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基准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x)及其预测模型
孙晓艺, 王萌, 秦璐瑶, 俞磊, 王静, 陈世宝
地学前缘    2024, 31 (2): 121-129.   DOI: 10.13745/j.esf.sf.2023.11.55
摘要479)   HTML3)    PDF(pc) (2958KB)(1452)    收藏

毒物学资料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污染土壤中Cr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的主要瓶颈。本研究选取了我国7种不同性质土壤,分别以蚯蚓生物量、小白菜生物量和微生物基质诱导呼吸(SIR)为毒性测试终点,基于Log-logistic剂量-效应关系及低剂量刺激效应函数模型对不同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x)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性质土壤中Cr的毒性阈值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土壤中Cr对蚯蚓、小白菜、土壤微生物毒性均随着土壤Cr含量的增加而表现出明显抑制效应,剂量-效应关系呈现明显的S型曲线;不同性质土壤中,基于微生物(SIR)、蚯蚓、小白菜毒性测试的EC10分别为22.1~53.7、65.0~137.2和82.1~220.2 mg/kg,EC50分别为50.3~103.7、103.9~369.0和159.9~441.9 mg/kg;不同物种Cr毒性阈值由大到小顺序为小白菜>蚯蚓>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对Cr毒性最为敏感;在土壤Cr低含量(<112 mg/kg)条件下,3种测试物种对Cr毒性表现出明显的低剂量刺激效应,其中,蚯蚓在不同性质土壤中最大刺激效应为102%~108%,小白菜为105%~112%,相对来说,土壤中Cr对微生物的低剂量刺激效应较小,最大刺激效应为104%;pH、黏土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可以较好预测不同性质土壤中Cr的毒性阈值。研究结果对土壤中Cr的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中Cr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基于生态安全的我国土壤镉环境基准研究
丁昌峰, 周志高, 王玉荣, 张桃林, 王兴祥
地学前缘    2024, 31 (2): 130-136.   DOI: 10.13745/j.esf.sf.2023.9.13
摘要498)   HTML4)    PDF(pc) (1573KB)(392)    收藏

土壤镉(Cd)污染的生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目前尚缺乏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Cd环境基准。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关于土壤Cd的生态毒性研究,收集并筛选基于我国土壤的Cd毒性效应数据,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并结合Cd的生态毒性预测模型,推导不同用地方式下的土壤全量和EDTA提取态Cd生态安全环境基准。共收集与筛选出包含13个物种或生态过程的126个土壤Cd生态毒性数据,其中陆生植物毒性数据60个(6个物种)、无脊椎动物毒性数据39个(3个物种)、生态过程毒性数据27个(4种指标)。土壤Cd生态毒性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是影响Cd生态毒性的最重要因子。自然保护地和农业用地、公园用地、住宅用地、商服及工业用地不同土壤pH值范围的土壤全量Cd生态安全基准分别为1.91~5.25、3.94~11.1、7.59~22.0和10.5~30.8 mg·kg-1,基于EDTA提取态Cd的生态安全基准分别为 1.13~3.12、2.34~6.62、4.51~13.1和6.24~18.4 mg·kg-1。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制修订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我国典型土壤中Co对生物的毒害及其阈值推导
张竞元, 王学东, 梁力川, 段桂兰
地学前缘    2024, 31 (2): 137-146.   DOI: 10.13745/j.esf.sf.2023.11.40
摘要457)   HTML3)    PDF(pc) (2400KB)(543)    收藏

随着人类对钴(Co)元素开发利用活动的增强,土壤Co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对土壤Co的生态风险和阈值研究还很有限。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筛选Co生态毒性数据,并结合毒理学实验和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我国土壤Co的生态风险阈值。研究结果显示,文献检索和生态毒性实验获得了不同土壤性质下Co对10种生物的10%效应浓度(EC10),变化范围为7~4 696 mg/kg。利用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8个物种EC10和土壤性质(pH、CEC、OC含量和Clay含量)以及这些物种自身敏感性k值的关系,得到8个物种的k值在-0.21~1.458,并通过种间外推模型获得无归一化模型的黑麦草及玉米渣矿化k值(-1.207和2.201)。最终获得包含土壤性质和k值的10个物种的回归模型,据此模型将预测的EC10值归一化到4种土壤条件下。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得到4种土壤条件下Co的生态安全阈值(HC5),经过老化淋洗因子的校正,在酸性、中性、碱性和石灰性土壤条件下分别为7.3、44、72.08和38.88 mg/kg,该结果可为土壤Co污染风险评价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土壤环境基准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以Cd为例
王萌, 俞磊, 秦璐瑶, 孙晓艺, 王静, 刘佳晓, 陈世宝
地学前缘    2024, 31 (2): 147-156.   DOI: 10.13745/j.esf.sf.2024.3.15
摘要476)   HTML5)    PDF(pc) (3345KB)(417)    收藏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和基础。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前沿领域,涉及土壤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多学科交叉与基础性科学问题,了解和解决其所涉及的这些科学问题,是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的前提。本文针对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中影响重金属毒性阈值的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剂量-效应关系测定中等几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土壤老化因子与淋洗因子的矫正,低剂量刺激效应拟合及毒性数据归一化方法等,最后以农田土壤Cd为例,推导出不同性质土壤中Cd环境基准(HC5)及其与土壤性质的连续性分布曲线方程(LogHC5=0.132pH+0.083OC+0.008CEC-1.448),以期为农田土壤环境指标基准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