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池洋, 赵俊峰, 马艳萍, 王建强, 熊林芳, 陈建军, 毛光周, 张东东, 邓煜. 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研究现状与问题[J]. 地学前缘, 20140101, 21(1): 75-88. |
[2] |
吴浩, 杨晨, 吴彦旺, 李才, 刘飞, 林兆旭. 藏北中仓地区晚白垩世岩浆岩成因及其对高原早期隆升的指示[J]. 地学前缘, 2024, 31(6): 261-281. |
[3] |
鞠玮, 杨慧, 侯贵廷, 宁卫科, 李永康, 梁孝柏. 复杂构造变形区断控裂缝发育分布模式[J]. 地学前缘, 2024, 31(5): 130-138. |
[4] |
孟庆修, 曹自成, 丁文龙, 杨德彬, 马海陇, 刁新东, 王明, 韩鹏远, 王欢欢. 塔北隆起南斜坡带三道桥气田寒武系裂缝型白云岩储层裂缝期次差异与分布规律[J]. 地学前缘, 2024, 31(5): 247-262. |
[5] |
李云涛, 丁文龙, 韩俊, 黄诚, 王来源, 孟庆修. 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分布预测与主控因素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5): 263-287. |
[6] |
谷雨, 吴俊, 樊太亮, 吕峻岭. 塔北-塔中地区中、下寒武统岩性组合与变形特征及其对油气输导影响[J]. 地学前缘, 2024, 31(5): 313-331. |
[7] |
巩磊, 秦欣楠, 高帅, 付晓飞, 宿晓岑, 王杰. 变质岩潜山多尺度裂缝发育特征及裂缝网络结构模式:以渤中Z变质岩潜山为例[J]. 地学前缘, 2024, 31(5): 332-343. |
[8] |
曹建华, 杨慧, 黄芬, 张春来, 张连凯, 朱同彬, 周孟霞, 袁道先. 岩溶碳汇原理、过程与计量[J]. 地学前缘, 2024, 31(5): 358-376. |
[9] |
李凤磊, 林承焰, 任丽华, 张国印, 关宝珠. 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多期断裂差异匹配控制下超深岩溶缝洞储层成藏特征[J]. 地学前缘, 2024, 31(4): 219-236. |
[10] |
刘伟, 张洪瑞, 罗迪柯, 贾鹏飞, 靳立杰, 周永刚, 梁云汉, 王子圣, 李春稼. 安哥拉地块北部Dondo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岩石成因:Columbia超大陆聚合的响应[J]. 地学前缘, 2024, 31(4): 237-257. |
[11] |
田述军, 温宇航, 伍文洽, 李凯. 岷江上游坡断型裂点迁移速率与构造隆升历史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4): 314-325. |
[12] |
陈昌锦, 程晓敢, 林秀斌, 李丰, 田禾丰, 屈梦雪, 孙思瑶. 基于弹性板模型的塔里木盆地北部新生代沉降模拟:对南天山隆升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24, 31(4): 340-353. |
[13] |
严丽萍, 谢先明, 汤振华. 基于物质来源解析的汕头市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4): 403-416. |
[14] |
刘烨, 韩雨伯, 朱文瑞. 矿物组分识别与智能解释在不同岩性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迁移学习[J]. 地学前缘, 2024, 31(4): 95-111. |
[15] |
陈国超, 张晓飞, 裴先治, 裴磊, 李佐臣, 刘成军, 李瑞保. 雅鲁藏布江中段日喀则地区却顶布—路曲地幔橄榄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24, 31(3): 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