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洪, 李美俊, 程顶胜, 刘计国, 李晋, 邢向荣. 中非Muglad盆地晚白垩世海侵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J]. 地学前缘, 2024, 31(3): 352-359. |
[2] |
苏恺明, 徐耀辉, 徐旺林, 张月巧, 白斌, 李阳, 严刚.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多油源贡献比例与分布规律:基于机器学习与可解释性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3): 530-540. |
[3] |
杨志波, 季汉成, 鲍志东, 史燕青, 赵雅静, 向鹏飞. 白云石晶体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环境响应:以扬子地台晚埃迪卡拉纪灯影组白云岩为例[J]. 地学前缘, 2024, 31(3): 68-79. |
[4] |
李平平, 魏广鲁, 徐祖新, 李毕松, 彭雨晴, 邹华耀.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长兴组古原油的运移方向与聚集特征[J]. 地学前缘, 2023, 30(6): 277-288. |
[5] |
孟康, 邵德勇, 张六六, 李立武, 张瑜, 罗欢, 宋辉, 张同伟.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破碎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页岩含气性的指示意义[J]. 地学前缘, 2023, 30(3): 14-27. |
[6] |
董小宇, 孔若颜, 颜丹平, 邱亮, 邱骏挺. 辽东半岛青城子地区晚三叠世构造岩脉成因及其金成矿意义[J]. 地学前缘, 2023, 30(2): 215-238. |
[7] |
邢世平, 吴萍, 胡学达, 郭华明, 赵振, 袁有靖. 化隆-循化盆地含水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地下水氟富集的影响[J]. 地学前缘, 2023, 30(2): 526-538. |
[8] |
刘震, 朱茂林, 潘高峰, 夏鲁, 卢朝进, 刘明洁, 刘静静, 侯英杰.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地区延长组砂岩溶蚀增孔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地学前缘, 2023, 30(2): 96-108. |
[9] |
洪双, 左仁广, 胡浩, 熊义辉, 王子烨. 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大数据构建及其在矿床成因分类中的应用[J]. 地学前缘, 2021, 28(3): 87-96. |
[10] |
吉利明, 李剑锋, 张明震, 贺聪, 马博, 金培红.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泊热流体活动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影响[J]. 地学前缘, 2021, 28(1): 388-401. |
[11] |
高莲凤, 李璞壮, 张振国, 万晓樵, 夏世强, 董桂玉, 王兆生, 冷春鹏, 张盈, 姚纪明, 张琳婷, 于江涛, 殷世艳. 藏南江孜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古海洋环境分析[J]. 地学前缘, 2020, 27(4): 272-281. |
[12] |
刘家军, 翟德高, 王大钊, 高燊, 尹超, 柳振江, 王建平, 王银宏, 张方方. Au-(Ag)-Te-Se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J]. 地学前缘, 2020, 27(2): 79-98. |
[13] |
马月花, 唐保春, 苏生云, 张盛生, 李成英. 青海共和盆地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热储水-岩相互作用过程[J]. 地学前缘, 2020, 27(1): 123-133. |
[14] |
王敏,穆龙新,赵国良,客伟利,邹荃,康楚娟. 多信息关联的辫状河储层夹层预测方法研究:以南苏丹P油田Fal块为例[J]. 地学前缘, 2018, 25(2): 92-98. |
[15] |
程顶胜,窦立荣,王景春,李威,文志刚. 乍得Bongor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地学前缘, 2018, 25(2): 112-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