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洋, 李三忠, 钟世华, 郭广慧, 刘嘉情, 牛警徽, 薛梓萌, 周建平, 董昊, 索艳慧. 机器学习:海底矿产资源智能勘探的新途径[J]. 地学前缘, 2024, 31(3): 520-529. |
[2] |
刘晓磊, 李伟甲, 陆杨, 李星宇, 张淑玉, 余和雨.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沉积物波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3, 30(2): 81-95. |
[3] |
季春生, 贾永刚, 朱俊江, 胡乃利, 范智涵, 胡聪, 冯学志, 余和雨, 刘博. 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观测系统研发与应用[J]. 地学前缘, 2022, 29(5): 265-274. |
[4] |
孙涛, 吴涛, 葛阳, 樊奇, 李丽霞, 吕鑫.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浅表层水合物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J]. 地学前缘, 2022, 29(5): 476-482. |
[5] |
贾永刚, 阮文凤, 胡乃利, 乔玥, 李正辉, 胡聪. 现代暖期气候变暖对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潜在影响[J]. 地学前缘, 2022, 29(4): 191-201. |
[6] |
董宏坤, 万世明, 刘畅, 赵德博, 曾志刚, 李安春. 南海北部晚中新世红绿韵律层成因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约束[J]. 地学前缘, 2022, 29(4): 42-54. |
[7] |
王明健, 潘军, 高红芳, 黄龙, 李霞. 南海北部—东海南部中生代盆地演化与油气资源潜力[J]. 地学前缘, 2022, 29(2): 294-302. |
[8] |
曾佐勋, 陈志耕, 鲁成东, 杨屿, 陈康力, 向世民, 代青沁, 张骏, 邓延廷, 付燕, 杜秋姣, 刘立林, 杨巍然. 地震机理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及预测实践[J]. 地学前缘, 2021, 28(6): 263-282. |
[9] |
孙启良, 解习农, 吴时国. 南海北部海底滑坡的特征、灾害评估和研究展望[J]. 地学前缘, 2021, 28(2): 258-270. |
[10] |
茅晟懿,朱小畏,贾国东,吴能友. 长链烷基二醇及其指标在南海北部粤东沿海上升流地区的环境指示[J]. 地学前缘, 2018, 25(4): 285-298. |
[11] |
张劼,雷怀彦,杨鸣,陈勇,孔媛,卢毅. 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中P-S-Fe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划分硫酸盐甲烷转换带的指示意义[J]. 地学前缘, 2018, 25(3): 285-293. |
[12] |
孙春岩,赵浩,贺会策,张志冰,竺玮煌,孙逊,尹文斌,凌帆. 海洋底水原位探测技术与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探[J]. 地学前缘, 2017, 24(6): 225-241. |
[13] |
刘圣乾,刘晖,姜在兴,夏中源,庞守吉,马文贤. 青海南部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控制因素[J]. 地学前缘, 2017, 24(6): 242-253. |
[14] |
何涛,卢海龙,林进清,董一飞,何健.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地球物理监测[J]. 地学前缘, 2017, 24(5): 368-382. |
[15] |
王力峰,陆敬安,梁金强,尚久靖,王静丽. 南海东北部陆坡水合物钻探区BSR推导流体运移速率研究[J]. 地学前缘, 2017, 24(4): 7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