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侯增谦. 立足地球系统科学, 支持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系统修复[N].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18-06-12(5).
|
| [2] |
周忠和. 自然与进化随想录[J]. 大自然探索, 2019(3): 38-43.
|
| [3] |
李廷栋, 刘勇. 优化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J]. 地球科学, 2022, 47(10): 1-14.
|
| [4] |
赵济. 新编中国自然地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39-55.
|
| [5] |
乔思伟. 2017年海岛统计调查公布显示: 我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N].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18-07-30(1).
|
| [6] |
杜秀荣, 唐建军. 中国地图集[C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7: 14-27.
|
| [7] |
李四光. The Geology of China (1935). 李四光科学论著集, 第三卷, 中国地质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22.
|
| [8] |
范本贤, 黄衍其. 中国地势[CM]// 马丽芳. 中国地质图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3.
|
| [9] |
肖枫. 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J]. 西藏旅游, 2021(1): 6.
|
| [10] |
空山, 焦虎三, 刘建, 等. 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J]. 中国国家地理, 2005(增刊): 2.
|
| [11] |
肖庆辉, 邱瑞照, 伍光英, 等. 中国东部中生代软流层上涌造山作用[J]. 中国地质, 2006, 33(4): 730-749.
|
| [12] |
宋建新, 刘可. 探明水资源量保护生命之源[J].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3, 35(2): 32-35.
|
| [13] |
尚博譞, 肖春蕾, 赵丹, 等. 中国湖泊分布特征及典型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建议[J]. 中国地质调查, 2021, 8(6): 114-125.
|
| [14] |
许凤娇, 周德民, 张翼然, 等. 中国湖泊、沼泽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6): 1606-1614.
|
| [15] |
牛振国, 张海英, 王显威, 等.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J]. 科学通报, 2012, 57(16): 1400-1411.
|
| [16] |
孙广友. 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6): 666-672.
|
| [17] |
王苏民, 张振克. 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J]. 科学通报, 1999, 44(6): 579-587.
|
| [18] |
张振克, 王苏民, 吴瑞金, 等. 中国湖泊水资源问题与优化调控战略[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1): 16-21.
|
| [19] |
杨桂山. 中国湖泊现状及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保护策略[J]. 湖泊科学, 2010(6): 799-810.
|
| [20] |
李珍玉. “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最多[N]. 生命时报, 2022-11-15(11).
|
| [21] |
高屯子, 庄艳平. 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J]. 中国国家地理, 2005(增刊): 7.
|
| [22] |
崔丽娟. 珍爱湿地守护未来[J]. 知识就是力量, 2023, 603(2): 1.
|
| [23] |
韩扬眉. 超9万亿立方米!“亚洲水塔” 水量初步摸清[N]. 中国科学报, 2020-12-23(1).
|
| [24] |
黄宗理, 张良弼. 地球科学大辞典[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6: 237-238.
|
| [25] |
邹益雄. 中国湿地研究利用概述[J]. 现代农业, 2007(4): 82-83.
|
| [26] |
勾青梅. 中国东部沼泽土壤的地带性差异与相似性比较[J]. 安徽农业通报, 2010, 16(21): 106-108.
|
| [27] |
潘桂棠, 肖庆辉, 陆松年, 等.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J]. 中国地质, 2009, 36(1): 1-28, 255.
|
| [28] |
董树文, 张岳桥, 李海龙, 等. “燕山运动” 与东亚大陆晚中生代多板块汇聚构造: 纪念 “燕山运动” 90周年[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9, 49(6): 913-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