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清华, 杨海军, 李勇, 等. 塔里木盆地富满大型碳酸盐岩油气聚集区走滑断裂控储模式[J]. 地学前缘, 2022, 29(6): 239-251.
DOI
|
[2] |
朱光有, 曹颖辉, 闫磊, 等. 塔里木盆地8 000 m以深超深层海相油气勘探潜力与方向[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6): 755-772.
|
[3] |
马德波, 邬光辉, 朱永峰, 等. 塔里木盆地深层走滑断层分段特征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 以塔北地区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走滑断层为例[J]. 地学前缘, 2019, 26(1): 225-237.
DOI
|
[4] |
郑和荣, 胡宗全, 云露, 等. 中国海相克拉通盆地内部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J]. 地学前缘, 2022, 29(6): 224-238.
DOI
|
[5] |
杨德彬, 鲁新便, 高志前, 等. 塔北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断溶体成藏认识及油藏特征[J]. 地学前缘, 2023, 30(4): 43-50.
DOI
|
[6] |
韩长城, 林承焰, 鲁新便, 等.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斜坡断控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 37(5): 644-652.
|
[7] |
李凤磊, 林承焰, 崔仕提, 等. 塔北地区奥陶系古地貌及走滑断裂差异性控储规律[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6): 48-58.
|
[8] |
江同文, 韩剑发, 邬光辉, 等.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断控复式油气聚集的差异性及主控因素[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 47(2): 213-224.
DOI
|
[9] |
杨率, 邬光辉, 朱永峰, 等.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超深断控油藏关键成藏期[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2, 49(2): 249-261.
DOI
|
[10] |
李映涛, 邓尚, 张继标, 等. 深层致密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带核带结构与断控储集体簇状发育模式: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4号断裂带为例[J]. 地学前缘, 2023, 30(6): 80-94.
DOI
|
[11] |
韩长城, 林承焰, 任丽华, 等. 塔里木盆地塔河10区奥陶系断裂特征及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作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5): 790-798.
|
[12] |
林波, 张旭, 况安鹏, 等.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意义: 以顺北地区1号和5号断裂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7): 906-923.
DOI
|
[13] |
邓尚, 刘雨晴, 刘军, 等. 克拉通盆地内部走滑断裂发育、演化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1, 45(6): 1111-1126.
|
[14] |
顾忆, 黄继文, 贾存善, 等.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研究进展[J]. 石油实验地质, 2020, 42(1): 1-12.
|
[15] |
李永豪, 曹剑, 胡文瑄, 等. 膏盐岩油气封盖性研究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 37(5): 634-643.
|
[16] |
樊奇, 樊太亮, 李清平, 等.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膏盐岩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J]. 石油实验地质, 2021, 43(2): 217-226.
|
[17] |
王招明, 谢会文, 陈永权, 等. 塔里木盆地中深1井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原生油气藏的发现与勘探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4, 19(2): 1-13.
|
[18] |
林波, 云露, 李海英, 等. 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走滑断层空间结构及其油气关系[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 42(6): 1344-1353, 1400.
|
[19] |
李映涛, 漆立新, 张哨楠, 等.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中: 下奥陶统断溶体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470-1484.
DOI
|
[20] |
张银涛, 陈石, 刘强, 等.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FⅠ19断裂发育特征及演化模式[J]. 现代地质, 2023, 37(2): 283-295.
|
[21] |
邬光辉, 邓卫, 黄少英, 等. 塔里木盆地构造—古地理演化[J]. 地质科学, 2020, 55(2): 305-321.
|
[22] |
邬光辉, 陈鑫, 马兵山, 等. 塔里木盆地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板块构造环境及其构造-沉积响应[J]. 岩石学报, 2021, 37(8): 2431-2441.
|
[23] |
丛富云.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西部下古生界深层油气成藏过程[D].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1.
|
[24] |
刘宝增.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差异聚集主控因素分析: 以顺北1号、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83-95.
DOI
|
[25] |
马永生, 蔡勋育, 李慧莉, 等.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与特深层油气勘探方向[J]. 地学前缘, 2023, 30(6): 1-13.
DOI
|
[26] |
季天愚, 杨威, 武雪琼, 等.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盖层评价及对油气盖层有利区的优选[J]. 中国地质, 2022, 49(2): 369-382.
|
[27] |
张银涛, 孙冲, 王轩, 等. 哈拉哈塘油田走滑断裂带控储成藏规律初探[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1): 10-18.
|
[28] |
LI Q J, LI Y, ZHANG Y D, et al. Dissecting Calathium-microbial frameworks: the significance of calathids for the Middle Ordovician reefs in the Tarim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J].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7, 474: 66-78.
|
[29] |
马乃拜, 金圣林, 杨瑞召, 等.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断溶体地震反射特征与识别[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 54(2): 398-403, 239-240.
|
[30] |
程小鑫, 吴鸿翔, 孙大亥, 等.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二叠纪基性岩浆侵入事件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022, 38(3): 743-772.
|
[31] |
范卓颖, 林承焰, 鞠传学, 等. 塔河油田二区奥陶系优势储集体特征及控制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34-47.
|
[32] |
熊陈微, 林承焰, 任丽华, 等. 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J]. 特种油气藏, 2016, 23(6): 97-101, 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