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潘磊, 徐祖新, 李让彬, 等. 川东南涪陵地区基底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J]. 特种油气藏, 2020, 27(4): 19-25.
DOI
|
[2] |
邹玉涛, 张文睿. 川东南LZ地区走滑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作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 41(16): 128-129.
|
[3] |
杨光, 汪华, 沈浩, 等.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储层特征与勘探方向[J]. 天然气工业, 2015, 35(7): 10-16.
|
[4] |
张健, 周刚, 张光荣, 等.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J]. 天然气工业, 2018, 38(1): 10-20.
|
[5] |
汪华, 沈浩, 黄东, 等.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水白云岩成因及其分布[J]. 天然气工业, 2014, 34(9): 25-32.
|
[6] |
刘建强, 郑浩夫, 刘波, 等.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机理[J]. 石油学报, 2017, 38(4): 386-398.
DOI
|
[7] |
杨柳, 赵容容, 梁虹, 等. 川西南部二叠系火山岩相地震预测及分布主控因素[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9(1): 94-103.
|
[8] |
樊春, 王二七, 王刚, 等.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新近纪以来的右行走滑运动及其构造变换研究: 以青川断裂为例[J]. 地质科学, 2008, 43(3): 417-433.
|
[9] |
汪泽成, 赵文智, 李宗银, 等. 基底断裂在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中的作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35(5): 541-547.
|
[10] |
韩俊, 曹自成, 邱华标, 等.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走滑断裂带与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J]. 新疆石油地质, 2016, 37(2): 145-151.
|
[11] |
韩剑发, 苏洲, 陈利新, 等.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控储控藏作用及勘探潜力[J]. 石油学报, 2019, 40(11): 1296-1310.
DOI
|
[12] |
云露, 朱秀香. 一种新型圈闭: 断控缝洞型圈闭[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 43(1): 34-42.
|
[13] |
云露, 邓尚. 塔里木盆地深层走滑断裂差异变形与控储控藏特征: 以顺北油气田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6): 770-787.
DOI
|
[14] |
况安鹏, 余一欣, 朱秀香, 等.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11号走滑断裂带变形及其活动特征[J]. 现代地质, 2021, 35(6): 1809-1817.
|
[15] |
林波, 张旭, 况安鹏, 等.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意义: 以顺北地区1号和5号断裂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7): 906-923.
DOI
|
[16] |
肖笛, 谭秀成, 郗爱华, 等.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特征: 古大陆环境下层控型早成岩期岩溶实例[J]. 古地理学报, 2015, 17(4): 457-476.
|
[17] |
何斌, 徐义刚, 王雅玫, 等. 东吴运动性质的厘定及其时空演变规律[J].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5, 30(1): 89-96.
|
[18] |
胡修权, 施泽进, 田亚铭, 等.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J]. 地质通报, 2014, 33(6): 874-882.
|
[19] |
鲁雪松, 桂丽黎, 汪泽成, 等. 四川盆地中部走滑断裂活动时间与控藏作用: 来自断裂带胶结物U-Pb定年和流体包裹体的证据[J]. 石油学报, 2024, 45(4): 642-658.
DOI
|
[20] |
马德波, 汪泽成, 段书府, 等.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走滑断层构造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5): 795-805.
DOI
|
[21] |
马兵山, 梁瀚, 邬光辉, 等.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多期次走滑断层的形成及演化[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3, 50(2): 333-345.
DOI
|
[22] |
何文渊, 蒙启安, 印长海, 等. 四川盆地合川-潼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天然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带[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2, 41(4): 1-11.
|
[23] |
王珍, 唐大卿, 康志江, 等. 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中北段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J]. 地球科学, 2023, 48(11): 4117-4134.
|
[24] |
周铂文.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下古生界走滑断裂带内部构型及其控储作用[D].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5] |
张继标, 张仲培, 汪必峰, 等. 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走滑断裂派生裂缝发育规律及预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39(5): 955-963, 1055.
|
[26] |
刘雨晴, 邓尚. 板内中小滑移距走滑断裂发育演化特征精细解析: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4号走滑断裂为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2, 51(1): 124-136.
|
[27] |
邓尚, 李慧莉, 韩俊, 等. 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走滑断裂中段活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 40(5): 990-998, 1073.
|
[28] |
云露. 顺北东部北东向走滑断裂体系控储控藏作用与突破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3): 41-52.
DOI
|
[29] |
焦方正, 杨雨, 冉崎, 等.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走滑断层的分布与天然气勘探[J]. 天然气工业, 2021, 41(8): 92-101.
|
[30] |
管树巍, 梁瀚, 姜华, 等. 四川盆地中部主干走滑断裂带及伴生构造特征与演化[J]. 地学前缘, 2022(6): 252-264.
DOI
|
[31] |
卜旭强, 王来源, 朱莲花, 等.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奥陶系断控缝洞型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52-160.
|
[32] |
黄诚, 云露, 曹自成, 等.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断控” 缝洞系统划分与形成机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 43(1): 54-68.
|
[33] |
李军, 唐博超, 韩东, 等. 断控缝洞型油藏储集体发育特征及其连通关系: 以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T单元为例[J]. 新疆石油地质, 2022, 43(5): 572-579.
|
[34] |
王清华, 杨海军, 李勇, 等. 塔里木盆地富满大型碳酸盐岩油气聚集区走滑断裂控储模式[J]. 地学前缘, 2022, 29(6): 239-251.
DOI
|
[35] |
廖茂辉, 刘军, 龚伟, 等. 顺北地区断控缝洞型储层反射特征与预测技术探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0, 17(6): 703-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