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瑞忠, 高伟, 付山岭, 苏文超, 彭建堂, 毕献武. 华南中生代陆内成矿作用[J]. 地学前缘, 2024, 31(1): 226-238. |
[2] |
赵晓燕, 杨竹森, 杨洋, 曹煜, 范建彪, 赵苗. 西藏雅拉香波早白垩世变质基性岩和斜长角闪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23, 30(2): 163-182. |
[3] |
杨风丽, 徐铭辰, 庄圆, 赵西西, 胡虞杨, 杨瑞青. 古生代中国中西部三大陆块古地理位置重建与演变[J]. 地学前缘, 2022, 29(6): 265-276. |
[4] |
朱伟林, 徐旭辉, 王斌, 曹倩, 陈春峰, 高顺莉, 冯凯龙, 付晓伟. 华南晚中生代陆弧迁移与海域盆地演化[J]. 地学前缘, 2022, 29(6): 277-290. |
[5] |
谢桂青, 毛景文, 张长青, 李伟, 宋世伟, 章荣清. 华南地区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矿床模型[J]. 地学前缘, 2021, 28(3): 252-270. |
[6] |
张志亮, 陈飞扬, 张志飞. 华南寒武纪碳酸盐岩中最早腕足动物的辐射、发育与分布[J]. 地学前缘, 2020, 27(6): 79-103. |
[7] |
沈阳, 王训练, 李玉坤, 杨志华, 岑武轩, 王雪兵. 黔南上司地区石炭系有孔虫:兼论华南维宪阶有孔虫生物地层序列[J]. 地学前缘, 2020, 27(6): 213-233. |
[8] |
李文渊, 王亚磊, 钱兵, 刘月高, 韩一筱. 塔里木陆块周缘岩浆Cu-Ni-Co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探讨[J]. 地学前缘, 2020, 27(2): 276-293. |
[9] |
李细光,潘黎黎,李冰溯,聂冠军,吴教兵,陆俊宏,黎峻良,严小敏. 广西灵山断裂北段古地震事件初步研究[J]. 地学前缘, 2018, 25(4): 268-275. |
[10] |
李三忠,臧艺博,王鹏程,索艳慧,李玺瑶,刘鑫,周在征,刘晓光,王倩. 华南中生代构造转换和古太平洋俯冲启动[J]. 地学前缘, 2017, 24(4): 213-225. |
[11] |
郭润华,李三忠,索艳慧,王倩,赵淑娟,王旖旎,刘晓光,周在征,李瑾,兰浩圆,王鹏程,郭玲莉. 华北地块揳入大华南地块和印支期弯山构造[J]. 地学前缘, 2017, 24(4): 171-184. |
[12] |
汤家富, 戴圣潜. 华南地区基底组成与构造演化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控制[J]. 地学前缘, 2016, 23(4): 109-128. |
[13] |
杨明桂, 徐梅桂, 胡青华, 王光辉, 祝平俊. 鄂皖赣巨型矿集区的构造复合成矿特征[J]. 地学前缘, 2016, 23(4): 129-136. |
[14] |
闫德宇,黄文辉,王婷灏,刘贝. 中、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富集特征[J]. 地学前缘, 2016, 23(3): 42-50. |
[15] |
刘树文,王伟,白翔.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Ⅶ):早期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J]. 地学前缘, 2015, 22(6): 97-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