水速率却明显比二段偏低,分析发现第一段碳酸盐矿物与吸水量呈良好负相关关系,而第二段页岩黏土矿物含量与岩石吸水量呈明显正相关,因此认为第一段中碳酸盐矿物的化学胶结作用阻碍了微、纳米孔隙的发育,而第二段页岩黏土矿物自身发育的微孔隙和较大比表面积,对水分子起到很强的吸附作用。富有机页岩第二段孔隙度高,顶、底板泥灰岩封隔性好,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和保存,是研究区页岩气优质储层。研究结果可为寒武系页岩优质储层筛选及页岩气勘探的“甜点区”预测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岩微观组构对有机质赋存形式和孔隙发育的影响研究:以白垩系Eagle Ford页岩为例
    邵德勇, 李艳芳, 张六六, 罗欢, 孟康, 张瑜, 宋辉, 张同伟
    2023, 30(3): 151-164. 
    DOI: 10.13745/j.esf.sf.2022.5.39

    摘要 ( 1397 )   HTML ( 4 )   PDF(10293KB) ( 112 )  

    以美国Texas州白垩系Eagle Ford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并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对位于生油窗的原始岩心样品和位于生气窗的柱状模拟样品开展镜下有机质赋存形式和孔隙发育、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Eagle Ford页岩样品在镜下的不同微区可以划分出硅质黏土质条带、钙质有孔虫化石和富颗石藻透镜体3种典型组构类型,并且不同类型组构中有机质赋存形式和孔隙发育、演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硅质黏土质条带中富集大量无定形干酪根和少量结构型干酪根,无定形干酪根在生油窗由于结构内部滞留了大量吸附油基本不发育孔隙,到了生气窗伴随吸附油裂解开始形成丰富的纳米级海绵状孔隙,而结构型干酪根由于异常低的生烃潜力,基本不发育孔隙;有孔虫化石腔室内部赋存的有机质代表早期充注的运移沥青,在生油窗发育大量气泡状孔隙和丰富的纳米级海绵状孔隙,但在生气窗纳米级孔隙发生相互融合,则开始以发育微米级孔隙为主;富颗石藻透镜体中赋存的有机质可能代表相对后期充注的运移沥青,在生油窗发育丰富的纳米级海绵状孔隙,并未见气泡状孔,且在生气窗由于异常高的有机质转化率,原矿物粒间孔重新暴露,有机质几乎被消耗殆尽。该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泥岩中有机质孔隙的发育、演化特征受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双重控制,同时也为从泥岩微观组构、有机质赋存形式和有机孔发育非均质性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演地下富有机质泥岩的生—排—滞留烃过程并揭示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孔隙的发育载体和保存机理提供了重要研究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寒武系页岩成气、保存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页岩气成气过程的流体包裹体证据——以重庆秀山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
    刘秀岩, 陈红汉, 肖雪薇, 李培军, 王保忠
    2023, 30(3): 165-180. 
    DOI: 10.13745/j.esf.sf.2022.5.42

    摘要 ( 1426 )   HTML ( 8 )   PDF(16723KB) ( 151 )  

    页岩气的成气过程一直以来难以获得直接的地质证据,而厘清页岩何时生油何时生气以及这些过程对应的温度、成熟度指标对未来的南方页岩气勘探意义重大。脉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可以记录地质历史时期流体活动的特征,为恢复流体演化历史提供依据。本次研究选取了重庆秀山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的页岩样品,采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的技术方法对页岩脉体中捕获的各类包裹体进行研究,共检测到3种类型的烃类包裹体,分别为沥青+气包裹体、沥青包裹体和烃气包裹体。这3种类型的烃类包裹体指示了页岩生气过程中的不同演化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重庆秀山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演化可以划分为初次生油阶段、原油裂解为湿气阶段、湿气二次裂解为干气阶段和页岩气散失阶段4个阶段。与酸性流体活动伴随的异常高温对页岩油向页岩气的快速转化起到了关键作用,对牛蹄塘组进一步的页岩气勘探应寻找曾经有过异常高温热流体活动并且在后期构造变形较弱的地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湘西吉首斜坡带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气过程的流体包裹体证据:以湘吉地1井为例
    肖雪薇, 陈红汉, 刘秀岩, 彭中勤, 李培军, 王保忠
    2023, 30(3): 181-194. 
    DOI: 10.13745/j.esf.sf.2022.5.43

    摘要 ( 1325 )   HTML ( 3 )   PDF(18517KB) ( 111 )  

    中国南方地区资源丰富,古流体活动频繁。基于湘西地区吉首斜坡带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的岩心资料,通过显微薄片、冷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等多项实验测试综合分析,以牛蹄塘组黑色页岩脉体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湘西地区吉首斜坡带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流体活动与页岩气的成烃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认为湘西地区牛蹄塘组脉体沉淀有白云岩、石英和方解石矿物,发育有单一脉体和混合脉体,碳酸盐脉体多与混合热流体有关(上升流和海水);流体包裹体以沥青包裹体、甲烷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为主。结果表明与烃类演化相关的共有4期流体活动:早—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早—中三叠世和古近纪。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实例
    鄂西宜昌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草莓状黄铁矿SEM图像特征及古环境指示意义:以鄂阳页1井为例
    宋辉, 邵德勇, 罗欢, 孟康, 张瑜, 唐玄, 张同伟
    2023, 30(3): 195-207. 
    DOI: 10.13745/j.esf.sf.2022.5.44

    摘要 ( 1345 )   HTML ( 10 )   PDF(6990KB) ( 149 )  

    草莓状黄铁矿在页岩中广泛分布,其形态特征及粒径大小等可作为指示氧化还原状态的环境指标。本文以鄂西宜昌地区鄂阳页1井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及岩家河组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结合图像处理软件ImageJ,快速获取SEM图像中草莓状黄铁矿相关参数,并探讨其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鄂阳页1井下寒武统剖面样品中黄铁矿赋存形式多样,包括草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团块状黄铁矿、黄铁矿自形晶及有机质中星点状分散的黄铁矿等。其中,草莓状黄铁矿作为最主要的赋存形式,其粒径(D)、微晶粒径(d)、D/d值以及微晶晶型等相关参数在垂向上呈现明显变化。岩家河组草莓状黄铁矿微晶晶型以八面体为主,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底部以五角十二面体及近球形为主,中部以八面体、立方体为主,上部以立方体、四面体为主,自下而上微晶圆度呈逐渐减小趋势,反映了还原性减弱的过程。水井沱组富有机质页岩中草莓状黄铁矿平均粒径为4.43 μm,中下部偏大,上部粒径偏小。草莓状黄铁矿微晶平均粒径为0.338 μm,剖面上自下而上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D/d值在岩家河组样品中偏小,在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下部最大,上部逐渐减小。综合相关参数在剖面上的变化,在岩家河组与水井沱组底部环境突变的位置,草莓状黄铁矿更多反映突变前的环境状态,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上部偏氧化状态下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偏小,可能当时氧化还原界面仍位于水体中,且指示物源供给中含铁矿物丰度减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扫描电镜图像有机质孔隙识别与比较
    陈宗铭, 唐玄, 梁国栋, 关子珩
    2023, 30(3): 208-220. 
    DOI: 10.13745/j.esf.sf.2022.5.45

    摘要 ( 1628 )   HTML ( 23 )   PDF(6749KB) ( 209 )  

    将深度学习模型引入地质图像分析中,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研究定量化程度,开拓图像研究新领域。本文以上扬子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图像为例,通过对图片二值化等预处理后,利用Mask-RCNN、FCN和U-Net 3种深度学习模型对页岩中主要矿物、有机质及孔隙等进行识别,比较运行时间与识别结果的准确度,讨论了不同深度学习模型在地质图像识别和处理过程中的适用性和差异性。并优选效果最优的U-Net模型与JMicroVision、Adobe Photoshop等通用图像处理软件识别结果进行孔隙识别对比。结果显示:FCN模型能够基本识别图像中的主要矿物、有机质与孔隙,但对颜色相近的组分和裂缝识别效果较差;Mask-RCNN模型可识别分割性强的主要矿物,但对分辨率较低的孔隙和裂缝识别效果较差;U-Net模型对主要矿物、有机质及孔隙识别效率大大提高,在页岩地质图像识别方面具有优势。相较于通用图像处理软件,U-Net模型识别速度提高了300多倍。基于深度学习U-Net模型识别结果,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类型可分为矿物内圆状孔、矿物间随机不规则孔、有机棱角状孔和有机密集微孔。基于足够数量电镜图片识别得到的孔隙结构参数对于实际储层分类评价具有参考价值。本实验为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扫描电镜图像识别与分析提供了范例,对提高地质图像研究工作效率和推进油气智能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及其远程效应”专栏之七
    拉萨地体东南缘地壳深部结构
    徐啸, 余嘉豪, 向波, 郭晓玉, 李春森, 罗旭聪, 仝霄飞, 袁梓昭, 林燕琪, 时宏城
    2023, 30(3): 221-232. 
    DOI: 10.13745/j.esf.sf.2023.2.10

    摘要 ( 167 )   HTML ( 10 )   PDF(13497KB) ( 173 )  

    拉萨地体南缘作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最前缘是研究碰撞带地壳接触关系的最佳区域。拉萨地体东南部在新生代陆-陆碰撞前还经历了中生代特提斯大洋岩石圈的俯冲演化阶段,多期次构造演化导致地壳结构复杂,致使不同分辨率地球物理方法观测地壳深部结构不清晰,宽频带地震观测和深地震反射数据对于俯冲的印度地壳前缘位置的解释并不一致。本研究在前人布设的测线周围平行布设了一条短周期密集台阵测线。通过本次研究的高分辨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结果发现,前人通过宽频带数据所界定持续向北延伸的印度下地壳实际并不连续,印度地壳仅存在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下方,这一认识与深地震反射结果一致。拉萨地体的中上地壳存在对应南北向挤压形成的逆冲构造。宽频带数据观测结果中看到的下地壳榴辉岩化区域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北,主要位于中拉萨以及北拉萨南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东部地块的属性与演化
    刘晓宇, 杨文采, 陈召曦, 瞿辰, 于常青
    2023, 30(3): 233-241. 
    DOI: 10.13745/j.esf.sf.2023.2.5

    摘要 ( 205 )   HTML ( 3 )   PDF(12127KB) ( 222 )  

    利用大量地方地震台站的数据获得了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0.5°×0.5°×10 km的高精度三维速度结构,揭示了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大量细节,为了解大陆碰撞与高原演化的动力学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根据地震层析成像三维波速数据,计算取得了青藏高原岩石圈底界面深度的三维图,由此发现青藏高原东、西两部属性有本质区别:东部以高波速、较高电阻率和密度的厚岩石圈为主,厚度在150~180 km范围变化;西部以低波速、较低电阻率和密度的薄岩石圈为主,厚度在130~155 km范围变化。上述表明高原东部没有大规模软流圈上涌,而西部发生了大规模软流圈上涌,上涌幅度在20~30 km左右。高原东西部分界线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85°E,20°N)和(98°E,40°N)。结合古地磁数据可知,青藏高原东部地块在空间上是40 Ma以来西部陆-陆俯冲作用与东南亚洋-陆俯冲作用之间的作用力转变的过渡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羌塘印支期增生造山带组成、结构及演化
    王根厚, 李典, 梁晓
    2023, 30(3): 242-261. 
    DOI: 10.13745/j.esf.sf.2023.1.12

    摘要 ( 135 )   HTML ( 6 )   PDF(12232KB) ( 190 )  

    造山带可分为增生型、碰撞型和板内型3种类型。增生型造山带由于能最大程度保存大洋俯冲过程中的地质信息,对反演古洋盆的俯冲碰撞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识别增生型造山带所包含的海沟、增生杂岩、弧前盆地、岩浆弧和弧后盆地等古俯冲带基本单元,是阐明其大地构造意义的关键。其中,增生杂岩作为大洋俯冲增生的主体产物,其内部物质组成、平面和垂向结构,以及所记录的构造变形变质历史等信息,可直接揭示汇聚过程中的动力学演化和增生造山历史。南羌塘增生杂岩是近年来在西藏中部新识别出的地质单元,是解答古特提斯洋形成演化、羌塘中央隆起的成因等科学问题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资源和能源意义。然而,该套杂岩在大地构造属性、动力学过程、精细的俯冲带结构以及深部地质过程等方面仍存在大量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因此开展古俯冲带识别、增生杂岩物质和结构精细研究以及高压变质岩折返机制探讨等研究,以期阐明南羌塘增生杂岩的组成、结构及地质演化,为研究资源、能源成矿背景及勘查布局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研究发现,羌塘地体中部保留着相对完整的沟-弧-盆体系,包含陆缘弧、弧前盆地、海沟斜坡盆地、含高压变质岩增生杂岩等构造单元,证实了羌塘中部古俯冲带的存在。造山带结构解剖研究表明:南羌塘增生造山带平面上呈现为不同尺度的“糜棱结构”,体现了板块俯冲过程中广泛而强烈的韧性剪切流变作用;垂向上则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上层为南羌塘地体的史密斯地层变形而成的褶皱-冲断带,下层由多期变形的非史密斯地层组成,体现了造山过程中陆缘俯冲的重要作用。此外,带内高压变质岩变质演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折返机制复杂、多样,体现了俯冲带复杂的深部作用过程。综上,根据目前研究资料,南羌塘增生造山带是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扩张的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盆在二叠纪—早三叠世俯冲增生的产物,并于中—晚三叠世随着南北羌塘陆陆碰撞而定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新生代变形历史
    吴晨, 陈宣华, 丁林
    2023, 30(3): 262-281. 
    DOI: 10.13745/j.esf.sf.2022.12.20

    摘要 ( 628 )   HTML ( 41 )   PDF(14534KB) ( 565 )  

    祁连造山带位于东特提斯北缘,蛇绿混杂岩带、(超)高压变质岩和弧岩浆岩等广泛发育,是前新生代华北克拉通与柴达木古地块之间多期次俯冲、碰撞和造山形成的复合造山带。现今的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缘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关键构造带,具有复杂的陆内变形构造和深部结构,记录了新生代高原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构造变形和盆-山演化历史。本文在区域地质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讨论祁连造山带元古宙变质基底属性、新元古代—古生代古海洋演化和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探讨祁连(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和陆内变形历史。祁连造山带发育新元古代早期和早古生代两期岩浆弧,分别代表了古祁连洋和(南、北)祁连洋的俯冲-碰撞事件;亲华北的基底属性指示了祁连洋实属陆缘海。新生代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两阶段构造变形和盆-山演化,在中新世完成了由新生代早期以逆冲断裂活动为主向走滑断裂和逆冲断裂共同作用的转变,随着东昆仑山的快速隆起将古近纪大盆地隔开成两个盆地,即现今的柴达木盆地和可可西里盆地。中新世中晚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格局主要受控于东昆仑和海原两个近乎平行的大型转换挤压构造系统的发育、顺时针旋转和侧向生长。大型走滑断裂系统在造山带内的生长过程与发育机制是陆内变形研究的中心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定量化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贝加尔裂谷和汾渭地堑成因与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
    梁光河
    2023, 30(3): 282-293. 
    DOI: 10.13745/j.esf.sf.2023.1.30

    摘要 ( 193 )   HTML ( 37 )   PDF(14938KB) ( 351 )  

    位于欧亚板块东部的贝加尔裂谷和汾渭地堑是两个著名的裂谷系,它们具有相似的外形和地貌特征,也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其成因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诸多研究说明它们的形成和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密切相关,但印度与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是如何传递到这些区域的?本文通过大陆漂移过程中的陆缘区域的地幔上涌所形成的伸展构造演化和陆缘裂解,结合欧亚大陆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所导致的微陆块裂解漂移及伸展构造发展演化规律。结果说明这两个裂谷的成因与欧亚东缘新生代大规模微陆块裂解漂移密切相关。新生代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欧亚大陆东缘发生了大规模地幔上涌和陆块裂解,日本、堪察加等陆块发生了裂解漂移,它们的裂解漂移在欧亚东缘形成了差异左旋走滑环境,从而分别在西伯利亚克拉通和鄂尔多斯克拉通东南侧形成了两个裂谷系和地震带,这两个地震带和2023年2月土耳其大地震具有类似的成因机制,它们都是走滑断裂所形成的地震带。用新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其成因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主题来稿选登
    量子科学与大数据科学:推动地质学跨越式发展的两大利器
    焦守涛, 张旗, 汤军, 原杰, 王振, 陈万峰, 蔡宏明, 王跃
    2023, 30(3): 294-307. 
    DOI: 10.13745/j.esf.sf.2022.12.53

    摘要 ( 248 )   HTML ( 23 )   PDF(1760KB) ( 262 )  

    在理科数、理、化、生、地5大基础学科中,量子物理学、量子数学(量子计算、量子天文)、量子化学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快速发展的引擎。令人称奇的是,最近,量子生物学也异军突起,在量子应用方面取得了飞速的进步。相比之下,量子地球科学落伍了。如何解决地质落后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地球科学研究中,量子科学和大数据科学可能是应当引起人们重视的两个领域。可是,针对量子与地质能否结合,量子科学能否引入地质学等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介绍了量子科技的发展、应用与展望,探讨在中国发展量子地球科学的紧迫性和可能性,建议近期应当关注量子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大数据研究在地球科学领域正蓬勃发展着,本文讨论了以下若干问题:大数据与范式革命、大数据思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用主义,以及地质大数据前瞻与挑战等问题。本文认为,量子地球科学研究应当未雨绸缪,地质大数据研究应当大力加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米地质学:量子科学走进地质学的桥梁
    刘睿, 左蕾, 张鹏, 赵宗超, 陶刚, 王坤, 陶东平
    2023, 30(3): 308-312. 
    DOI: 10.13745/j.esf.sf.2022.4.65

    摘要 ( 178 )   HTML ( 12 )   PDF(3164KB) ( 207 )  

    纳米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质学中纳米尺度现象以及纳米物质的学科,其研究的尺度为1~100 nm。纳米尺度的物质应为宏观物质存在的最小不可分割单元。由于尺度极小,纳米级的物质表现出了很好的量子特性。量子具有很多神奇的现象,如量子纠缠等,这些现象在信息传递、数据处理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纳米物质的量子现象,纳米地质学目前是量子科学应用于地质学最可能的媒介。目前研究表明,天然纳米级的物质(如矿物纳米颗粒)已经在各种地质体中发现,并且一些纳米尺度的地质体已经表现出了量子现象。这些研究结果为量子科学,尤其是量子纠缠进入地质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利用量子特性解决地质问题提供了可能。但是,不论是量子科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还是纳米地质学都处于研究的初期,还有许多未知的纳米物质和纳米尺度的现象等待科学家们去发现和研究,进而才能使量子科学真正进入到地质学当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的固定、运输、转移和排放过程:对地球深部碳循环的启示
    陈雪倩, 张立飞
    2023, 30(3): 313-339. 
    DOI: 10.13745/j.esf.sf.2022.12.51

    摘要 ( 471 )   HTML ( 32 )   PDF(7116KB) ( 421 )  

    俯冲带背景下,碳在促进岩石熔融、岩浆起源和演化、地球深部的岩石学及动力学等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碳的存在形式是由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溶流体的性质等条件控制的,这些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碳随板块俯冲到达地球深部,而后又通过火山作用等脱气过程被返回地表,便形成了地球深部碳循环过程。固碳和脱碳反应是影响碳在固体地球、海洋和大气圈转换的主要反应。碳的固定包括硅酸盐风化作用、玄武质洋壳的热液交代、海沟外隆的蛇纹石化、有机碳的埋藏和逆风化作用等过程;碳的运输包括沉积成因和交代成因沉积物的俯冲过程;当俯冲碳被输送到地球内部时,它可能被保留在板块内,或者转移到地幔楔中,又或再被循环到地球深部,这将取决于特定构造环境的温压条件和氧化还原状态等。碳的排放包括火山作用、弧前扩散脱气、溶解脱碳、变质反应脱碳和熔融脱碳等过程,这些过程将俯冲下去的碳再一次返回大气,能够平衡俯冲带的碳输入。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地表及地球深部碳的固定、运输、转移和排放过程中碳的存在形式、碳的迁移和变化以及相关碳通量计算值,分析了目前碳通量差异的原因并阐述了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另外,工业革命后,人为成因的CO2释放对于全球气候产生了巨大影响,给地球的自我调节系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坚持节能减排、增加森林蓄积量,提出了双碳目标,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过程和机制:来自辽宁本溪北大山岩体的证据
    骆念岗, 高莲凤, 张振国, 尹志刚, 崔建宇, 吴君飞, 邢杰, 丁恺, 高晨阳, 王月
    2023, 30(3): 340-365. 
    DOI: 10.13745/j.esf.sf.2022.9.2

    摘要 ( 150 )   HTML ( 10 )   PDF(15047KB) ( 149 )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经历了巨厚减薄事件,但减薄过程及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论。本文对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辽宁本溪地区的北大山岩体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 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源区和成因,以期得到关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研究的启示。北大山岩体岩性为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7.1±1.4) Ma,表明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北大山岩体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具有富硅(w(SiO2)=69.15%~69.87%)、富碱(w(Na2O+K2O)=8.46%~8.66%)、贫镁(w(MgO)=0.80%~0.90%)、贫钙(w(CaO)=2.03%~2.04%),准铝质(A/CNK=0.98~0.99)的特征;富集Rb、Th、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稀土较陡,重稀土较平缓,花岗岩熔体的锆石饱和温度(763.14~768.87 ℃)明显低于A型花岗岩(>800 ℃),以上特征总体表现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特征。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锆石εHf(t)值为-21.49~-19.04,均为负值,二阶段亏损地幔Hf模式年龄(tDM2)=2 536~2 383 Ma,表明其源岩主要为古元古代古老下地壳基性岩的部分熔融。根据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北大山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时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撤而导致的区域伸展背景环境下,同时,上涌的软流圈引起华北克拉通深部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的拆沉作用,从而致使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盆地东部走滑断裂识别与特征分析及形成演化:以涪陵地区为例
    曾韬, 凡睿, 夏文谦, 邹玉涛, 石司宇
    2023, 30(3): 366-385. 
    DOI: 10.13745/j.esf.sf.2022.12.58

    摘要 ( 305 )   HTML ( 16 )   PDF(26363KB) ( 191 )  

    近年来的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含油气盆地内的基底走滑断裂带为一种新的高产油气富集带,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对基底走滑断裂的识别、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分析及“控储、控藏”作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剖面的断裂构造精细解析、相干体属性和水平时间切片分析、野外露头断裂特征观测等多种资料,基于走滑构造理论,在研究区新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北西向和北东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的分布,并建立了川东地区走滑断裂在剖面上直立断层和花状构造、平面上线性延伸和地质界线错开、空间上的“丝带效应”和“海豚效应”及主干断裂产状和力学性质“明显分段性”的识别标准。并提出了基于走滑断裂垂直位移量变化和两侧构造活动强度差异性对比分析厘定走滑方向的新方法;依据地震水平时间切片地层界线错开、走滑断裂两侧厚度差异估算走滑距离的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NW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现今整体呈现左行走滑特征,但不同时期走滑性质多变,自形成期以来至少经历了5次左行滑动与3次右行滑动,总体表现出“深部左行,浅部右行,北部活动强度大,南部活动强度小”的特点,左行走滑距累积可达到1 400~3 400 m。北东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现今呈现右行走滑特征,累积走滑距约1 930 m。本文提出了NW向与NE向基底走滑断裂带形成演化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运动和不同时期应力场环境演化及区域滑脱层的应力释放作用,NW向走滑作用受下三叠统膏盐滑脱层的影响,NE向走滑活动则受中-下志留统页岩滑脱层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区侵入岩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吕钊, 许展, 庞建章, 王继春, 王建平, 袁硕浦
    2023, 30(3): 386-398. 
    DOI: 10.13745/j.esf.sf.2022.12.57

    摘要 ( 161 )   HTML ( 1 )   PDF(8469KB) ( 89 )  

    斑岩铜矿形成后常常遭受后期抬升剥蚀和破坏改造,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是中国北方造山带中少有的几个早古生代斑岩铜矿床之一,其变化保存过程研究具有理论和找矿双重意义。锆石裂变径迹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表明,自150 Ma以来白乃庙铜金矿区总体剥蚀量为3.11~3.25 km。矿区内岩体隆升冷却呈快速—缓慢—快速阶梯状3个阶段:150~<90 Ma快速剥露阶段,构造应力以挤压作用为主,平均剥蚀速率0.045 7 mm/a;90~<20 Ma稳定剥蚀阶段,矿区构造应力由挤压转变为伸展,平均剥蚀速率0.003 3 mm/a;20 Ma至今快速剥露阶段,矿区构造应力为挤压作用,平均剥蚀速率0.038 8 mm/a。加里东期到燕山期,矿区受古亚洲洋俯冲、碰撞以及陆内造山活动的影响,白乃庙铜金矿成矿后处于挤压和伸展交替的环境,为白乃庙铜金矿的变化保存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镁同位素体系在重要地质过程中的应用
    刘嘉文, 田世洪, 王玲
    2023, 30(3): 399-424. 
    DOI: 10.13745/j.esf.sf.2022.10.46

    摘要 ( 296 )   HTML ( 12 )   PDF(8777KB) ( 283 )  

    Mg作为主要的造岩元素,其丰度在地球上排第四位(仅次于O、Fe和Si)。Mg在自然界中存在3种稳定同位素,分别为24Mg、25Mg和26Mg,其中26Mg和24Mg之间具有较大的质量差(8.33%),在各类地质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分馏,使之成为研究不同地质演化过程的有力指标和良好示踪剂。近年来,随着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同位素质谱技术的发展,Mg同位素的应用得到大跨步的发展。前人从不同角度对Mg同位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在简要介绍Mg同位素标准物质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Mg同位素在地质学4个领域方面的应用,包括:(1)Mg同位素在矿床成因方面的应用,能够有效示踪成矿过程、成矿物质来源等;(2)Mg同位素在煌斑岩成因方面的应用,可有效示踪源区物质组成;(3)Mg同位素在地质温度计方面的应用,概述了较为常见的四种矿物对Mg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并分析了其适用性;(4)含石榴石的变质作用、转熔反应和岩浆作用中的Mg同位素分馏及其指示意义。总之,本文通过对Mg同位素在上述重要地质过程中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旨在加深对Mg同位素体系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显示Mg同位素体系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南部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以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为例
    高航, 王璞珺, 高有峰, 万晓樵, 杨光, 户景松, 吴怀春
    2023, 30(3): 425-440. 
    DOI: 10.13745/j.esf.sf.2023.1.28

    摘要 ( 197 )   HTML ( 15 )   PDF(10416KB) ( 180 )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发育完整的白垩纪陆相地层,可能为陆相的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的研究提供连续的地质记录。本文基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辽盆地南部松科3井全取心资料,通过对岩石类型、岩性序列和沉积相研究,于井深1 191.6 m处的泉头组二段上部滨浅湖相沉积序列中发现灰色、灰绿色流纹质岩屑晶屑沉凝灰岩。通过同沉积期岩浆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96.8±2.9) Ma,时代属于塞诺曼中期。结合前人资料得到研究区登娄库组—泉头组沉积速率为90.54~110 m/Ma,由此确定出上、下白垩统界线位于松科3井泉一段中部(井段1 526.6~1 598.6 m)。本文在考虑测年结果误差的情况下,另外计算出松科3井上、下白垩统界线介于泉二段中部至登四段上部(井段1 279.6~1 917.6 m)。其他学者基于松辽盆地北部松科1井和松科2井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测该界线应位于登娄库组内部。松科3井连续取心结果揭示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为连续发育的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序列。地震反射层位对比结果显示,在整个松辽盆地内普遍发育登娄库组—泉头组的地层和连续沉积记录,因此在松辽盆地其他地区的登娄库组—泉头组地层中也应存在上、下白垩统界线的连续沉积的地质记录。本文为在松辽盆地及邻区探寻上、下白垩统陆相地层界线的全球“金钉子”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探索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澳大利亚新元古代Browne组—Hussar组旋回地层学研究
    杨昆昆, 李海燕, 赵汉卿, 褚润健, 刘光泓, 吴怀春, 张世红
    2023, 30(3): 441-451. 
    DOI: 10.13745/j.esf.sf.2022.9.9

    摘要 ( 132 )   HTML ( 5 )   PDF(5484KB) ( 93 )  

    旋回地层学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显生宙,对于占据地球历史绝大部分时期的前寒武纪,相关研究较为薄弱。西澳大利亚的Officer盆地具有新元古代中期(约800 Ma)良好的地层沉积记录。Lancer 1井位于Officer盆地的西部,岩心底部包含新元古代Browne组—Hussar组约750 m的连续沉积地层,岩性以砂岩和泥岩互层为主,偶见白云岩夹层,是开展前寒武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的理想材料。本文以自然伽马测井数据作为古气候替代性指标,通过频谱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旋回地层学分析,结果表明Hussar组940~1 200 m泥岩段的伽马测井数据记录了完整的米兰科维奇旋回,长偏心率、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控制的地层旋回厚度分别为34、8~10、1.8~2.7和1.2~1.4 m。以构建的长偏心率周期(405 ka)标准曲线对该泥岩段进行天文年代校准,建立了浮动天文年代标尺,估计了约800 Ma的长偏心率、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分别为405、127、27~34和15.2~18.1 ka。此外,根据斜率周期(27±0.7) ka计算出当时的地月距离为(362 935±1 495) km,日长为(20.56±0.2) h。这一研究将填补新元古代早—中期(约800 Ma 时期)旋回地层学研究的空白,为前寒武纪地月系统演化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砂组砂体微相研究
    崔文富, 沈志晗, 姜在兴, 贺丽容, 王成, 张家志, 刘桐
    2023, 30(3): 452-464. 
    DOI: 10.13745/j.esf.sf.2022.12.55

    摘要 ( 131 )   HTML ( 10 )   PDF(14837KB) ( 90 )  

    胜坨一区位于胜坨油田西部,是一个在胜北断层控制下所形成的逆牵引背斜构造油田,油气含量丰富。为了研究胜一区沙二段1砂组的砂体微相,主要采用岩心分析、粒度分析、测井相标志、地震相标志等方法。研究表明:沙二段1砂组主要为滨浅湖滩坝沉积,根据岩性、粒度、结构、沉积构造等可划分为坝主体、坝侧缘、滩脊、滩席、滩间洼地5种沉积微相。基于测井曲线变化和岩心相特征,将胜一区沙二1砂组划分为5个准层序。在典型单井相、连井相分析基础上,得出平面相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模式。胜一区沙二上1砂组砂体沉积主要受物源、地貌、风力场和水深综合控制。此次研究有助于油田的后期开发,为实现油田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岗岩裂隙岩体油水两相渗流可视化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孙哲, 张彬, 陈大伟, 李玉涛, 王汉勋
    2023, 30(3): 465-475. 
    DOI: 10.13745/j.esf.sf.2022.12.54

    摘要 ( 222 )   HTML ( 18 )   PDF(7923KB) ( 105 )  

    地下水封油库利用“隙存水封”的原理通过地下洞室进行石油地下存储,并多建于结晶岩体中,岩体裂隙渗流特性直接影响地下油库储油安全。地下洞库水封机理可简化为围岩裂隙中的油水两相渗流问题,需同时考虑油驱水和水驱油过程。基于分形理论定量刻画了天然花岗岩裂隙面的粗糙度,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不同粗糙度的透明裂隙,利用研制的单裂隙多相渗流可视化试验装置开展了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对花岗岩粗糙裂隙中的油-水驱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水油流度比的差异导致花岗岩裂隙两相驱替呈现出不同效果,油驱水前缘呈活塞式整体推进,而水驱油前缘呈指进式推进;压力差或隙宽的增加更加显著地提升油驱水效果,但裂隙粗糙度的增加则对裂隙中流体的流动起到了阻碍作用,使得驱替难以进行;在考虑裂隙粗糙度和油相黏度的情况下,仅通过围岩裂隙水压力大于洞库内部油压来判别水封性能的“水封准则”存在缺陷;由于“贾敏效应”的作用,水驱油时裂隙中的油将难以被完全驱替,当油库发生油品泄漏时,难以将油品完全驱回洞库内部。研究成果可为粗糙裂隙岩体两相渗流规律及地下洞库水封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泸定MS 6.8地震同震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控建议
    孙东, 杨涛, 曹楠, 覃亮, 胡骁, 魏萌, 蒙明辉, 张伟
    2023, 30(3): 476-493. 
    DOI: 10.13745/j.esf.sf.2022.12.50

    摘要 ( 429 )   HTML ( 17 )   PDF(29682KB) ( 168 )  

    强震区同震地质灾害特点、震后地震效应研究是支撑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的关键。本文基于震后重点区无人机高清遥感影像解译、震后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极震区地质灾害详查数据,研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数量、空间分布、控制因素,详细分析了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3个重要风险,并针对灾后重建中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4点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同震次生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中型次之,大型较少,主要沿大渡河两岸、交通道路沿线、大渡河右岸支流、发震断裂和其他断裂沿线等部位密集分布;(2)控制同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由强至弱分别是地震动、断裂带、地形坡度、地层岩性和强震区工程设防标准不够;(3)震后地质灾害防治主要面临降雨加剧已有灾害点变形和诱发新的灾害、震裂山体可能演变为高位远程灾害链的风险源区、巨量沟道斜坡物源构成泥石流的潜在物源并形成灾害;(4)建议加强“人技结合”的隐患识别体系机制,构建依靠科技的点面结合监测预警机制,统筹各要素科学实施避让搬迁,提高地震活跃强震区工程建设抗灾标准,构建农村切坡建房的技术支撑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角度基覆面上土石混合体变形试验研究及对滑坡演化的启示
    孙永帅, 胡瑞林
    2023, 30(3): 494-504. 
    DOI: 10.13745/j.esf.sf.2022.9.5

    摘要 ( 105 )   HTML ( 3 )   PDF(7696KB) ( 56 )  

    由于基覆面的角度会对土石混合体滑坡的变形破坏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土石混合体滑坡的基覆面角度作用规律对于全面评价土石混合体滑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基覆面角度研究定量化不足。为了研究在不同角度基覆面情况下土石混合体的变形破坏,利用设计的大型推剪仪对不同角度基覆面情况下的土石混合体变形破坏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覆面角度的增加,剪切面与基覆面的夹角增大,剪切面与基覆面的距离也会增加。 当基覆面角度为25°时,位于剪切破裂带的土石混合体整体运移程度最好,当基覆面角度为45°时,位于剪切破裂带的土石混合体破裂程度最严重,土石混合体的整体运移程度最差,滑裂带治理难度最大。随着基覆面角度的增加,最大剪应力先增大后减小,中间出现临界作用角度(为45°),此时土石混合体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剪应力达到最大,孔隙水压力变化值与土压力变化值达到峰值所需要时间最长。本研究阐明了不同角度基覆面上土石混合体的强度及变形特征,揭示基覆面角度对土石混合体强度及变形破坏的作用机理,并确定了土石混合体与基覆面作用的临界作用角度,为今后评价基于土石混合体基覆面角度控制作用的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德盆地高氟地下水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王振, 郭华明, 刘海燕, 邢世平
    2023, 30(3): 505-514. 
    DOI: 10.13745/j.esf.sf.2022.9.3

    摘要 ( 134 )   HTML ( 3 )   PDF(6833KB) ( 107 )  

    高氟地下水是我国乃至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尽管众多的研究学者已对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高氟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分异特征和迁移规律能否指示地下水中氟的富集过程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聚焦高氟地下水广泛分布的贵德盆地,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测试和综合分析以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探究了含水层中氟和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研究发现贵德盆地地下水中氟的平均浓度为2.67 mg·L-1,75%的地下水样品中氟浓度高于1.5 mg·L-1,且沿地下水流程呈现出上升趋势。PHREEQC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氟主要以自由态F-的形式存在(浓度99.5%)。XRD 和SEM-EDS的结果表明含水层沉积物中的主要矿物为石英(含量52.9%~56.5%)和斜长石(含量19.8%~21.8%),且斜长石已发生化学风化作用。贵德盆地地下水中稀土元素浓度较低(0.052~0.267 μg·L-1),且主要以LnCO3+和Ln(CO3)2-无机络合形态存在(含量>99%,Ln代表稀土元素)。地下水稀土元素北美页岩归一化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富集,且具有轻微的Ce负异常和显著的Eu正异常特征。地下水中氟和稀土元素的迁移均受到含水层中铁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和长石类矿物的非全等水解过程的影响,且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富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地下水中氟的富集过程。研究成果拓展了稀土元素在高氟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可以为识别和揭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和富集机理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MIP6多模式的和田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何朝飞, 骆成彦, 陈伏龙, 龙爱华, 唐豪
    2023, 30(3): 515-528. 
    DOI: 10.13745/j.esf.sf.2022.12.60

    摘要 ( 199 )   HTML ( 9 )   PDF(8368KB) ( 72 )  

    气候系统模式是对历史和未来气候模拟最广泛有效的工具,但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使其无法直接用以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本文采用基于分位数映射的日偏差校正(DBC)、多模式集合(MME)平均和基于皮尔逊r相关系数的加权集合(r-MME)平均方法,以1971—2000年为基准期,评估6种气候模式在和田河流域的适用性;运用r-MME方法对未来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各模式的偏差校正结果进行集合,分析未来近期(2021—2050年)、远期(2061—2090年)日最高、最低气温以及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基于DBC的r-MME融合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各模式的优势,可大幅提高气候模式模拟的精度,年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与实测序列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8、0.821和0.878;3种情景下的气温和降水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低强迫SSP1-2.6情景下的增幅最小,远期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增量分别为2.830、2.523 ℃和46.412 mm,高强迫SSP5-8.5情景下的增幅最大,远期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增量为5.697、6.452 ℃和93.206 mm;同时,未来温差的逐渐减少使得流域 “暖湿化”现象更加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化下和田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水资源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源数据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约束的属性建模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为例
    薛涛, 包训栓, 朱小弟, 黄骁
    2023, 30(3): 529-536. 
    DOI: 10.13745/j.esf.sf.2022.9.6

    摘要 ( 266 )   HTML ( 18 )   PDF(4130KB) ( 224 )  

    支持多源异构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一直是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工程地质勘察为例,设计了一种多源数据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利用剖面、地震剖面解译及等值面(线)等数据生成虚拟钻孔,从而将异构的多源数据统一转换成同构的虚拟钻孔数据,然后利用钻孔和虚拟钻孔实现三维地质结构的自动化建模;根据已构建的三维地质结构创建属性模型结构约束,采用六面体网格或四面体的单元结构构建属性模型网格;属性模型网格中的每个属性块通过三维空间插值方法进行属性赋值,然后将属性变化映射为颜色变化,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属性模型,实现了多源数据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约束的属性建模。该方法已经应用在工程地质勘察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通过使用多源异构的建模数据,使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更加完善,有助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推广和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