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家鼎, 张重远, 张浩, 白金朋, 张士安, 张盛生, 秦向辉, 孙东生, 何满潮, 吴满路.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地应力测量及其储层压裂改造意义分析[J]. 地学前缘, 2024, 31(6): 130-144. |
[2] |
蒋政, 舒彪, 谭静强. 二氧化碳基增强型地热系统储层换热研究现状及展望[J]. 地学前缘, 2024, 31(6): 235-251. |
[3] |
丁文龙, 王垚, 张子游, 刘天顺, 程晓云, 勾通, 王生晖, 刘霆锋. 页岩储层构造裂缝活动期次及开启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学前缘, 2024, 31(5): 1-16. |
[4] |
刘艳祥, 吕文雅, 曾联波, 李睿琦, 董少群, 王兆生, 李彦录, 王磊飞, 冀春秋.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页岩油储层多尺度裂缝三维地质建模[J]. 地学前缘, 2024, 31(5): 103-116. |
[5] |
尹帅, 张子阳, 张星星, 王景辰, 胡伟, 丁文龙, 李虎. 扇三角洲前缘非常规致密油储层裂缝发育模式:以泌阳凹陷东南部古近系核三段为例[J]. 地学前缘, 2024, 31(5): 139-155. |
[6] |
潘磊, 杜红权, 李雷涛, 龙涛, 殷雪峰. 川东北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J]. 地学前缘, 2024, 31(5): 156-165. |
[7] |
董少群, 曾联波, 冀春秋, 张延兵, 郝静茹, 徐小童, 韩高松, 徐辉, 李海明, 李心琦. 超深层致密砂岩裂缝测井识别深度核方法[J]. 地学前缘, 2024, 31(5): 166-176. |
[8] |
何建华, 曹红秀, 邓虎成, 印长海, 朱彦平, 李厂, 李勇, 尹帅. 川东北营山-平昌地区凉高山组页岩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模式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5): 17-34. |
[9] |
陈如彪, 王玉满, 黄正良, 李维岭, 闫伟, 梁峰, 郭玮.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海相页岩裂缝孔隙发育特征与页岩气富集模式:以奥陶系乌拉力克组为例[J]. 地学前缘, 2024, 31(5): 46-60. |
[10] |
赵圣贤, 李博, 陈鑫, 刘文平, 张成林, 季春海, 刘永旸, 刘东晨, 曹埒焰, 陈玉龙, 李佳峻, 雷越, 谭静强. 川南天宫堂构造带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不同纹层内部结构差异及其控制机理[J]. 地学前缘, 2024, 31(5): 75-88. |
[11] |
乔辉, 张永贵, 聂海宽, 彭勇民, 张珂, 苏海琨. 页岩储层多尺度天然裂缝表征与三维地质建模:以四川盆地平桥构造带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J]. 地学前缘, 2024, 31(5): 89-102. |
[12] |
韩鹏远, 丁文龙, 杨德彬, 邓光校, 王震, 马海陇, 吕晶, 耿甜.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表征与主控因素分析[J]. 地学前缘, 2024, 31(5): 209-226. |
[13] |
孟庆修, 曹自成, 丁文龙, 杨德彬, 马海陇, 刁新东, 王明, 韩鹏远, 王欢欢. 塔北隆起南斜坡带三道桥气田寒武系裂缝型白云岩储层裂缝期次差异与分布规律[J]. 地学前缘, 2024, 31(5): 247-262. |
[14] |
李云涛, 丁文龙, 韩俊, 黄诚, 王来源, 孟庆修. 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分布预测与主控因素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5): 263-287. |
[15] |
石司宇, 李毕松, 李让彬, 邹玉涛. 川东南地区典型走滑断裂带特征及断控缝洞型储层发育潜力[J]. 地学前缘, 2024, 31(5): 288-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