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4, Vol. 21 ›› Issue (1): 196-204.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青海德尔尼铜(锌钴)矿床硫化物Cu同位素组成及矿床成因探讨

李小虎,初凤友,雷吉江,余星,张平萍   

  1. 1. 国家海洋局 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2. 国家海洋局 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12
  • 收稿日期:2013-06-23 修回日期:2013-08-24 出版日期:2014-01-15 发布日期:2014-01-15
  • 作者简介:李小虎(1979—),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底资源与成矿研究。E-mail:xhli@sio.org.cn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6036, 41276055, 41176045);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协会“十二五”专项项目(DY125-12-R-04, 06);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03)

The copper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ulfide ores and deposit genesis of the Durngoi Cu(ZnCo) deposit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 Received:2013-06-23 Revised:2013-08-24 Online:2014-01-15 Published:2014-01-15

摘要:

青海德尔尼铜(锌钴)矿床产出在北西或北西西向超镁铁质岩带中,对其矿床成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文中对德尔尼矿床主矿体不同类型硫化物矿石的Cu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现代海底正在形成的赋存在超镁铁质岩(蛇纹石化橄榄岩)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类比,从构造背景和矿床地质角度探讨了矿床成因,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阿尼玛卿构造带可能存在大型拆离断层,超镁铁质岩体和硫化物矿体的产出均与北西向发育的长期活动拆离断层有关;(2)德尔尼矿床属古代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为赋存在超镁铁质岩体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或称为“德尔尼型”);(3)硫化物原生矿石Cu同位素组成均为负值,呈富轻Cu同位素特征,表明矿床经历了广泛的后期热液叠加过程。德尔尼矿床控矿构造、岩体特征和后期叠加成矿过程的深入研究不仅对矿床成因认识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现代海底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成矿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矿床成因, Cu同位素, 拆离断层, 超镁铁质岩, 德尔尼矿床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