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进江, 郑剑磊, 王海滨, 郭磊, 刘江, 戚国伟. 内蒙古大青山-盘羊山晚中生代-早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对华北北缘构造演化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24, 31(1): 127-141. |
[2] |
王家昊, 胡修棉, 蒋璟鑫, 马超, 马鹏飞. 重建南海27 Ma以来高分辨率碳酸盐补偿深度[J]. 地学前缘, 2024, 31(1): 500-510. |
[3] |
张进, 张北航, 赵衡, 云龙, 曲军峰, 王振义, 杨亚琦, 赵硕. 北山-阿拉善晚新生代变形的特征与机制[J]. 地学前缘, 2023, 30(5): 334-357. |
[4] |
陈雯霖, 郑求根, 黄一鸣, 张懿, 林畅松. 南海南缘礼乐盆地在南海扩张前的位置恢复[J]. 地学前缘, 2023, 30(5): 420-429. |
[5] |
LIANG Guanghe. 南海中央海盆高精度地震勘探揭示的大陆漂移过程[J]. 地学前缘, 2023, 30(5): 430-449. |
[6] |
王海荣, 余承谦, 樊太亮, 柴京超, 王宏语, 高红芳. 南海西北部莺琼陆坡重力流和等深流的时空关联[J]. 地学前缘, 2023, 30(4): 196-208. |
[7] |
刘晓磊, 李伟甲, 陆杨, 李星宇, 张淑玉, 余和雨.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沉积物波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3, 30(2): 81-95. |
[8] |
叶涛, 牛成民, 王德英, 王清斌, 代黎明, 陈安清. 渤海西南海域中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22, 29(5): 133-146. |
[9] |
周琦杰, 刘永江, 王德英, 关庆彬, 王光增, 王宇, 李遵亭, 李三忠. 渤海湾中部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潜山的形成[J]. 地学前缘, 2022, 29(5): 147-160. |
[10] |
季春生, 贾永刚, 朱俊江, 胡乃利, 范智涵, 胡聪, 冯学志, 余和雨, 刘博. 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观测系统研发与应用[J]. 地学前缘, 2022, 29(5): 265-274. |
[11] |
贾永刚, 阮文凤, 胡乃利, 乔玥, 李正辉, 胡聪. 现代暖期气候变暖对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潜在影响[J]. 地学前缘, 2022, 29(4): 191-201. |
[12] |
栗兵帅, 颜茂都, 张伟林. 柴北缘早新生代旋转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地学前缘, 2022, 29(4): 249-264. |
[13] |
梁光河. 南海中央海盆高精度地震勘探揭示的大陆漂移过程[J]. 地学前缘, 2022, 29(4): 293-306. |
[14] |
董宏坤, 万世明, 刘畅, 赵德博, 曾志刚, 李安春. 南海北部晚中新世红绿韵律层成因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约束[J]. 地学前缘, 2022, 29(4): 42-54. |
[15] |
王明健, 潘军, 高红芳, 黄龙, 李霞. 南海北部—东海南部中生代盆地演化与油气资源潜力[J]. 地学前缘, 2022, 29(2): 294-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