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 Science Frontiers ›› 2024, Vol. 31 ›› Issue (3): 235-244.DOI: 10.13745/j.esf.sf.2023.2.83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WANG Yan1,2(), QIN Yan1,*(
), LI Hua3,*(
), WANG Denghong1, SUN He4, WANG Chenghui1, HUANG Fan1
Received:
2023-02-11
Revised:
2023-04-15
Online:
2024-05-25
Published:
2024-05-25
CLC Number:
WANG Yan, QIN Yan, LI Hua, WANG Denghong, SUN He, WANG Chenghui, HUANG Fa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Northeast China[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24, 31(3): 235-244.
省份 | 类型 | 金矿产 地数 | 不同规模矿产地个数 | 资源 储量/t | 陆域面积/ (104 km2) | 成矿密度/ [处·(104 km2)-1] | 成矿强度/ [t·(104 km2)-1] | |||
---|---|---|---|---|---|---|---|---|---|---|
超大型 | 大型 | 中型 | 小型 | |||||||
黑龙江 | 岩金 | 126 | 0 | 6 | 8 | 35 | 388.41 | 47.30 | 2.66 | 8.21 |
黑龙江 | 砂金 | 211 | 1 | 9 | 34 | 111 | 377.29 | 47.30 | 4.46 | 7.98 |
吉林 | 岩金 | 188 | 0 | 6 | 24 | 60 | 609.06 | 18.74 | 10.03 | 32.50 |
吉林 | 砂金 | 44 | 0 | 1 | 2 | 27 | 32.55 | 18.74 | 2.35 | 1.74 |
辽宁 | 岩金 | 181 | 1 | 5 | 9 | 158 | 628.37 | 14.80 | 12.23 | 42.46 |
辽宁 | 砂金 | 25 | 0 | 0 | 0 | 23 | 15.55 | 14.80 | 1.69 | 1.05 |
东北 | 岩金 | 495 | 1 | 17 | 41 | 253 | 1 625.84 | 80.84 | 6.12 | 20.11 |
东北 | 砂金 | 280 | 1 | 10 | 36 | 161 | 425.39 | 80.84 | 3.46 | 5.26 |
东北 | 合计 | 775 | 2 | 27 | 77 | 414 | 2 051.24 | 80.84 | 9.58 | 25.37 |
全国 | 合计 | 5 366 | 21 059.96 | 960 | 5.59 | 21.94 |
Table 1 Summary of of gold deposit statistics in Northeast China
省份 | 类型 | 金矿产 地数 | 不同规模矿产地个数 | 资源 储量/t | 陆域面积/ (104 km2) | 成矿密度/ [处·(104 km2)-1] | 成矿强度/ [t·(104 km2)-1] | |||
---|---|---|---|---|---|---|---|---|---|---|
超大型 | 大型 | 中型 | 小型 | |||||||
黑龙江 | 岩金 | 126 | 0 | 6 | 8 | 35 | 388.41 | 47.30 | 2.66 | 8.21 |
黑龙江 | 砂金 | 211 | 1 | 9 | 34 | 111 | 377.29 | 47.30 | 4.46 | 7.98 |
吉林 | 岩金 | 188 | 0 | 6 | 24 | 60 | 609.06 | 18.74 | 10.03 | 32.50 |
吉林 | 砂金 | 44 | 0 | 1 | 2 | 27 | 32.55 | 18.74 | 2.35 | 1.74 |
辽宁 | 岩金 | 181 | 1 | 5 | 9 | 158 | 628.37 | 14.80 | 12.23 | 42.46 |
辽宁 | 砂金 | 25 | 0 | 0 | 0 | 23 | 15.55 | 14.80 | 1.69 | 1.05 |
东北 | 岩金 | 495 | 1 | 17 | 41 | 253 | 1 625.84 | 80.84 | 6.12 | 20.11 |
东北 | 砂金 | 280 | 1 | 10 | 36 | 161 | 425.39 | 80.84 | 3.46 | 5.26 |
东北 | 合计 | 775 | 2 | 27 | 77 | 414 | 2 051.24 | 80.84 | 9.58 | 25.37 |
全国 | 合计 | 5 366 | 21 059.96 | 960 | 5.59 | 21.94 |
矿产地名称 | 所在成矿 区带 | 所属矿床 成矿系列 | 矿床类型 | 主成矿期 | 含矿地层 | 相关岩体 | 矿体 个数 |
---|---|---|---|---|---|---|---|
黑龙江省漠河县砂宝斯金矿床 | Ⅲ-46 | Mz2-291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J3K1er | 地表未见 | 5 |
黑龙江省呼玛县达拉罕-韩家园子-兴隆沟砂金矿田 | Ⅲ-46 | Q-23 | 砂矿型 | 第四纪 | Q | 6 | |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床 | Ⅲ-48① | Mz2-291 | 岩浆热液型 | 加里东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 | O1-2d | 争光岩体 | 131 |
黑龙江省逊克县东安金矿床 | Ⅲ-52① | Mz2-311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K1n | 东安岩体 | 14 |
吉林省珲春市小西南岔金铜矿床 | Ⅲ-52② | Mz2-312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SW | 34 | |
吉林省珲春市柳树河子砂金矿床 | Ⅲ-52② | Q-24 | 砂矿型 | 第四纪 | Qh | 2 | |
黑龙江省勃利县老柞山金矿床 | Ⅲ-53 | Pz2-94→ Mz2-311 | 叠加型 | 华力西晚期+燕山晚期 | Pt1l | 老柞山复式岩体 | 200余 |
黑龙江省嘉荫县团结沟(乌拉嘎)金矿床 | Ⅲ-53 | Mz2-311 | 斑岩型 | 燕山晚期 | P3-T3H,K1n | 葡萄沟岩体和团结沟岩体,深部连成一体 | 80 |
黑龙江省桦南县桦南砂金矿床 | Ⅲ-53 | Q-23 | 砂矿型 | 第四纪 | Q | 42 | |
吉林省桦甸市二道甸子金矿床 | Ⅲ-55① | Mz2-314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早期 | Oh | 新太古代变质深成侵入体 | 12 |
吉林省安图县海沟金矿床 | Ⅲ-55② | Mz2-314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Pt3x+J3-K1t | 海沟岩体、石人沟岩体 | 35 |
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金矿田 | Ⅲ-56① | A Mz2-314 | 变成型 (叠加型) | 太古宙+燕山期 | Ar3jp | 71 | |
吉林省桦甸市老金厂金矿床 | Ⅲ-56① | A Mz2-314 | 变成型 (叠加型) | 太古宙+燕山期 | Ar3jp | 新太古代深成侵入岩 | 60 |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金英(板庙子)金矿床 | Ⅲ-56② | Mz2-314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Pt3d/Pt1zh | 小岩体 | 9 |
辽宁省凤城市白云金矿床 | Ⅲ-56③ | Mz1-53 | 岩浆热液型 | 印支期 | Pt1gx/Pt1d | 地表未见 | 27 |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床 | Ⅲ-56③ | Mz2-351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Pt1gx+Pt1d | 五龙岩株 | 50 |
辽宁省盖州市平庄猫岭金矿床 | Ⅲ-56③ | Pt1-27→ Mz2-351 | 流体型 (叠加型) | 古元古代+燕山期 | Pt1gx | 猫岭岩体、卧龙泉岩体 | 12 |
辽宁省阜新县排山楼金矿床 | Ⅲ-57① | Mz2-333 | 变成型(岩浆 热液型叠加) | 燕山期 | Ard | 排山楼小岩株 | 35 |
辽宁省凌源市柏杖子金矿床 | Ⅲ-57② | Mz2-333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期 | Chd | 柏杖子岩体 | 62 |
Table 2 Summary table of large gold deposits in Northeast China
矿产地名称 | 所在成矿 区带 | 所属矿床 成矿系列 | 矿床类型 | 主成矿期 | 含矿地层 | 相关岩体 | 矿体 个数 |
---|---|---|---|---|---|---|---|
黑龙江省漠河县砂宝斯金矿床 | Ⅲ-46 | Mz2-291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J3K1er | 地表未见 | 5 |
黑龙江省呼玛县达拉罕-韩家园子-兴隆沟砂金矿田 | Ⅲ-46 | Q-23 | 砂矿型 | 第四纪 | Q | 6 | |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床 | Ⅲ-48① | Mz2-291 | 岩浆热液型 | 加里东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 | O1-2d | 争光岩体 | 131 |
黑龙江省逊克县东安金矿床 | Ⅲ-52① | Mz2-311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K1n | 东安岩体 | 14 |
吉林省珲春市小西南岔金铜矿床 | Ⅲ-52② | Mz2-312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SW | 34 | |
吉林省珲春市柳树河子砂金矿床 | Ⅲ-52② | Q-24 | 砂矿型 | 第四纪 | Qh | 2 | |
黑龙江省勃利县老柞山金矿床 | Ⅲ-53 | Pz2-94→ Mz2-311 | 叠加型 | 华力西晚期+燕山晚期 | Pt1l | 老柞山复式岩体 | 200余 |
黑龙江省嘉荫县团结沟(乌拉嘎)金矿床 | Ⅲ-53 | Mz2-311 | 斑岩型 | 燕山晚期 | P3-T3H,K1n | 葡萄沟岩体和团结沟岩体,深部连成一体 | 80 |
黑龙江省桦南县桦南砂金矿床 | Ⅲ-53 | Q-23 | 砂矿型 | 第四纪 | Q | 42 | |
吉林省桦甸市二道甸子金矿床 | Ⅲ-55① | Mz2-314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早期 | Oh | 新太古代变质深成侵入体 | 12 |
吉林省安图县海沟金矿床 | Ⅲ-55② | Mz2-314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Pt3x+J3-K1t | 海沟岩体、石人沟岩体 | 35 |
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金矿田 | Ⅲ-56① | A Mz2-314 | 变成型 (叠加型) | 太古宙+燕山期 | Ar3jp | 71 | |
吉林省桦甸市老金厂金矿床 | Ⅲ-56① | A Mz2-314 | 变成型 (叠加型) | 太古宙+燕山期 | Ar3jp | 新太古代深成侵入岩 | 60 |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金英(板庙子)金矿床 | Ⅲ-56② | Mz2-314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Pt3d/Pt1zh | 小岩体 | 9 |
辽宁省凤城市白云金矿床 | Ⅲ-56③ | Mz1-53 | 岩浆热液型 | 印支期 | Pt1gx/Pt1d | 地表未见 | 27 |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床 | Ⅲ-56③ | Mz2-351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晚期 | Pt1gx+Pt1d | 五龙岩株 | 50 |
辽宁省盖州市平庄猫岭金矿床 | Ⅲ-56③ | Pt1-27→ Mz2-351 | 流体型 (叠加型) | 古元古代+燕山期 | Pt1gx | 猫岭岩体、卧龙泉岩体 | 12 |
辽宁省阜新县排山楼金矿床 | Ⅲ-57① | Mz2-333 | 变成型(岩浆 热液型叠加) | 燕山期 | Ard | 排山楼小岩株 | 35 |
辽宁省凌源市柏杖子金矿床 | Ⅲ-57② | Mz2-333 | 岩浆热液型 | 燕山期 | Chd | 柏杖子岩体 | 62 |
成矿时代 | 编号 | 矿床成矿系列(组) | 矿床成矿亚系列 | 矿床式 | 相关地质体 地点和年龄 | |
---|---|---|---|---|---|---|
太古宙 | Ar/Pt | 华北地台及其周边地区与太古宙末期—元古宙初期(2 500 Ma前后)挤压(造山,五台运动)环境强烈变质作用(混合岩化)有关的Fe、Au、石墨等矿床成矿系列(组) | Ar/Pt4辽北—吉南Au矿床成矿亚系列 | 二道沟式、八家子式Au | 三道沟岩组(变质于2 500 Ma) | |
Ar3-1 | 华北地台中东部(辽吉、冀东、鲁西花岗绿岩带中)与新太古代早期(2.8~2.7 Ga)构造旋回有关的Fe、Cu、Zn、Au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组) | Ar3-11辽吉地区(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与新太古代前期双峰式火山作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Cu、Zn、Au矿床成矿亚系列 | 红透山式Cu-Zn | 鞍山岩群上亚岩群红透山岩组 (2 800 Ma) | ||
Ar2 | 华北地台中太古代(3.2~2.8 Ga)陆核发育阶段形成的Fe、石墨、Au矿床成矿系列组 | A | 夹皮沟式Au | 龙岗岩群 (>2 972 Ma) | ||
元古宙 | Pt1-2 | 华北地台东部与古元古代辽吉裂谷带火山-沉积变质改造作用有关的Pb、Zn、Au、硼、菱镁矿、滑石、Co、Cu、Ni、Fe、U、岫玉、REE矿床成矿系列 | Pt1-27辽东—吉南与碎屑岩-碳酸盐建造有关的Au、Ag成矿亚系列 | 白云式Au(猫岭?) | 辽河群大石桥组和盖县组 | |
Pt1-21辽吉裂谷北缘与基性超基性侵入杂岩有关的Cu、Ni成矿亚系列 | 赤柏松式Cu-Ni- PGE | 2 184 Ma,2 242.5~1 960 Ma | ||||
Pt1-2-1 |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佳木斯地块)古元古代变质岩容矿的Fe、Au、Co、石墨、夕线石成矿系列 | Pt1-2-13东风山群和兴东群中Au矿成矿亚系列 | 东风山式Au | 东风山群 | ||
Pt1-2-12兴东群中与沉积-变质改造有关Fe、Co、W、石墨、磷矿床成矿亚系列 | 新立式金矿? | 兴东群 | ||||
加里东期 | Pz1-8 | 兴安岭—张广才岭—太平岭与加里东旋回岩浆、沉积作用有关Fe、多金属、水晶、碳酸盐岩矿床成矿系列组 | Pz1-82与加里东中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有色金属和伟晶岩矿床成矿亚系列 | 嫩江多宝山式 Cu-Au | 479.5 Ma | |
印支期 | Mz1-5 | 中国东北部(吉黑)与印支期陆相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活动有关Cu、Ni、Co、Pb、Zn、Ag、Au矿床成矿系列 | Mz1-55太平岭—老爷岭与陆相火山-喷发作用有关的Au、Zn、S矿床成矿亚系列 | 九佛沟式Au 多金属 | ||
东风沟式Au | ||||||
Mz1-53与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Cu、Au、Ag、Mo、Pb、Zn、Fe矿床成矿亚系列 | 八家子式Au | 204 Ma | ||||
青城子高家堡子式 | Pb-Zn 233 Ma | |||||
燕山期 | Mz2-29 | 大兴安岭与燕山期中酸性-碱性侵入岩-喷出岩有关的Cu、Mo、Ag、Pb、Zn、Sn、W、Fe、S、稀有、REE矿床成矿系列 | Mz2-291满洲里—额尔古纳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Cu、Mo、Pb、Zn、S矿床成矿亚系列 | 漠河砂宝斯式Au | (130.1±1.3) Ma | |
黑河争光式Au | 186 Ma | |||||
Mz2-31 |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与燕山期陆相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Cu、Mo、Pb、Zn、W、Ag、Au矿床成矿系列 | Mz2-311小兴安岭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Au、Sb矿床成矿亚系列 | 逊克东安式Au | 106.6 Ma,107.3 Ma | ||
嘉荫团结沟式Au | 114~80 Ma | |||||
勃利老柞山式Au | ||||||
Mz2-312老爷岭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Cu、Au、Pb、Zn矿床成矿亚系列 | 珲春小西南岔式 Au-Cu | 107.2 Ma | ||||
刺猬沟式Au | 178 Ma | |||||
Mz2-313完达山与燕山晚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Au、Cu矿床成矿亚系列 | 先锋式Au | |||||
四平山式Au | ||||||
Mz2-314张广才岭—大青山与印支晚期-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关的Cu、Mo、Pb、Zn、Au、Sb、Fe矿床成矿亚系列 | 安图海沟式Au | |||||
白山板庙子式Au | ||||||
桦甸老金厂式Au | ||||||
桦甸二道甸子式Au | ||||||
Mz2-33 | 华北地台北缘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喷发活动有关的Au、Ag、Pb、Zn、Mo矿床成矿系列 | Mz2-333赤峰—建平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Au矿床成矿亚系列 | 凌源柏杖子式Au | |||
阜新排山楼式Au | 126~124 Ma | |||||
Mz2-336桓仁—通化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Cu、Au、Pb、Zn矿床成矿亚系列 | 南岔-沙窝沟式Au | |||||
Mz2-35 | 华北地台东部与燕山期壳幔源基性-中酸性-碱性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有关的Au、Fe、Cu、Mo、Pb、Zn矿床成矿系列组 | Mz2-351营口—丹东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Au、Cu、Mo、Pb、Zn、Fe矿床成矿亚系列 | 丹东五龙式Au | (120±3) Ma | ||
凤城白云式Au | ||||||
盖州猫岭式Au | ||||||
喜马 拉雅期 | Q-23 | 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砂金成矿系列 | Sp2-1黑龙江中上游砂金矿床亚 系列 | 呼玛达拉罕式Au | 黑龙江中上游 | |
Sp2-2松花江流域砂金矿床亚 系列 | 松花江桦南式Au | 松花江流域 | ||||
Q-24 | 鸭绿江—图们江流域砂金矿床成矿 系列 | Sp3-1图门江流域砂金成矿亚 系列 | 珲春河式Au | 珲春河流域 | ||
Sp3-2鸭绿江流域砂金成矿亚 系列 | 鸭绿江流域 |
Table 3 Ore-forming series of gold deposits in Northeast China
成矿时代 | 编号 | 矿床成矿系列(组) | 矿床成矿亚系列 | 矿床式 | 相关地质体 地点和年龄 | |
---|---|---|---|---|---|---|
太古宙 | Ar/Pt | 华北地台及其周边地区与太古宙末期—元古宙初期(2 500 Ma前后)挤压(造山,五台运动)环境强烈变质作用(混合岩化)有关的Fe、Au、石墨等矿床成矿系列(组) | Ar/Pt4辽北—吉南Au矿床成矿亚系列 | 二道沟式、八家子式Au | 三道沟岩组(变质于2 500 Ma) | |
Ar3-1 | 华北地台中东部(辽吉、冀东、鲁西花岗绿岩带中)与新太古代早期(2.8~2.7 Ga)构造旋回有关的Fe、Cu、Zn、Au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组) | Ar3-11辽吉地区(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与新太古代前期双峰式火山作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Cu、Zn、Au矿床成矿亚系列 | 红透山式Cu-Zn | 鞍山岩群上亚岩群红透山岩组 (2 800 Ma) | ||
Ar2 | 华北地台中太古代(3.2~2.8 Ga)陆核发育阶段形成的Fe、石墨、Au矿床成矿系列组 | A | 夹皮沟式Au | 龙岗岩群 (>2 972 Ma) | ||
元古宙 | Pt1-2 | 华北地台东部与古元古代辽吉裂谷带火山-沉积变质改造作用有关的Pb、Zn、Au、硼、菱镁矿、滑石、Co、Cu、Ni、Fe、U、岫玉、REE矿床成矿系列 | Pt1-27辽东—吉南与碎屑岩-碳酸盐建造有关的Au、Ag成矿亚系列 | 白云式Au(猫岭?) | 辽河群大石桥组和盖县组 | |
Pt1-21辽吉裂谷北缘与基性超基性侵入杂岩有关的Cu、Ni成矿亚系列 | 赤柏松式Cu-Ni- PGE | 2 184 Ma,2 242.5~1 960 Ma | ||||
Pt1-2-1 |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佳木斯地块)古元古代变质岩容矿的Fe、Au、Co、石墨、夕线石成矿系列 | Pt1-2-13东风山群和兴东群中Au矿成矿亚系列 | 东风山式Au | 东风山群 | ||
Pt1-2-12兴东群中与沉积-变质改造有关Fe、Co、W、石墨、磷矿床成矿亚系列 | 新立式金矿? | 兴东群 | ||||
加里东期 | Pz1-8 | 兴安岭—张广才岭—太平岭与加里东旋回岩浆、沉积作用有关Fe、多金属、水晶、碳酸盐岩矿床成矿系列组 | Pz1-82与加里东中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有色金属和伟晶岩矿床成矿亚系列 | 嫩江多宝山式 Cu-Au | 479.5 Ma | |
印支期 | Mz1-5 | 中国东北部(吉黑)与印支期陆相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活动有关Cu、Ni、Co、Pb、Zn、Ag、Au矿床成矿系列 | Mz1-55太平岭—老爷岭与陆相火山-喷发作用有关的Au、Zn、S矿床成矿亚系列 | 九佛沟式Au 多金属 | ||
东风沟式Au | ||||||
Mz1-53与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Cu、Au、Ag、Mo、Pb、Zn、Fe矿床成矿亚系列 | 八家子式Au | 204 Ma | ||||
青城子高家堡子式 | Pb-Zn 233 Ma | |||||
燕山期 | Mz2-29 | 大兴安岭与燕山期中酸性-碱性侵入岩-喷出岩有关的Cu、Mo、Ag、Pb、Zn、Sn、W、Fe、S、稀有、REE矿床成矿系列 | Mz2-291满洲里—额尔古纳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Cu、Mo、Pb、Zn、S矿床成矿亚系列 | 漠河砂宝斯式Au | (130.1±1.3) Ma | |
黑河争光式Au | 186 Ma | |||||
Mz2-31 |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与燕山期陆相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Cu、Mo、Pb、Zn、W、Ag、Au矿床成矿系列 | Mz2-311小兴安岭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Au、Sb矿床成矿亚系列 | 逊克东安式Au | 106.6 Ma,107.3 Ma | ||
嘉荫团结沟式Au | 114~80 Ma | |||||
勃利老柞山式Au | ||||||
Mz2-312老爷岭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Cu、Au、Pb、Zn矿床成矿亚系列 | 珲春小西南岔式 Au-Cu | 107.2 Ma | ||||
刺猬沟式Au | 178 Ma | |||||
Mz2-313完达山与燕山晚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Au、Cu矿床成矿亚系列 | 先锋式Au | |||||
四平山式Au | ||||||
Mz2-314张广才岭—大青山与印支晚期-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关的Cu、Mo、Pb、Zn、Au、Sb、Fe矿床成矿亚系列 | 安图海沟式Au | |||||
白山板庙子式Au | ||||||
桦甸老金厂式Au | ||||||
桦甸二道甸子式Au | ||||||
Mz2-33 | 华北地台北缘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喷发活动有关的Au、Ag、Pb、Zn、Mo矿床成矿系列 | Mz2-333赤峰—建平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Au矿床成矿亚系列 | 凌源柏杖子式Au | |||
阜新排山楼式Au | 126~124 Ma | |||||
Mz2-336桓仁—通化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Cu、Au、Pb、Zn矿床成矿亚系列 | 南岔-沙窝沟式Au | |||||
Mz2-35 | 华北地台东部与燕山期壳幔源基性-中酸性-碱性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有关的Au、Fe、Cu、Mo、Pb、Zn矿床成矿系列组 | Mz2-351营口—丹东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的Au、Cu、Mo、Pb、Zn、Fe矿床成矿亚系列 | 丹东五龙式Au | (120±3) Ma | ||
凤城白云式Au | ||||||
盖州猫岭式Au | ||||||
喜马 拉雅期 | Q-23 | 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砂金成矿系列 | Sp2-1黑龙江中上游砂金矿床亚 系列 | 呼玛达拉罕式Au | 黑龙江中上游 | |
Sp2-2松花江流域砂金矿床亚 系列 | 松花江桦南式Au | 松花江流域 | ||||
Q-24 | 鸭绿江—图们江流域砂金矿床成矿 系列 | Sp3-1图门江流域砂金成矿亚 系列 | 珲春河式Au | 珲春河流域 | ||
Sp3-2鸭绿江流域砂金成矿亚 系列 | 鸭绿江流域 |
序号 | 三级预测区名称 | 资源储量/t | 预测资源储量/t | 矿产预测类型 | ||
---|---|---|---|---|---|---|
深度 ≤500 m | 深度 ≤1 000 m | 深度 ≤2 000 m | ||||
1 | 黑龙江嘉荫县团结沟 | 74.44 | 94.6 | 98 | 陆相火山岩型 | |
2 | 黑龙江呼玛县兴隆沟 | 15.59 | 73.7 | 砂岩型 | ||
3 | 黑龙江逊克县东安 | 24.56 | 168 | 陆相火山岩型 | ||
4 | 黑龙江七台河市老柞山 | 31.94 | 245.7 | 247.2 | 绿岩建造型 | |
5 | 黑龙江漠河县砂宝斯 | 33.16 | 21.7 | 微细浸染型 | ||
6 | 黑龙江汤原县东风山 | 21.50 | 18 | 24.2 | 绿岩建造型 | |
7 | 黑龙江黑河市三道湾子 | 25 | 59.5 | 陆相火山岩型 | ||
8 | 黑龙江漠河县西尔根 | 3.52 | 27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9 | 黑龙江漠河市古莲河 | 31.34 | 32.4 | 砂岩型 | ||
10 | 黑龙江漠河县元宝山-龙沟河 | 29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11 | 吉林桦甸县夹皮沟-金城洞 | 51.64 | 70.2 | 198.4 | 327.6 | 绿岩建造型 |
12 | 吉林珲春市小西南岔 | 87.76 | 42.5 | 111.7 | 陆相火山岩型 | |
13 | 吉林临江市荒沟山 | 7.12 | 96.9 | 232 | 272.6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14 | 吉林汪清县五凤-杜荒岭 | 1.13 | 63 | 91.6 | 陆相火山岩型 | |
15 | 吉林辉南县石棚子-柳河县安口 | 6 | 9.1 | 24.2 | 陆相火山岩型 | |
16 | 吉林龙井市金谷山-后底洞 | 19.6 | 27.4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17 | 吉林四平县山门 | 0.36 | 13.7 | 21.9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18 | 辽宁凤城县小佟家堡子 | 4.39 | 371.5 | 变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 | ||
19 | 辽宁北票市宝国老-建平县扎赛营子 | 0.20 | 47.7 | 47.9 | 陆相火山岩型 | |
20 | 辽宁清原县韩家堡子-清原县下大堡 | 13.90 | 56.4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21 | 辽宁丹东市五龙 | 44.53 | 26.5 | 32.5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22 | 辽宁盖县猫岭 | 214.76 | 591.4 | 变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 |
Table 4 Overview of three-level prediction areas for gold deposits in Northeast China
序号 | 三级预测区名称 | 资源储量/t | 预测资源储量/t | 矿产预测类型 | ||
---|---|---|---|---|---|---|
深度 ≤500 m | 深度 ≤1 000 m | 深度 ≤2 000 m | ||||
1 | 黑龙江嘉荫县团结沟 | 74.44 | 94.6 | 98 | 陆相火山岩型 | |
2 | 黑龙江呼玛县兴隆沟 | 15.59 | 73.7 | 砂岩型 | ||
3 | 黑龙江逊克县东安 | 24.56 | 168 | 陆相火山岩型 | ||
4 | 黑龙江七台河市老柞山 | 31.94 | 245.7 | 247.2 | 绿岩建造型 | |
5 | 黑龙江漠河县砂宝斯 | 33.16 | 21.7 | 微细浸染型 | ||
6 | 黑龙江汤原县东风山 | 21.50 | 18 | 24.2 | 绿岩建造型 | |
7 | 黑龙江黑河市三道湾子 | 25 | 59.5 | 陆相火山岩型 | ||
8 | 黑龙江漠河县西尔根 | 3.52 | 27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9 | 黑龙江漠河市古莲河 | 31.34 | 32.4 | 砂岩型 | ||
10 | 黑龙江漠河县元宝山-龙沟河 | 29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11 | 吉林桦甸县夹皮沟-金城洞 | 51.64 | 70.2 | 198.4 | 327.6 | 绿岩建造型 |
12 | 吉林珲春市小西南岔 | 87.76 | 42.5 | 111.7 | 陆相火山岩型 | |
13 | 吉林临江市荒沟山 | 7.12 | 96.9 | 232 | 272.6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14 | 吉林汪清县五凤-杜荒岭 | 1.13 | 63 | 91.6 | 陆相火山岩型 | |
15 | 吉林辉南县石棚子-柳河县安口 | 6 | 9.1 | 24.2 | 陆相火山岩型 | |
16 | 吉林龙井市金谷山-后底洞 | 19.6 | 27.4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17 | 吉林四平县山门 | 0.36 | 13.7 | 21.9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18 | 辽宁凤城县小佟家堡子 | 4.39 | 371.5 | 变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 | ||
19 | 辽宁北票市宝国老-建平县扎赛营子 | 0.20 | 47.7 | 47.9 | 陆相火山岩型 | |
20 | 辽宁清原县韩家堡子-清原县下大堡 | 13.90 | 56.4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21 | 辽宁丹东市五龙 | 44.53 | 26.5 | 32.5 | 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 | |
22 | 辽宁盖县猫岭 | 214.76 | 591.4 | 变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 |
[1] | 张旭, 孙宇佳, 刘鹏飞, 等. 吉林夹皮沟金矿地质与成矿预测的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 10: 123-125. |
[2] | 华仁民, 陆建军, 陈培荣, 等.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斑岩-浅成热液金(铜)体系及其成矿流体[J]. 自然科学进展, 2002(3): 240-244. |
[3] | 赵元艺, 王江朋, 赵广江, 等. 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6): 1676-1688. |
[4] | 姚磊, 吕志成, 陈辉. 再谈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新发现及意义[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 54(2): 296-307. |
[5] | 王岩, 王登红, 盛继福, 等. 中国钨矿成矿密度和成矿强度的定量分析[J]. 中国钨业, 2018, 33(1): 17-31. |
[6] | 徐志刚, 陈毓川, 王登红, 等. 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8. |
[7] | 秦燕, 王成辉, 王登红, 等. 中国金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J]. 地球学报, 2023, 44(4): 581-598. |
[8] | LIU L, ZHANG W, JIN C, et al.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the variable REE enrichments in the Kangdian IOCG province, SW China[J]. Ore Geology Reviews, 2021, 138: 104381. |
[9] | 喻钢, 杨刚, 陈江峰, 等. 辽东猫岭金矿中含金毒砂的Re-Os年龄及地质意义[J]. 科学通报, 2005, 50(12): 1248-1252. |
[10] | 李浩, 李勇, 马双, 等. 辽东大东沟金矿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通报, 2019, 38(9): 1543-1555. |
[11] | 李俊建, 沈保丰, 骆辉, 等. 辽宁阜新排山楼金矿的40Ar/39Ar成矿年龄[J]. 地质科学, 2001, 36(1): 107-111. |
[12] | 吴尚全. 吉林夹皮沟金矿床含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定[J]. 矿床地质, 1991, 10(4): 349-350. |
[13] | 梁宜林, 徐光荣, 王志华, 等. 吉南元古宙FCN球粒[J]. 地质地球化学, 1999, 27(4): 94-98. |
[14] | 刘国平, 艾永富.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J]. 矿床地质, 2002, 21(1): 53-57. |
[15] | 王登红, 李华芹, 屈文俊, 等. 全国成岩成矿年代谱系[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4. |
[16] | 佟匡胤, 杨言辰, 宋国学, 等. 黑龙江争光金锌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探讨[J]. 地质与勘探. 2015, 51(3): 507-518. |
[17] | 符家骏. 黑龙江省争光金矿矿床模型[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
[18] | WANG Y Z, WANG F, WU L, et al. Differential post-mineralization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Jiaodong and Liaodong Areas, eastern China: an indicator of regional tectonic activity[J]. Gondwana Research, 2022, 103: 502-521. |
[19] | 陈毓川, 王登红, 朱裕生, 等. 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7. |
[20] | 牛翠祎, 韩先菊, 卿敏. 中国金矿矿产预测评价模型及资源潜力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4): 1210-1222. |
[21] | 陈毓川, 王登红, 徐志刚, 等. 中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5. |
[22] |
薛建玲, 庞振山, 叶天竺, 等. 中国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J]. 地学前缘, 2017, 24(6): 119-132.
DOI |
[23] | 全传顺, 董德君. 黑龙江虎林四平山岩金矿床深部找矿远景[J]. 黄金, 2013, 34(12): 19-23. |
[24] | 代连铎. 辽宁水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远景分析[J]. 黄金, 2015, 36(10): 27-30. |
[25] | 王成辉, 徐珏, 黄凡, 等. 中国金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J]. 地质学报, 2014, 88(12): 2315-2325.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