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金萍, 王改云, 简晓玲, 朱传庆, 胡小强, 袁晓蔷, 王超. 北黄海东部次盆地构造热机制与成烃效应[J]. 地学前缘, 2024, 31(4): 206-218. |
[2] |
聂潇, 陈雷, 郭现轻, 于涛, 王宗起. 南秦岭中段宁陕地区绿柱石-铌铁矿型伟晶岩中磷灰石和铌铁矿族矿物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J]. 地学前缘, 2023, 30(5): 115-133. |
[3] |
仝霄飞, 徐啸, 郭晓玉, 李春森, 向波, 余嘉豪, 罗旭聪, 袁梓昭, 林燕琪, 时宏城. 接收函数成像揭示东昆仑断裂带及其周缘地壳结构[J]. 地学前缘, 2023, 30(4): 270-282. |
[4] |
吕钊, 许展, 庞建章, 王继春, 王建平, 袁硕浦.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区侵入岩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23, 30(3): 386-398. |
[5] |
郭知鑫, 杨永太, 任祎, 王正庆, 冯志刚, 陈亮, 唐振平.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南部基底花岗岩形成演化及其大地构造背景研究[J]. 地学前缘, 2023, 30(2): 259-271. |
[6] |
陈欣, 王辉, 毛景文, 于淼, 乔建峰, 王治安. 东昆仑夏日哈木矿区热液型铅锌矿体成因及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23, 30(2): 347-369. |
[7] |
王嘉琦, 李宗星, 刘奎. 柴达木盆地东部燕山期剥蚀量恢复:来自地球物理和低温热年代学的证据[J]. 地学前缘, 2022, 29(4): 371-384. |
[8] |
张卫民, 王振, 钱程, 郭亚丹, 刘海燕. 方解石负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去除水中铀离子的PRB活性介质研究[J]. 地学前缘, 2021, 28(5): 175-185. |
[9] |
王秉璋, 潘彤, 任海东, 王涛, 赵志逸, 封建平, 张金明. 东昆仑祁漫塔格寒武纪岛弧:来自拉陵高里河地区玻安岩型高镁安山岩/闪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证据[J]. 地学前缘, 2021, 28(1): 318-333. |
[10] |
骆少勇, 周跃飞, 刘星. 磷灰石对湖泊沉积物中水铁矿稳定性的制约[J]. 地学前缘, 2020, 27(5): 218-226. |
[11] |
李源, 王长秋, 鲁安怀, 李艳, 杨重庆, 李康. 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不同类型钙化集合体的矿物学特征及分布规律[J]. 地学前缘, 2020, 27(5): 291-299. |
[12] |
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陈有炘, 王盟, 高峰, 魏均启.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J]. 地学前缘, 2020, 27(4): 33-48. |
[13] |
周秋石, 王瑞. 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0, 27(3): 42-67. |
[14] |
赵新福, 曾丽平, 廖旺, 李婉婷, 胡浩, 李建威.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铁矿研究新进展及对矿床成因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20, 27(2): 197-217. |
[15] |
杨忠虎,李楠,张良,张志超.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成矿热年代学: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J]. 地学前缘, 2019, 26(5): 174-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