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姝, 刘海燕, 张一帆, 王振, 郭华明, 孙占学, 周仲魁. 相山铀矿尾矿区植物—根际土壤稀土元素和铀、钍生物富集特征[J]. 地学前缘, 2024, 31(6): 474-489. |
[2] |
字艳梅, 田世洪, 陈欣阳, 侯增谦, 杨志明, 龚迎莉, 唐清雨. 埃达克岩与热液成矿过程中钾镁同位素分馏及其指示意义:以驱龙斑岩铜矿床为例[J]. 地学前缘, 2024, 31(3): 150-169. |
[3] |
王振, 郭华明, 刘海燕, 邢世平. 贵德盆地高氟地下水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地学前缘, 2023, 30(3): 505-514. |
[4] |
罗欢, 邵德勇, 孟康, 张瑜, 宋辉, 闫建萍, 张同伟.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过剩钡成因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指示[J]. 地学前缘, 2023, 30(3): 66-82. |
[5] |
邹建军, 宗娴, 朱爱美, 豆汝席, 林锦辉, 冯旭光, 董智, Sergey A. GORBARENKO, 郑立伟, 石学法. 37 ka以来日本海沉积物有机质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 地学前缘, 2022, 29(4): 123-135. |
[6] |
侯国华, 高茂生, 叶思源, 赵广明. 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盐分来源及咸化过程研究[J]. 地学前缘, 2022, 29(3): 145-154. |
[7] |
徐林刚, 付雪瑞, 叶会寿, 郑伟, 陈勃, 方正龙. 南秦岭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赋存的千家坪大型钒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环境[J]. 地学前缘, 2022, 29(1): 160-175. |
[8] |
梁晓亮, 谭伟, 马灵涯, 朱建喜, 何宏平.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形成的矿物表/界面反应机制[J]. 地学前缘, 2022, 29(1): 29-41. |
[9] |
易泽邦, 付伟, 赵芹, 许成, 陆济璞. 花岗岩风化壳中稀土纳米微粒的提取、表征及赋存状态研究[J]. 地学前缘, 2022, 29(1): 42-53. |
[10] |
夏芝广, 胡忠亚, 刘传, 魏海珍, 李伟强. 蒸发岩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综述[J]. 地学前缘, 2021, 28(6): 29-45. |
[11] |
王旭影, 姜在兴.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三段物源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J]. 地学前缘, 2021, 28(2): 376-390. |
[12] |
任江波, 邓义楠, 赖佩欣, 何高文, 王汾连, 姚会强, 邓希光, 刘永刚. 太平洋调查区多金属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地学前缘, 2021, 28(2): 412-425. |
[13] |
王昆, 李伟强, 李石磊. 钾稳定同位素研究综述[J]. 地学前缘, 2020, 27(3): 104-122. |
[14] |
张卓盈, 马金龙, 张乐, 曾提, 刘颖, 韦刚健. 铷同位素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0, 27(3): 123-132. |
[15] |
侯国华,高茂生,党显璋. 唐山曹妃甸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咸化成因[J]. 地学前缘, 2019, 26(6): 4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