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梦薇, 高亮, 赵越, 裴军令, 杨振宇, 郭晓倩, 胡新炜. 德雷克海峡打开与构造—古海洋—古气候演变[J]. 地学前缘, 2024, 31(6): 415-435. |
[2] |
李佩, 张春霞, 罗浩, 刘志成, 高战武. 青藏高原东南缘昭通盆地晚中新世到上新世古环境演化过程[J]. 地学前缘, 2024, 31(4): 326-339. |
[3] |
涂春霖, 和成忠, 马一奇, 尹林虎, 陶兰初, 杨明花. 珠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生态风险及来源解析[J]. 地学前缘, 2024, 31(3): 410-419. |
[4] |
刘海, 魏伟, 宋阳, 潘杨, 李迎春. 霍邱县城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及来源[J]. 地学前缘, 2024, 31(3): 420-431. |
[5] |
何雁兵, 雷永昌, 邱欣卫, 肖张波, 郑仰帝, 刘冬青. 珠江口盆地陆丰南地区文昌组沉积古环境恢复及烃源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2): 359-376. |
[6] |
王成善, 高远, 王璞珺, 吴怀春, 吕庆田, 朱永宜, 万晓樵, 邹长春, 黄永建, 高有峰, 席党鹏, 王稳石, 贺怀宇, 冯子辉, 杨光, 邓成龙, 张来明, 王天天, 胡滨, 崔立伟, 彭诚, 余恩晓, 黄何, 杨柳, 毋正轩. 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白垩纪恐龙时代陆相地质记录[J]. 地学前缘, 2024, 31(1): 412-430. |
[7] |
邢智峰, 张湘赟, 李婉颖, 齐永安, 郑伟, 吴盼盼, 张立军. PTME后华北板块南缘生物复苏后期古环境特征:来自豫西登封中三叠统二马营组的证据[J]. 地学前缘, 2023, 30(5): 491-509. |
[8] |
邢世平, 吴萍, 胡学达, 郭华明, 赵振, 袁有靖. 化隆-循化盆地含水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地下水氟富集的影响[J]. 地学前缘, 2023, 30(2): 526-538. |
[9] |
刘晓磊, 李伟甲, 陆杨, 李星宇, 张淑玉, 余和雨.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沉积物波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3, 30(2): 81-95. |
[10] |
官玉龙, 陈亮, 姜兆霞, 李三忠, 肖春凤, 陈龙. 东北印度洋源汇过程及古环境与古季风演化[J]. 地学前缘, 2022, 29(5): 102-118. |
[11] |
周尚, 徐继尚, 刘勇, 李广雪, 李安龙, 曹立华, 翟科, 徐继正, 权永峥. 西太暖池区生物组分对海底表层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 地学前缘, 2022, 29(5): 119-132. |
[12] |
陈天, 贾永刚, 刘涛, 刘晓磊, 单红仙, 孙中强.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观测技术回顾和展望[J]. 地学前缘, 2022, 29(5): 229-245. |
[13] |
刘永岗, 张铭, 林琪凡, 刘鹏, 胡永云. 古气候中的沙尘变化及其气候影响[J]. 地学前缘, 2022, 29(5): 285-299. |
[14] |
孙炜毅, 刘健, 严蜜, 宁亮. 全新世亚洲季风百年-千年尺度变化的模拟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2, 29(5): 342-354. |
[15] |
徐昭萌, 刘素美. 海洋低氧环境底栖有孔虫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2, 29(5): 59-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