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晗, 张立飞, 彭卫刚, 兰春元, 刘志成. 西南天山超高压泥质片岩中石墨的形成:对俯冲带碳迁移、储存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24, 31(6): 282-303. |
[2] |
李卓骐, 许成, 韦春婉. 地球深部脱碳过程研究评述[J]. 地学前缘, 2024, 31(6): 304-319. |
[3] |
支倩, 任蕊, 段丰浩, 黄家瑄, 朱钊, 张新远, 李永军. 西准噶尔南部晚石炭世中-酸性火山岩成因机制及其对准噶尔洋闭合时限的约束[J]. 地学前缘, 2024, 31(3): 40-58. |
[4] |
兰春元, 张立飞, 陶仁彪, 胡晗, 张丽娟, 王超. 基于DEW模型的地球深部流体组成与水岩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综述[J]. 地学前缘, 2024, 31(1): 64-76. |
[5] |
姜小欢, 黄荣, 朱露培, 卢占武, 罗银河, 张荣堂, 徐浩. RF-RTM成像方法研究新疆西准噶尔地区线性台阵下方地壳结构[J]. 地学前缘, 2023, 30(5): 358-368. |
[6] |
王根厚, 李典, 梁晓. 南羌塘印支期增生造山带组成、结构及演化[J]. 地学前缘, 2023, 30(3): 242-261. |
[7] |
邢会林, 王建超, 逄硕, 王瑞泽, 刘冬豫, 马子涵, 张愉玲, 谭玉阳. 俯冲带深海-岩石圈流体交换及其效应[J]. 地学前缘, 2022, 29(5): 246-254. |
[8] |
徐盛林, 丁伟翠, 陈宣华, 李廷栋, 韩乐乐, 刘勇, 马飞宙, 王叶. 西准噶尔晚古生代地壳组成与生长:来自Sr-Nd-Pb同位素填图的证据[J]. 地学前缘, 2022, 29(2): 261-280. |
[9] |
姚会强, 刘永刚, 张伙带, 梁东红, 任江波, 于淼, 邓希光, 何高文. 维嘉平顶海山富钴铁锰结壳空间分布特征:基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近海底观测资料的分析[J]. 地学前缘, 2021, 28(6): 331-342. |
[10] |
任江波, 邓义楠, 赖佩欣, 何高文, 王汾连, 姚会强, 邓希光, 刘永刚. 太平洋调查区多金属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地学前缘, 2021, 28(2): 412-425. |
[11] |
孟繁聪, 白盛锦, Alexander B. MAKEYEV, Ksenia V. KULIKOVA. 俄罗斯极地乌拉尔硬玉岩成因矿物学研究[J]. 地学前缘, 2020, 27(5): 88-98. |
[12] |
马骏,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李宁, 段丽琴, 王启栋. 西太平洋Y3海山对营养盐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地学前缘, 2020, 27(4): 322-331. |
[13] |
洪瑾,甘成势,刘洁. 基于机器学习的洋岛玄武岩主量元素预测稀土元素[J]. 地学前缘, 2019, 26(4): 45-54. |
[14] |
牛耀龄,沈芳宇,陈艳虹,龚红梅. 俯冲带形成机制的可检验假说和检验方案[J]. 地学前缘, 2018, 25(6): 51-66. |
[15] |
李三忠,索艳慧,刘博,刘永江,李玺瑶,赵淑娟,朱俊江,王光增,张国伟. 微板块构造理论:全球洋内与陆缘微地块研究的启示(附对该文的审稿意见)[J]. 地学前缘, 2018, 25(5): 323-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