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3, Vol. 20 ›› Issue (5): 188-195.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模式探讨

潘文庆,侯贵廷,齐英敏,张鹏,陈永权,鞠玮   

  1. 1. 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2.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 收稿日期:2011-10-19 修回日期:2012-11-29 出版日期:2013-09-16 发布日期:2013-09-16
  • 作者简介:潘文庆(1968—),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碳酸盐岩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8ZX05029-00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攻关课题

  • Received:2011-10-19 Revised:2012-11-29 Online:2013-09-16 Published:2013-09-16

摘要:

从影响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研究实例解剖分析,分别从岩性、层厚、风化作用、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和区域构造应力场以及热液改造7个方面探讨了各种因素如何控制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并提出各种因素分别控制裂缝发育的概念模型。在考虑单一条件下,认为较粗粒的碳酸盐岩比较细的碳酸盐岩更易发育裂缝;薄层比厚层更易发育裂缝;风化壳顶部比下部更易发育裂缝;断裂附近比远离断裂更易发育裂缝;褶皱的转折端比翼部更易发育裂缝;区域应力场的应力集中部位更易比其他地区发育裂缝。热液改造裂缝可分为水力作用型和后充填型。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构造裂缝, 岩性, 层厚, 风化作用, 热液作用, 构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