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姝, 刘海燕, 张一帆, 王振, 郭华明, 孙占学, 周仲魁. 相山铀矿尾矿区植物—根际土壤稀土元素和铀、钍生物富集特征[J]. 地学前缘, 2024, 31(6): 474-489. |
[2] |
邱林飞, 李子颖, 张字龙, 王龙辉, 李振成, 韩美芝, 王婷婷.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赋矿砂岩中有机质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J]. 地学前缘, 2024, 31(4): 281-296. |
[3] |
李方兰, 刘学龙, 周云满, 赵成峰, 李守奎, 王基元, 陆波德, 李庆锐, 张卫文, 王海, 曹振梁, 周杰虎. 滇西保山地块陡崖铁铜多金属矿床石榴子石年代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 地学前缘, 2024, 31(3): 113-132. |
[4] |
杨冰, 孟童, 郭华明, 连国玺, 陈帅瑶, 杨曦. 基于Kd的某酸法地浸铀矿山地下水铀运移模拟[J]. 地学前缘, 2024, 31(3): 381-391. |
[5] |
刘持恒, 李子颖, 贺锋, 张字龙, 李振成, 凌明星, 刘瑞萍.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下白垩统物源定量分析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3): 80-99. |
[6] |
李海东, 田世洪, 刘斌, 胡鹏, 吴建勇, 陈正乐. 粤北地区琶江铀矿床沥青铀矿原位微区年代学和元素分析:对铀成矿作用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24, 31(2): 270-283. |
[7] |
刘超, 付晓飞, 李扬成, 王海学, 孙冰, 郝炎, 胡慧婷, 杨子成, 李依霖, 谷社峰, 周爱红, 马成龙. 烃源岩作为铀源岩的可能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 地学前缘, 2024, 31(2): 284-298. |
[8] |
杨立强, 杨伟, 张良, 高雪, 申世龙, 王偲瑞, 徐瀚涛, 贾晓晨, 邓军. 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矿理论[J]. 地学前缘, 2024, 31(1): 239-266. |
[9] |
高伟, 胡瑞忠, 李秋立, 刘建中, 李献华. 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4, 31(1): 267-283. |
[10] |
陈欣, 王辉, 毛景文, 于淼, 乔建峰, 王治安. 东昆仑夏日哈木矿区热液型铅锌矿体成因及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23, 30(2): 347-369. |
[11] |
孔志岗, 张斌臣, 吴越, 张长青, 刘益, 张锋, 李杨林. 四川大梁子富锗铅锌矿床的控矿构造样式及成矿机制研究[J]. 地学前缘, 2022, 29(1): 143-159. |
[12] |
黄冉笑, 王果胜, 袁国礼, 邱坤峰, Hounkpe Jechonias BIDOSSESSI. 伟晶质岩浆的同化混染与分离结晶(AFC)作用及铀成矿效应:以纳米比亚湖山铀矿为例[J]. 地学前缘, 2022, 29(1): 377-402. |
[13] |
邵春景, 胡欢, 尹宏伟, 苗忠英, 张雪飞, 李伟强, 夏芝广. 思茅盆地石盐矿物的原位元素含量特征对成矿模式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21, 28(6): 66-78. |
[14] |
谢桂青, 毛景文, 张长青, 李伟, 宋世伟, 章荣清. 华南地区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矿床模型[J]. 地学前缘, 2021, 28(3): 252-270. |
[15] |
曾庆栋, 底青云, 薛国强, 王功文, 荆林海. 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式研究的现代科学技术[J]. 地学前缘, 2021, 28(3): 295-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