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3, Vol. 20 ›› Issue (1): 182-189.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西部及邻区岩石圈热状态与流变学强度特征

汪洋,程素华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 收稿日期:2011-08-22 修回日期:2012-04-12 出版日期:2013-01-15 发布日期:2013-01-15
  • 作者简介:汪洋(1969—), 男, 博士, 主要从事地热学、构造物理学研究。E-mail:allen_thalassa@sina.com
  •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B425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28, 90814006, 40972125, 40376013, 40104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ZY23,2010ZD15)

Thermal state and rheological strength of the lithosphere beneath western part of Chin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HONG  Xiang, CHENG  Su-Hua   

  • Received:2011-08-22 Revised:2012-04-12 Online:2013-01-15 Published:2013-01-15
  • Supported by:

    汪洋(1969—), 男, 博士, 主要从事地热学、构造物理学研究。E-mail:allen_thalassa@sina.com

摘要:

根据均衡原理制约的地热计算得到中国西部及邻区岩石圈的温度分布状态,以40、100 km和莫霍面深度等温线图的形式表示,同时计算了以1 350 ℃等温面深度表示的中国西部及邻区的热岩石圈厚度。结果显示:中国大陆西北部地区、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以及上扬子地块、蒙古中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中部的深部地温较低,青藏高原北部、东部以及天山褶皱带中部的深部地温高。在中国西部及邻区范围内,岩石圈厚度在180 km以上的地区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核心部位,西藏东部、中部以及祁连山地区。上扬子地块(四川盆地)岩石圈厚度为160 km或更多,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的岩石圈厚度为140~180 km。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和藏北地区以及天山中部吉尔吉斯伊塞克湖地区的岩石圈厚度较薄(<140 km)。地热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地震层析成像研究结果之间相互吻合。采用湿的上地幔流变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东部边缘、天山褶皱带中部和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岩石圈流变学强度模型为“奶油蛋糕(crème brlée)”型,其强度剖面显示强地壳而弱地幔的特点;上扬子地块(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岩石圈流变学强度模型为“果冻三明治(jelly sandwich)”型。

关键词: 大陆岩石圈, 地温线, 均衡, 流变学, 强度, 地球物理, 中国西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