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21, Vol. 28 ›› Issue (5): 26-34.DOI: 10.13745/j.esf.sf.2021.2.15
收稿日期:
2020-04-28
修回日期:
2020-10-16
出版日期:
2021-09-25
发布日期:
2021-10-29
通信作者:
叶淑君
作者简介:
朱辉(1991—),男,博士研究生,水文地质学专业。E-mail: DG1629041@smail.nju.edu.cn
基金资助:
ZHU Hui1(), YE Shujun1,*(
), WU Jichun1, XU Haizhen2
Received:
2020-04-28
Revised:
2020-10-16
Online:
2021-09-25
Published:
2021-10-29
Contact:
YE Shujun
摘要:
目前我国存在大量待修复场地,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区域性,场地地层系统结构复杂、渗透性空间异质性显著,污染物种类复杂。总结场地典型土层结构和典型污染物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修复技术的研发。为此,本文收集并整理了全国136处有机污染场地相关资料,对其地域性、地层及污染物特征总结如下:目前我国已经开展调查与修复的有机污染场地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和沪宁杭地区;有机污染场地土层基本都含有黏土等低渗透介质,而且都具有非均质性,其中67%场地土层有强非均质性;沪宁杭地区场地土层渗透性总体低于京津冀和辽中南地区,此外我国京津冀和辽中南地区场地调查深度(20.3 m)总体大于沪宁杭地区(12.8 m);我国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种类为氯代溶剂,依次为氯代烷烃类(场地数量占比84%)、氯代苯类(场地数量占比46%)和氯代烯烃类(场地数量占比33%);最常见的3种氯代溶剂依次为二氯乙烷、一氯苯和三氯甲烷。
中图分类号:
朱辉, 叶淑君, 吴吉春, 徐海珍. 中国典型有机污染场地土层岩性和污染物特征分析[J]. 地学前缘, 2021, 28(5): 26-34.
ZHU Hui, YE Shujun, WU Jichun, XU Haizhe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lithology and pollutants in typical contamination sites in China[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1, 28(5): 26-34.
图2 我国2007—2018年工业污染场地项目区域分布(据文献[3]) 因数据收录不全,未显示台湾地区相关信息。
Fig.2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site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8. Adapted from [3].
图5 我国部分有机污染场地污染物分类统计
Fig.5 Stat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ntaminants in groundwater (dark shade) and soil in some organic contaminated sites in China
图6 我国部分有机污染场地主要有机污染物种类特征
Fig.6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organic contaminant types in groundwater (left) and soil in some organic contaminated sites in China
[1] |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8[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8: 14, 570. |
[2] | 王艳伟, 李书鹏, 康绍果, 等. 中国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发展状况分析[J]. 环境工程, 2017, 35(10):175-178. |
[3] |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发展报告(2018)[R/OL]. (2019-06-15)[2020-03-10]. http://huanbao.bjx.com.cn/news/20190615/986390.shtml. |
[4] | 张云达, 顾春杰, 何健, 等. 多相抽提技术在有机复合污染场地治理中的应用[J]. 上海建设科技, 2018(1):71-74. |
[5] | 李芙荣, 徐劼, 段德超, 等. 基于特定用地规划的多介质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 以浙江某典型有机化工厂退役场地为例[J]. 嘉兴学院学报, 2017, 29(6):99-108. |
[6] | 梅志华, 刘志阳, 王从利, 等. 燃气热脱附技术在某有机污染场地的中试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1):34-35. |
[7] | 马运, 黄启飞, 王琪, 等. 六六六在典型污染场地中空间分布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8):1562-1566. |
[8] | 赵丹. 焦化工业场地有机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修复技术[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9] | 曹红. 污染场地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含水层系统天然净化能力研究[D]. 青岛: 山东科技大学, 2010. |
[10] | 王兰化, 李明明, 张莺, 等. 某废弃化工场地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2, 35(4):293-298. |
[11] | 蔡五田, 张敏, 刘雪松, 等. 某石油化工场地土层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1, 38(2):89-96. |
[12] | 化勇鹏, 罗泽娇, 程胜高, 等. 基于健康风险的场地土壤修复限值分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 38(4):68-71. |
[13] | 沈桢, 张建荣, 郑家传. 某化工厂致癌有机污染物分层健康风险评估[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5, 27(2):31-34, 66. |
[14] | 王湘徽, 祝欣, 龙涛, 等. 氯苯类易挥发有机污染土壤异位低温热脱附实例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 32(4):670-674. |
[15] | 许伟, 施维林, 沈桢, 等. 工业遗留场地复合型污染分层健康风险评估研究[J]. 土壤, 2016, 48(2):322-330. |
[16] | 郭观林, 王翔, 关亮, 等. 基于特定场地的挥发/半挥发有机化合物(VOC/SVOC)空间分布与修复边界确定[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12):2597-2605. |
[17] | 许石豪, 陈晶. 典型有机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设计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 35(11):13-17, 22. |
[18] | 李隋. 卤代烃VOCs污染场地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8, 30(4):8-13. |
[19] | 杨明星, 杨悦锁, 杜新强, 等. 石油污染地下水有机污染组分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6):1025-1032. |
[20] | 陈莉娜, 张帅, 许石豪, 等. 典型有机化工遗留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估[J]. 广东化工, 2017, 44(9):192-195. |
[21] | 何允玉. 活化过硫酸钠修复氯苯类污染场地的小试试验[J]. 北方环境, 2013, 25(5):72-74. |
[22] | 孔祥科, 马骏, 韩占涛, 等. 直接推进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4, 41(3):115-119. |
[23] | 周金倩, 马建立, 林晓泉, 等. 多环芳烃类污染场地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J]. 中国环保产业, 2017(8):69-72. |
[24] | 丁琼, 余立风, 田亚静, 等. 某农药生产场地中特征POPs的环境风险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12):1528-1534. |
[25] | 王慧玲, 王峰, 张学平, 等. 气相抽提法去除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现场试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 15(10):238-242, 246. |
[26] | 张晶, 张峰, 马烈. 多相抽提和原位化学氧化联合修复技术应用: 某有机复合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工程案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16, 42(3):154-158. |
[27] | 邱月峰. 上海某工业场地地下水有机物复合污染修复技术应用[J]. 净水技术, 2018, 37(增刊1):235-238. |
[28] | 李玮, 王明玉, 韩占涛, 等. 棕地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方法研究: 以某废弃化工厂污染场地为例[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6, 43(3):131-140. |
[29] | 王锦淮, 顾春杰. 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联合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的工程应用[J]. 上海化工, 2017, 42(12):20-24. |
[30] | 沈桢, 张建荣, 许伟. 某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及应用[J]. 宁夏农林科技, 2016, 57(5):41-43. |
[31] | 李春平, 吴骏, 罗飞, 等. 某有机化工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风险评估[J]. 土壤, 2013, 45(5):933-939. |
[32] | 王锦淮. 原位热脱附技术在某有机污染场地修复中试应用[J]. 化学世界, 2018, 59(3):182-186. |
[33] | 靳超, 左锐, 王金生, 等. 傍河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3(6):689-697. |
[34] | 虞凯浩. 基于surfer软件和风险评估模型对场地环境的分析和评价[J]. 绿色科技, 2019(4):40-43. |
[35] | 张涛, 蔡五田, 刘雪松, 等. 某农药厂废弃场地土壤中甲拌磷垂向分布特征[J]. 地球与环境, 2015, 43(4):445-450. |
[36] | 周艳, 徐建, 冯艳红, 等. 有机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生物毒性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6):700-705. |
[37] | 赵勇胜, 洪梅, 董军. 城市垃圾填埋场地下环境污染及控制对策[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8(增刊1):136-141. |
[38] | 赵龙. 某地下水有机污染场地污染源识别及自然降解研究[J]. 城市地质, 2018, 13(1):73-79. |
[39] | 赵芳妮, 田文杰, 汪群慧, 等. 焦化厂污染场地表层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J]. 环境化学, 2012, 31(8):1195-1200. |
[40] | 章霖之, 王荣俊, 丁倩. 常州某农药生产场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调查[J]. 中国环境监测, 2012, 28(3):67-71. |
[41] | 张涨, 王翠兰, 刘宁, 等. 某化工企业搬迁原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研究[J]. 四川环境, 2018, 37(4):111-115. |
[42] | 张瑜, 吴以中, 宗良纲, 等. POPs污染场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31(7):135-140. |
[43] | 张燕, 张洪, 石晓妹. 有机化工污染场地修复后的再利用风险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6):203-207. |
[44] | 张学良, 李群, 周艳, 等. 某退役溶剂厂有机物污染场地燃气热脱附原位修复效果试验[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7):2868-2875. |
[45] | 阳文锐, 王如松, 李锋. 废弃工业场地有机氯农药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J]. 生态学报, 2008, 28(11):5454-5460. |
[46] | 项玮, 杨玉洁, 杨婉, 等. 某洗涤剂厂土壤环境调查与有机污染特征分析[J]. 环境科技, 2017, 30(5):52-56, 70. |
[47] | 夏威夷, 魏明俐, 杜延军, 等. 有机物污染场地浅层异位固化稳定化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3):510-517. |
[48] | 伍秀群, 胡宗元, 张虎成, 等. 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3):88-89. |
[49] | 吴以中, 唐小亮, 葛滢, 等. RBCA和Csoil模型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比较[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12):2458-2466. |
[50] | 吴晓飞. 典型电子废物处置场地PBDEs污染特征研究[D]. 石家庄: 河北科技大学, 2013. |
[51] | 王晓红, 魏加华, 成志能, 等. 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J]. 环境科学, 2013, 34(2):662-667. |
[52] | 王平, 黄爽兵, 韩占涛, 等. 基于溶质运移模拟的某化工场地污染物对拟建水库污染风险预测[J]. 现代地质, 2015, 29(2):307-315. |
[53] | 汤恕. 土壤修复技术探讨及案例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8, 30(10):101-102. |
[54] | 谭林立, 李继洲, 吴海旭. 典型有机化工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评估[J]. 环境与发展, 2017, 29(4):68-69. |
[55] | 宋刚练, 江建斌, 祝可成. 芬顿氧化法修复上海某工业场地的技术应用[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7, 28(2):106-110. |
[56] | 蘧丹, 姜世中, 唐阵武, 等. 废弃生产场地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与迁移特征[J]. 岩矿测试, 2013, 32(4):649-658. |
[57] | 潘峰, 王利利, 赵浩, 等. 某林丹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中六六六的残留特征[J]. 环境科学, 2013, 34(2):705-711. |
[58] | 莫欣岳, 李欢, 安伟铭, 等. 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目标分析: 以某石油化工污染场地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10):205-208. |
[59] | 孟梁, 郭琳, 杨洁, 等. 原位修复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的现场中试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4, 34(8):18-21. |
[60] | 马晋荣, 占新华, 周立祥, 等. 表征复合型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程度的生态指标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3(4):69-74. |
[61] | 吕晓立, 邵景力, 刘景涛, 等. 某石油化工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2, 39(6):97-102. |
[62] | 芦森, 周沪光, 顾高莉. 某工程场地土体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J]. 低温建筑技术, 2011, 33(11):112-114. |
[63] | 刘玉龙, 缪德仁, 刘菲, 等. 1, 2-二氯乙烷和1, 2-二氯丙烷在某污染场地包气带的吸附-解吸特性[J]. 地学前缘, 2008, 15(6):185-191. |
[64] | 刘雪松, 蔡五田, 李胜涛. 石油类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实例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 37(4):121-125. |
[65] | 刘海萍, 鲁炳闻, 徐鹏, 等. 我国某工业场地有机氯残留调研[J]. 中国测试, 2015, 41(10):39-43. |
[66] | 李政红, 张胜, 毕二平, 等. 某储油库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J]. 地球学报, 2010, 31(2):258-262. |
[67] | 李书鹏, 刘鹏. 钢铁企业污染场地修复经验探索: 我国钢铁企业场地污染特征及常用修复技术简介[J]. 世界环境, 2016(4):59-62. |
[68] | 李鹏, 何江涛, 陈鸿汉, 等. 某农药厂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指导值探讨[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1, 38(3):98-103. |
[69] | 李川, 禹媛, 万金忠, 等. 土壤污染的修复方法研究: 以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米Fe/Cu对有机氯农药的降解为例[J]. 地球学报, 2015, 36(4):493-499. |
[70] | 金鑫, 林玉锁, 徐建, 等. 某有机废弃场地土壤化学分析与生态毒性诊断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6):2216-2221. |
[71] | 黄敦奇, 史雅娟, 张强斌, 等. 污染场地中有机氯农药对土壤原生动物群的影响[J]. 生态毒理学报, 2012, 7(6):603-608. |
[72] | 胡孙, 陈纪赛, 周永贤, 等. 异位热脱附技术在某污场地中试试验[J]. 环境科技, 2017, 30(4):33-38. |
[73] | 贺小敏, 施敏芳, 李爱民, 等. 废弃农药厂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磷农药的健康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监测, 2014, 30(2):76-79. |
[74] | 何绪文, 房增强, 程言君, 等. 污染场地修复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散逸规律及浓度分布分析[J]. 环境化学, 2015, 34(2):284-292. |
[75] | 韩佳明, 陈健, 厉慧芳, 等. 基于地统计学的某煤化工场地土壤中汞的分布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J]. 矿业科学学报, 2019, 4(3):277-284. |
[76] | 苟雅玲, 王东, 杨苏才, 等. 典型加油站土壤中微生物丰度及群落多样性[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39(6):1-6. |
[77] | 葛佳, 陈敏. 上海地区浅层土壤中污染物运移特征分析[J]. 上海国土资源, 2017, 38(4):93-96. |
[78] | 冯凯. 电热脱附在某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实例[J]. 环境科技, 2017, 30(2):40-42, 46. |
[79] | 杜海光, 夏兰生.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及修复实例分析[J]. 大氮肥, 2018, 41(2):106-111, 115. |
[80] | 董敏刚, 张建荣, 罗飞, 等. 我国南方某典型有机化工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J]. 土壤, 2015, 47(1):100-106. |
[81] | 董军, 赵勇胜, 王翊虹, 等. 北天堂垃圾污染场地氧化还原分带及污染物自然衰减研究[J]. 环境科学, 2008, 29(11):3265-3269. |
[82] | 丛鑫, 薛南冬, 梁刚, 等. 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表层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污染物的分布[J]. 环境科学, 2008, 29(9):2586-2591. |
[83] | 丛鑫, 薛南冬, 梁刚, 等. 某有机氯农药企业搬迁遗留场地表层土壤中污染物残留特征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3):850-854. |
[84] | 褚兴飞, 唐晓声, 李海建. 浅谈化学氧化-固化稳定化联用技术在典型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 2017, 44(16):199, 194. |
[85] | 初彤, 杨悦锁, 路莹, 等. 寒区石油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原位增温强化空气扰动修复[J]. 化工学报, 2018, 69(8):3701-3710. |
[86] | 谌宏伟, 陈鸿汉, 刘菲, 等.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实例研究[J]. 地学前缘, 2006, 13(1):230-235. |
[1] | 刘峰, 王贵玲, 姜光政, 胡圣标, 张薇, 蔺文静, 刘金辉, 张心勇, 屈泽伟, 廖传志. 我国陆区大地热流测量新进展与新认识[J]. 地学前缘, 2024, 31(6): 19-30. |
[2] | 杨峥, 彭敏, 赵传冬, 杨柯, 刘飞, 李括, 周亚龙, 唐世琪, 马宏宏, 张青, 成杭新. 中国土壤54项指标的地球化学背景与基准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4): 380-402. |
[3] | 何佳汇, 毛海如, 薛洋, 廖福, 高柏, 饶志, 杨扬, 刘媛媛, 王广才. 赣抚平原东北部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变化特征及成因[J]. 地学前缘, 2024, 31(3): 360-370. |
[4] | 付宇, 曹文庚, 张春菊, 翟文华, 任宇, 南天, 李泽岩. 基于集成学习优化的河套盆地地下水砷风险评估[J]. 地学前缘, 2024, 31(3): 371-380. |
[5] | 杨冰, 孟童, 郭华明, 连国玺, 陈帅瑶, 杨曦. 基于Kd的某酸法地浸铀矿山地下水铀运移模拟[J]. 地学前缘, 2024, 31(3): 381-391. |
[6] | 夏腾, 张家铭, 李书鹏, 郭丽莉, 王祺, 毛德强.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的地球物理动态监测与分析[J]. 地学前缘, 2024, 31(3): 432-442. |
[7] | 谌宏伟, 杨瑶, 黄荷, 周慧, 彭向训, 于莎莎, 喻娓厚, 李正最, 王赵国. 基于氡同位素示踪的洞庭湖区枯水期湖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2): 423-434. |
[8] | 吕良华, 乔文静, 张晗, 叶淑君, 吴吉春, 王水, 蒋建东. 脱卤杆菌介导的厌氧微生物富集菌群对1,2,4-三氯苯的降解特性[J]. 地学前缘, 2024, 31(2): 472-480. |
[9] | 王晓宇, 屈雅静, 赵文浩, 马瑾. 美国场地土壤筛选值研究及其对中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24, 31(2): 64-76. |
[10] | 任纪舜, 刘建辉, 朱俊宾. 中国东部中生代上叠造山系[J]. 地学前缘, 2024, 31(1): 142-153. |
[11] | 郭华明, 尹嘉鸿, 严松, 刘超. 陕北靖边高铬地下水中硝酸根分布及来源[J]. 地学前缘, 2024, 31(1): 384-399. |
[12] | 王家昊, 胡修棉, 蒋璟鑫, 马超, 马鹏飞. 重建南海27 Ma以来高分辨率碳酸盐补偿深度[J]. 地学前缘, 2024, 31(1): 500-510. |
[13] | 李强, 吴建平. 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及其构造意义[J]. 地学前缘, 2023, 30(5): 408-419. |
[14] | 徐蓉桢, 魏世博, 李成业, 程旭学, 周翔宇. 基于水化学与环境同位素的额济纳平原区域地下水循环规律解析[J]. 地学前缘, 2023, 30(4): 440-450. |
[15] | 张广禄, 刘海燕, 郭华明, 孙占学, 王振, 吴通航. 华北平原典型山前冲洪积扇高硝态氮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 地学前缘, 2023, 30(4): 485-50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