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 Science Frontiers ›› 2022, Vol. 29 ›› Issue (3): 25-36.DOI: 10.13745/j.esf.sf.2022.1.48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WANG Guangcai1(), WANG Yanxin2, LIU Fei1, GUO Huaming1
Received:
2022-01-27
Revised:
2022-02-13
Online:
2022-05-25
Published:
2022-04-28
CLC Number:
WANG Guangcai, WANG Yanxin, LIU Fei, GUO Huaming. Advances and trends in hydrogeochemical studies: Insights from bibliometric analysis[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2, 29(3): 25-36.
届 | 年 | 地点 | 主题 |
---|---|---|---|
1 | 1974 | 布拉格(捷克) | 天然水的来源;淡水-岩石相互作用;地层水;同位素;模型、动力学与实验 |
2 | 1977 | 斯特拉斯堡(法国) | 天然水的演化;热液矿床的形成;硫化矿床风化作用;高温高压流体实验;水岩相互作用的环境方面;地层水 |
3 | 1980 | 埃德蒙顿(加拿大) | 地层水;矿床;活动的地热系统;水作用下矿物的稳定性;水岩相互作用的环境和工程方面;实验 |
4 | 1983 | 三朝(日本) | 活动的地热系统;矿水;地层水;同位素;实验和模拟;风化作用 |
5 | 1986 | 雷克雅未克(冰岛) | 矿物-流体界面地球化学;活动的地热系统;变质环境;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沉积盆地;地球化学模拟;热液矿床;水-岩-有机物反应 |
6 | 1989 | 马尔文(英国) | 质量转移模拟和反应动力学;变质和热液反应;固液界面的地球化学;水岩相互作用-微量组分的源与汇;地球化学循环;能源与天然资源的地球化学 |
7 | 1992 | 帕克城(美国) | 矿物-流体界面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模拟;有机地球化学;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全球过程;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风化过程与地表水环境;盐湖与蒸发盐矿床;非饱和带环境;地下水环境;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沉积盆地;地热系统;变质环境;热液矿床;海水-岩石相互作用 |
8 | 1995 | 符拉迪沃斯托克 (俄罗斯) | 新方法、技术和应用;水岩相互作用动力学;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有机物和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火山湖的物理化学过程;地表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卤水和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盆地流体的水文地球化学;陆地热水系统;海洋热水系统;变质环境;普通矿床;金矿;Fe-Mn矿床;地球化学模拟:理论基础和代码研发;地球化学模拟:野外和室内实验中的应用;与矿物和能源有关的环境问题 |
9 | 1998 | 陶波(新西兰) | 地热流体和气体;矿床;流体与构造;岩浆-水相互作用;变质作用;普通地热;实验与模拟;地下水质量;普通地下水;沉积盆地;海洋钻探项目:地下水;涉及有机物的过程;地表系统;矿物表面;风化作用;海洋;废物储存和处置 |
10 | 2001 | 撒丁岛(意大利) | 地球化学循环、全球变化和自然灾害;水岩相互作用的模拟;热力学、动力学和实验地球化学;矿物表面和风化作用;地下水环境;沉积盆地;岩浆、变质和成矿过程;火山和地热过程;微量元素的活化;污染和修复:一般问题;污染和修复:矿山环境;废弃物储存与处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有机物的络合作用;水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 |
11 | 2004 | 萨拉托加温泉 (美国) | 火山和地热水岩过程和排气;地壳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质量转移和挥发性物质循环;地下水系统和沉积盆地中的水岩相互作用;CO2和H2S封存;分光和显微技术的进展;放射性核素与矿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矿物表面的络合作用:实验和理论研究;全时空尺度上的风化作用研究;从分子尺度到全球尺度的地球化学模拟;有机物的反应性;地微生物学:纪念Henry Ehrlich;铁的生物地球化学;水的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 |
12 | 2007 | 云南昆明(中国) | 岩浆、变质和地热过程;构造作用活跃区的水岩相互作用;深部流体和地热流体;水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拟;矿物-水相互作用:从矿物表面到流域;海洋地球化学、盆地水文地质学和沉积地球化学;废物储存、处置和利用、CO2和H2S封存;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示踪剂;有机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和地微生物学;地下水和沉积系统中的水岩相互作用过程;地下水质量;喀斯特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气-土-水相互作用和包气带中的溶质运移;地质灾害和水岩相互作用;应用环境化学 |
13 | 2010 | 瓜纳华托(墨西哥) | 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其他示踪剂的测定和应用;地热系统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成岩、变质和成矿过程中的水;流域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包气带中溶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喀斯特系统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和沉积岩中的孔隙水化学;控制地下水水质的水岩相互作用;环境地球化学;尾矿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污染场地勘察和修复中水岩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矿物表面和水-矿物界面过程的刻画;风化作用动力学中矿物表面的作用;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进展;CO2封存中水-岩-气相互作用;与水岩相互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和石油的生成 |
14 | 2013 | 阿维尼翁(法国) | A. 水岩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热力学和动力学;裂隙和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矿物表面和水/矿物界面过程的表征;生物地球化学与水-岩相互作用;水-气-岩相互作用;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的最新应用;实验室和现场实验设计;水在断层行为中的作用;水-矿物/岩石相互作用的建模;锕系元素和裂变产物的水化学;B. 特定环境:岩石成因和岩浆过程中的水;深层流体和地热系统;沉积物中的孔隙水化学和沉积盆地演化;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渗流带与土壤的相互作用;高盐度大陆流体;矿床和成矿过程;火山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下的水岩相互作用;C. 应用和环境危害:水资源和地下水质量;地热资源勘探;CO2的地质封存;油气页岩开采;矿山尾矿、酸性矿山排水、修复;放射性和有毒废物:地质处置和储存,基质改变;棕色地块和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浅层和深层环境中污染物的运移和归趋;水岩相互作用与人体健康 |
届 | 年 | 地点 | 主题 |
15 | 2016 | 埃武拉(葡萄牙) | (1)水岩相互作用的要素:裂隙孔隙介质中地下水反应运移模拟的最新进展;水文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未来挑战-从纳米尺度到流域尺度方法;同位素水文学、同位素与惰性气体研究的新趋势;水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新见解;水-气-岩相互作用的进展;水岩相互作用实验室与野外调查的实验设计方面的进展与技术挑战;(2)特定的环境:火山系统和自然灾害中的水岩相互作用;高与低焓地热系统;沉积物与沉积盆地的有机地球化学与孔隙水化学;高盐陆相流体的起源与特殊挑战;与铁矿沉积和铁矿形成过程有关的新兴议题;地球化学控制及对传统的与非传统的油气田的影响;岩溶水系统的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干旱与半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水岩相互作用的进展;与天体生物学相关的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的进展;(3)实例研究与应用:与能源相关水岩相互作用方面的问题;页岩气与其他低渗透气藏的特殊挑战;地下水水质和水量的控制与影响;高温高压下水岩相互作用的挑战;核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的选择余地;地质处置(封存)库的气-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的更新;生产及废弃矿山的水质;浅层及深部含水层中污染物的运移,归宿与示踪;捕捉过程与污染的示踪同位素: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进展;水岩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最新方法;与人类文化遗产有关的水岩相互作用、岩质文物风化与保护;地下水环境中的地球微生物:微生物-矿物-水相互作用 |
16 | 2019 | 托木斯克(俄罗斯) | 水岩系统的地质演化:机理、过程、因素、阶段;有机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石油和天然气矿床的形成;油气田开发运营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水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实验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和矿床形成过程的建模;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环境变化;天然水的地球化学:从大气降水到深盐水;岩浆、变质和地热过程;水岩相互作用控制水质和人类健康问题;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地质、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方面;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分析技术进展;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 |
Table 1 Themes of WRI symposia since 1974. Modified after [15].
届 | 年 | 地点 | 主题 |
---|---|---|---|
1 | 1974 | 布拉格(捷克) | 天然水的来源;淡水-岩石相互作用;地层水;同位素;模型、动力学与实验 |
2 | 1977 | 斯特拉斯堡(法国) | 天然水的演化;热液矿床的形成;硫化矿床风化作用;高温高压流体实验;水岩相互作用的环境方面;地层水 |
3 | 1980 | 埃德蒙顿(加拿大) | 地层水;矿床;活动的地热系统;水作用下矿物的稳定性;水岩相互作用的环境和工程方面;实验 |
4 | 1983 | 三朝(日本) | 活动的地热系统;矿水;地层水;同位素;实验和模拟;风化作用 |
5 | 1986 | 雷克雅未克(冰岛) | 矿物-流体界面地球化学;活动的地热系统;变质环境;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沉积盆地;地球化学模拟;热液矿床;水-岩-有机物反应 |
6 | 1989 | 马尔文(英国) | 质量转移模拟和反应动力学;变质和热液反应;固液界面的地球化学;水岩相互作用-微量组分的源与汇;地球化学循环;能源与天然资源的地球化学 |
7 | 1992 | 帕克城(美国) | 矿物-流体界面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模拟;有机地球化学;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全球过程;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风化过程与地表水环境;盐湖与蒸发盐矿床;非饱和带环境;地下水环境;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沉积盆地;地热系统;变质环境;热液矿床;海水-岩石相互作用 |
8 | 1995 | 符拉迪沃斯托克 (俄罗斯) | 新方法、技术和应用;水岩相互作用动力学;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有机物和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火山湖的物理化学过程;地表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卤水和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盆地流体的水文地球化学;陆地热水系统;海洋热水系统;变质环境;普通矿床;金矿;Fe-Mn矿床;地球化学模拟:理论基础和代码研发;地球化学模拟:野外和室内实验中的应用;与矿物和能源有关的环境问题 |
9 | 1998 | 陶波(新西兰) | 地热流体和气体;矿床;流体与构造;岩浆-水相互作用;变质作用;普通地热;实验与模拟;地下水质量;普通地下水;沉积盆地;海洋钻探项目:地下水;涉及有机物的过程;地表系统;矿物表面;风化作用;海洋;废物储存和处置 |
10 | 2001 | 撒丁岛(意大利) | 地球化学循环、全球变化和自然灾害;水岩相互作用的模拟;热力学、动力学和实验地球化学;矿物表面和风化作用;地下水环境;沉积盆地;岩浆、变质和成矿过程;火山和地热过程;微量元素的活化;污染和修复:一般问题;污染和修复:矿山环境;废弃物储存与处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有机物的络合作用;水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 |
11 | 2004 | 萨拉托加温泉 (美国) | 火山和地热水岩过程和排气;地壳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质量转移和挥发性物质循环;地下水系统和沉积盆地中的水岩相互作用;CO2和H2S封存;分光和显微技术的进展;放射性核素与矿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矿物表面的络合作用:实验和理论研究;全时空尺度上的风化作用研究;从分子尺度到全球尺度的地球化学模拟;有机物的反应性;地微生物学:纪念Henry Ehrlich;铁的生物地球化学;水的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 |
12 | 2007 | 云南昆明(中国) | 岩浆、变质和地热过程;构造作用活跃区的水岩相互作用;深部流体和地热流体;水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拟;矿物-水相互作用:从矿物表面到流域;海洋地球化学、盆地水文地质学和沉积地球化学;废物储存、处置和利用、CO2和H2S封存;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示踪剂;有机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和地微生物学;地下水和沉积系统中的水岩相互作用过程;地下水质量;喀斯特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气-土-水相互作用和包气带中的溶质运移;地质灾害和水岩相互作用;应用环境化学 |
13 | 2010 | 瓜纳华托(墨西哥) | 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其他示踪剂的测定和应用;地热系统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成岩、变质和成矿过程中的水;流域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包气带中溶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喀斯特系统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和沉积岩中的孔隙水化学;控制地下水水质的水岩相互作用;环境地球化学;尾矿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污染场地勘察和修复中水岩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矿物表面和水-矿物界面过程的刻画;风化作用动力学中矿物表面的作用;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进展;CO2封存中水-岩-气相互作用;与水岩相互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和石油的生成 |
14 | 2013 | 阿维尼翁(法国) | A. 水岩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热力学和动力学;裂隙和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矿物表面和水/矿物界面过程的表征;生物地球化学与水-岩相互作用;水-气-岩相互作用;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的最新应用;实验室和现场实验设计;水在断层行为中的作用;水-矿物/岩石相互作用的建模;锕系元素和裂变产物的水化学;B. 特定环境:岩石成因和岩浆过程中的水;深层流体和地热系统;沉积物中的孔隙水化学和沉积盆地演化;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渗流带与土壤的相互作用;高盐度大陆流体;矿床和成矿过程;火山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下的水岩相互作用;C. 应用和环境危害:水资源和地下水质量;地热资源勘探;CO2的地质封存;油气页岩开采;矿山尾矿、酸性矿山排水、修复;放射性和有毒废物:地质处置和储存,基质改变;棕色地块和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浅层和深层环境中污染物的运移和归趋;水岩相互作用与人体健康 |
届 | 年 | 地点 | 主题 |
15 | 2016 | 埃武拉(葡萄牙) | (1)水岩相互作用的要素:裂隙孔隙介质中地下水反应运移模拟的最新进展;水文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未来挑战-从纳米尺度到流域尺度方法;同位素水文学、同位素与惰性气体研究的新趋势;水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新见解;水-气-岩相互作用的进展;水岩相互作用实验室与野外调查的实验设计方面的进展与技术挑战;(2)特定的环境:火山系统和自然灾害中的水岩相互作用;高与低焓地热系统;沉积物与沉积盆地的有机地球化学与孔隙水化学;高盐陆相流体的起源与特殊挑战;与铁矿沉积和铁矿形成过程有关的新兴议题;地球化学控制及对传统的与非传统的油气田的影响;岩溶水系统的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干旱与半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水岩相互作用的进展;与天体生物学相关的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的进展;(3)实例研究与应用:与能源相关水岩相互作用方面的问题;页岩气与其他低渗透气藏的特殊挑战;地下水水质和水量的控制与影响;高温高压下水岩相互作用的挑战;核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的选择余地;地质处置(封存)库的气-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的更新;生产及废弃矿山的水质;浅层及深部含水层中污染物的运移,归宿与示踪;捕捉过程与污染的示踪同位素: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进展;水岩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最新方法;与人类文化遗产有关的水岩相互作用、岩质文物风化与保护;地下水环境中的地球微生物:微生物-矿物-水相互作用 |
16 | 2019 | 托木斯克(俄罗斯) | 水岩系统的地质演化:机理、过程、因素、阶段;有机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石油和天然气矿床的形成;油气田开发运营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水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实验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和矿床形成过程的建模;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环境变化;天然水的地球化学:从大气降水到深盐水;岩浆、变质和地热过程;水岩相互作用控制水质和人类健康问题;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地质、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方面;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分析技术进展;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 |
Fig.2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s amo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a) and with China as the core (b)
序号 | 机构 | 发文量 |
---|---|---|
1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325 |
2 |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226 |
3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219 |
4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 185 |
5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 176 |
6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 169 |
7 |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 164 |
8 | Helmholtz Association | 161 |
9 | 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 CNR | 103 |
10 | Chang’an University | 99 |
Table 2 The top ten institutions publishing hydrogeochemical papers in the world from 1982 to 2021
序号 | 机构 | 发文量 |
---|---|---|
1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325 |
2 |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226 |
3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219 |
4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 185 |
5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 176 |
6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 169 |
7 |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 164 |
8 | Helmholtz Association | 161 |
9 | 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 CNR | 103 |
10 | Chang’an University | 99 |
序号 | 机构 | 发文量 |
---|---|---|
1 |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702 |
2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 199 |
3 | 欧盟委员会(EC) | 171 |
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 111 |
5 | 美国能源部(DOE) | 98 |
6 | 中国地质调查局 | 97 |
7 | 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 | 82 |
8 | 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 | 80 |
9 | 印度科学技术部(DST) | 79 |
10 | 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 | 74 |
Table 3 Top ten funding agencies financially supporting hydrogeochemical publications in the World from 1982 to 2021
序号 | 机构 | 发文量 |
---|---|---|
1 |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702 |
2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 199 |
3 | 欧盟委员会(EC) | 171 |
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 111 |
5 | 美国能源部(DOE) | 98 |
6 | 中国地质调查局 | 97 |
7 | 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 | 82 |
8 | 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 | 80 |
9 | 印度科学技术部(DST) | 79 |
10 | 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 | 74 |
[1] | 沈照理.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3. |
[2] | 叶思源, 孙继朝, 姜春永.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进展[J]. 地球学报, 2002, 23(5): 477-482. |
[3] | 李学礼. 水文地球化学[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82. |
[4] | 张保祥, 张超.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 人民黄河, 2019, 41(10): 135-142. |
[5] |
LEE J, KIM Y S, JUNG H. Effects of an earthquake on the variations of hydrogeochemistry of groundwater: a review[J].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Korea, 2020, 56(2): 265-271.
DOI URL |
[6] |
LI P Y, KARUNANIDHI D, SUBRAMANI T, et al.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J].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21, 80(1): 1-10.
DOI URL |
[7] | PRITCHARD J. Statistical-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1969, 25(4): 348-349. |
[8] | 金菊良, 陈鹏飞, 陈梦璐, 等. 基于知识图谱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水资源保护, 2019, 35(6): 14-24, 57. |
[9] |
THELWALL M. Bibliometrics to webometric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8, 34(4): 605-621.
DOI URL |
[10] |
CHEN C M.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3): 359-377.
DOI URL |
[11] |
VAN ECK N J, WALTMAN L. Software survey: VOSviewer: a computer program for bibliometric mapping[J]. Scientometrics, 2010, 84(2): 523-538.
DOI URL |
[12] | 肖明, 邱小花, 黄界, 等. 知识图谱工具比较研究[J]. 图书馆杂志, 2013, 32(3): 61-69. |
[13] | 杨倩. 常见文献计量学工具的分析功能比较研究[J]. 情报探索, 2021(10): 87-93. |
[14] | 沈照理, 曲一华. 第六届国际水岩相互作用学术会议[J]. 中国科学基金, 1990, 4(2): 74. |
[15] | 沈照理, 王焰新, 郭华明. 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的机遇与挑战[J]. 地球科学, 2012, 37(2): 207-219. |
[16] |
HELLMANN R, PITSCH H.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rock interaction[J]. 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2013, 7: 1-5.
DOI URL |
[17] | 焦杏春. 地下水水质评价与水资源管理: 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J]. 地质学报, 2016, 90(9): 2476-2489. |
[18] | 沈照理.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一)[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3, 10(3): 54-57. |
[19] |
韩增林, 李彬, 张坤领, 等. 基于CiteSpace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地理科学, 2016, 36(5): 643-652.
DOI |
[20] | 周永章, 卢焕章. 地下水污染及水文地质地球化学[J]. 第四纪研究, 1992, 12(3): 282-288. |
[21] | SU H, KANG W D, LI Y R, et al. Fluoride and nitrate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sources and related human health risk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21, 286: 117287. |
[22] | 何令令, 何守阳, 陈琢玉, 等. 环境中氟污染与人体氟效应[J]. 地球与环境, 2020, 48(1): 87-95. |
[23] | 文冬光, 林良俊, 孙继朝, 等. 中国东部主要平原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J]. 地球科学, 2012, 37(2): 220-228. |
[24] | 文冬光. 用环境同位素论区域地下水资源属性[J]. 地球科学, 2002, 27(2): 141-147. |
[25] | 刘跃隆. 同位素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J]. 魅力中国, 2017(17): 79. |
[26] | 翟远征, 王金生, 左锐, 等. 北京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中水-岩作用的锶同位素示踪[J]. 科技导报, 2011, 29(6): 17-20. |
[27] | 翟远征, 王金生, 左锐, 等. 地下水年龄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地球与环境, 2011, 39(1): 113-120. |
[28] | NISI B, RACO B, DOTSIKA E.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studies by environmental isotopes: a review[M]// SCOZZARI A, DOTSIKA E. The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Berlin: Springer, 2014. |
[29] | 申章, 王明远, 于雄新. 生物地球化学进展和展望[J]. 微量元素, 1984, 1(1): 6-10. |
[30] | 谢树成, 罗根明, 宋金明, 等. 2001-2010年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2, 31(5): 447-469. |
[31] |
PAPAZOTOS P.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 groundwater: a hotspot research topic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1, 28(35): 47825-47837.
DOI URL |
[32] | 李政红, 张翠云, 张胜, 等. 地下水微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7, 5(5): 60-63. |
[33] |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
[34] | CHEN C M, SONG M. Visualizing a field of research: a methodology of systematic scientometric reviews[J]. PLoS One, 2019, 14(10): e0223994. |
[35] |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
[36] |
CRAIG H. Isotopic variations in meteoric waters[J]. Science, 1961, 133(3465): 1702-1703.
DOI URL |
[37] |
GAT J R.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s in the hydrologic cycle[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96, 24: 225-262.
DOI URL |
[38] | WENDTE J, DRAVIS J, STASIUK L D, et al. High-temperature saline (thermoflux) dolomitization of Devonian Swan Hills platform and bank carbonates, Wild River area, west-central Alberta[J]. Bulletin of Canadian Petroleum Geology, 1998, 46(2): 210-265. |
[39] |
LEHMANN B E, DAVIS S N, FABRYKA-MARTIN J T. Atmospheric and subsurface sources of stable and radioactive nuclides used for groundwater dating[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93, 29(7): 2027-2040.
DOI URL |
[40] | 卫克勤.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J]. 地球科学进展, 1992, 7(5): 67-68. |
[41] |
TIPPER E T, GAILLARDET J, LOUVAT P, et al. Mg isotope constraints on soil pore-fluid chemistry: evidence from Santa Cruz, California[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10, 74(14): 3883-3896.
DOI URL |
[42] |
CAO C H, LI L W, DU L, et al. The use of noble gas isotopes in detecting methane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 in shale gas development areas: an overview of technology and methods[J]. Analytical Scienc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Japan Society for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0, 36(5): 521-530.
DOI URL |
[43] |
MATSUMOTO T, CHEN Z Y, WEI W, et al.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81Kr and 4He chronometers to the dating of old groundwater in a tectonically active region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8, 493: 208-217.
DOI URL |
[44] |
MAYER A S, CARRIERE P P E, GALLO C, et al. Groundwater quality[J].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1997, 69(4): 777-844.
DOI URL |
[45] |
MOTLAGH A M, YANG Z J, SABA H. Groundwater quality[J].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2020, 92(10): 1649-1658.
DOI URL |
[46] | 沈照理, 王焰新. 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球科学, 2002, 27(2): 127-133. |
[47] | KHARAKA Y K, 王焰新. 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三十年[J].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24(1): 111-112. |
[1] | XING Shiping, GUO Huaming, WU Ping, HU Xueda, ZHAO Zhen, YUAN Youjing.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processes of high fluoride groundwater in different types of aquifers in the Hualong-Xunhua Basin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2, 29(3): 115-128. |
[2] | LIU Haiyan, LIU Maohan, ZHANG Weimin, SUN Zhanxue, WANG Zhen, WU Tonghang, GUO Huaming. Distribution and fractio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high fluoride groundwater from the North China Plain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2, 29(3): 129-144. |
[3] | ZHOU Changsong, ZOU Shengzhang, FENG Qiyan, ZHU Danni, LI Jun, WANG Jia, XIE Hao, DENG Rixin. Progress in hydrogeochemical study of Karst Critical Zone: A critical review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2, 29(3): 37-50. |
[4] | GUO Huaming, GAO Zhipeng, XIU Wei. Typical redox-sensitive components in groundwater systems: Research highlights and trends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2, 29(3): 64-75. |
[5] | LIU Yanjun, MA Teng, DU Yao, LIU Rui. Compaction of clay aquitard: Principle, technology and hydrogeological significanc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1, 28(5): 59-67. |
[6] | DAI Wan, JIANG Xiaowei, LUO Yinfei, ZHANG Hong, LEI Yude, TONG Ju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factors controlling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of geothermal water: An example from the Guide Basin, Qinghai Province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1, 28(1): 420-427. |
[7] | MA Yuehua, TANG Baochun, SU Shengyun, ZHANG Shengsheng, LI Chengying.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othermal fluids and water-rock interaction in geothermal reservoirs in and around the Gonghe Basin, Qinghai Province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0, 27(1): 123-133. |
[8] | WU Chu,WU Xiong,ZHANG Yanshuai,DONG Yanyan,ZHU Pengcheng.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highfluoride groundwater in the Niuxin Mountain, Qinhuangdao.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18, 25(4): 307-315. |
[9] | MAO Re-Yu, GUO Hua-Meng-*, GU Yong-Feng, JIANG Yu-Xiao, CAO Yong-Sheng, DIAO Wei-Guang, WANG Zhe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fluoride groundwater in the Hetao basin,Inner Mongolia.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16, 23(2): 260-268. |
[10] | WANG Shi-Jie, LUO Wei-Jun, LIU Xiu-Meng, XIE Xin-Nai, ZHOU Yun-Chao, LI Ting-Yu, LIU Qi-Meng. Effects of hydrogeochemistry on δ13CDIC values of drip water in Qixing Cave, Guizhou, Chin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9, 16(6): 66-76.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