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4, Vol. 21 ›› Issue (1): 228-239.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安徽铜陵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对层控夕卡岩矿床成因的约束

杜轶伦,曹毅,霍东亮,李大鹏,高志伟   

  1. 1. 中国地质调查局 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7
    2.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3. 中国武装警察部队 黄金第八支队,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7
  • 收稿日期:2013-05-10 修回日期:2013-09-05 出版日期:2014-01-15 发布日期:2014-01-15
  • 作者简介:杜轶伦(1985—),男,博士,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E-mail:dylbeijing@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4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00899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1YYL125)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SilurianTriassic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Tongling area: Constraints on the genesis of stratabound skarn deposits.

  • Received:2013-05-10 Revised:2013-09-05 Online:2014-01-15 Published:2014-01-15

摘要:

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间的成因联系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的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中发育有大量层控夕卡岩Cu(Au)矿床,这些矿床成为研究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的典型案例。岩石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中存在3种岩性突变界面:粉砂岩与白云岩相变组合、灰岩(或白云岩)与硅质岩相变组合和白云岩与灰岩相变组合。其中,前两种组合是区内层控夕卡岩矿床的主要赋存层位。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各组地层沉积岩中的成矿元素含量较低,自身难以富集形成具规模的矿体。但是,在局部地区石炭系白云岩中的Fe含量较高,具有形成矿胚层的潜力。综合分析表明,铜陵地区层控夕卡岩矿床主要受控于矿胚层、构造岩性组合、有机质和蒸发岩膏盐层,其中,构造岩性组合是主要控制因素(必要条件),而矿胚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起到预富集作用,蒸发岩膏盐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硫源以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有机质也仅在部分矿床成矿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这些有益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总结层控夕卡岩的形成机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际材料,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 层控夕卡岩矿床, 构造岩性组合, 矿胚层, 有机质, 蒸发岩膏岩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