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冬光, 林良俊, 孙继朝, 等. 中国东部主要平原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J].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 37(2):220-228.
|
[2] |
吴爱民, 荆继红, 宋博. 略论中国水安全问题与地下水的保障作用[J]. 地质学报, 2016, 90(10):2939-2947.
|
[3] |
张兆吉, 费宇红, 郭春艳, 等. 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污染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5):1456-1461.
|
[4] |
赵江涛, 周金龙, 高业新, 等. 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 13(5):888-894.
|
[5] |
ZHANG B, SONG X F, ZHANG Y H, et al.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 Songnen plain, Northeast China[J]. Water Research, 2012, 46(8):2737-2748.
DOI
URL
|
[6] |
郭晶, 王丑明, 黄代中, 等. 洞庭湖水污染特征及水质评价[J]. 环境化学, 2019, 38(1):152-160.
|
[7] |
杨永宇, 尹亮, 刘畅, 等. 基于灰关联和BP神经网络法评价黑河流域水质[J]. 人民黄河, 2017, 39(6):58-62.
|
[8] |
张旭东, 高茂庭. 基于IGA-BP网络的水质预测方法[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 10(3):1566-1571.
|
[9] |
DAHIYA S, SINGH B, GAUR S, et al.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quality using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7, 147(3):938-946.
DOI
URL
|
[10] |
LIU F, HUANG G X, SUN J C, et al. A new evaluation method for groundwater quality applied in Guangzhou region, China: using fuzzy method combining toxicity index[J].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2016, 88(2):99-106.
DOI
URL
|
[11] |
虞未江, 贾超, 狄胜同, 等. 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2):539-547.
|
[12] |
曹阳, 滕彦国, 刘昀竺. 宁夏吴忠市金积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影响因素的多元统计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235-244.
|
[13] |
邵磊, 周孝德, 杨方廷, 等. 基于自由搜索的投影寻踪水质综合评价方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2):1708-1714.
|
[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 DZ/T 0288—2015[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5.
|
[15] |
ZHANG Y X, LIU J T, ZHANG Y J. Hydrochemical evolution of shallow and deep groundwater in Tongchuan City, China[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15, 73:436-442.
DOI
URL
|
[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
[17] |
姜体胜, 杨忠山, 黄振芳, 等. 北京郊区浅层地下水总硬度变化趋势及其机理浅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 37(4):33-37.
|
[18] |
吕晓立, 刘景涛, 朱亮, 等. 兰州市地下水中铁锰分布特征及成因[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 33(3):130-136.
|
[19] |
任传俭, 李东海, 王德潜, 等. 陕西省铜川市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R]. 安康: 陕西省地质局第二水文地质队, 1974.
|
[20] |
吕晓立, 刘景涛, 朱亮, 等. 兰州市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特征及成因[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 33(1):95-100.
|
[21] |
铜川市统计局. 铜川统计年鉴(2009)[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
[22] |
ZHANG Q Q, WANG H W. Assessment of sources and transformation of nitrate in the alluvial-pluvial fan region of North China using a multi-isotope approach[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0, 89:9-22.
DOI
URL
|
[23] |
张玉玺, 张媛静, 向小平, 等. 铜川市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报告[R]. 石家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013.
|
[24] |
支兵发. 珠江三角洲平原高铵地下水的形成演化[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5, 22(4):1-9.
|
[25] |
高存荣, 刘文波, 冯翠娥, 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 以中国内蒙古河套平原为例[J]. 地学前缘, 2014, 21(4):13-29.
|
[26] |
张扬, 郭华明, 贾永峰, 等. 内蒙古河套平原典型高砷区地下水中砷的演化规律[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 44(2):15-22.
|
[27] |
朱亮, 孙继朝, 张玉玺, 等. 陕西某地区地下水Cr(Ⅵ)异常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富集因素分析[J]. 环境化学, 2014, 33(11):1864-1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