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斌, 孙东生, 李阿伟, 杨跃辉, 陈群策. 松辽盆地深部基底地应力状态:来自松科2井地应力实测数据的证据[J]. 地学前缘, 2024, 31(2): 377-390. |
[2] |
王成善, 高远, 王璞珺, 吴怀春, 吕庆田, 朱永宜, 万晓樵, 邹长春, 黄永建, 高有峰, 席党鹏, 王稳石, 贺怀宇, 冯子辉, 杨光, 邓成龙, 张来明, 王天天, 胡滨, 崔立伟, 彭诚, 余恩晓, 黄何, 杨柳, 毋正轩. 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白垩纪恐龙时代陆相地质记录[J]. 地学前缘, 2024, 31(1): 412-430. |
[3] |
吴怀春, 李山, 王成善, 褚润健, 王璞珺, 高远, 万晓樵, 贺怀宇, 邓成龙, 杨光, 黄永建, 高有峰, 席党鹏, 王天天, 房强, 杨天水, 张世红. 松辽盆地白垩纪综合年代地层格架[J]. 地学前缘, 2024, 31(1): 431-445. |
[4] |
李瑞磊, 杨立英, 朱建峰, 刘玉虎, 徐文, 李忠博, 樊薛沛, 冷庆磊, 张婷婷.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J]. 地学前缘, 2023, 30(4): 100-111. |
[5] |
高航, 王璞珺, 高有峰, 万晓樵, 杨光, 户景松, 吴怀春. 松辽盆地南部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以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为例[J]. 地学前缘, 2023, 30(3): 425-440. |
[6] |
韩双彪, 唐致远, 白松涛, 万磊, 芮宇润, 高远, 黄永建, 王成善. 元素俘获能谱在深层致密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松科2井为例[J]. 地学前缘, 2022, 29(1): 449-458. |
[7] |
瞿雪姣, 高有峰, 林志成, 王璞珺, 吴康军. 松辽盆地及周缘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区域对比特征探讨[J]. 地学前缘, 2021, 28(4): 299-315. |
[8] |
张义娜, 蔡文杰, 杨松岭, 张科, 陈景阳. 巴布亚盆地侏罗系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方向[J]. 地学前缘, 2021, 28(1): 167-176. |
[9] |
杜书恒, 梁耀欢, 师永民, 关平. 围压-孔压改变条件下致密砂岩及泥页岩泊松比变化特征及机制[J]. 地学前缘, 2021, 28(1): 411-419. |
[10] |
张自力, 朱筱敏, 廖凤英, 李琦, 张锐锋, 曹兰柱, 施瑞生. 断陷盆地缓坡带河流沉积砂体定量表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霸县凹陷文安斜坡东营组三段为例[J]. 地学前缘, 2021, 28(1): 141-154. |
[11] |
牛花朋,王贵文,鲜本忠,付健伟,焦小芹,李洪娟. 深层火山碎屑熔岩形成机理及其指相意义研究:以松辽盆地庆深气田为例 [J]. 地学前缘, 2019, 26(6): 281-288. |
[12] |
张振,程日辉,许中杰,李双林. 下扬子区上石炭统船山组碳酸盐台地层序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以句容剖面为例[J]. 地学前缘, 2018, 25(2): 232-245. |
[13] |
杜书恒,师永民,关平. 松辽盆地扶余低渗非均质储层压裂缝定量预测[J]. 地学前缘, 2017, 24(6): 381-389. |
[14] |
童晓宁,胡建芳,祝孟博,彭平安,席党鹏,宋建中. 分子标志物揭示的松辽盆地晚三冬期气候环境[J]. 地学前缘, 2017, 24(1): 154-165. |
[15] |
祝孟博,宋建中,童晓宁,胡建芳,席党鹏,曹怀仁,彭平安. 松辽盆地晚三冬期的黑碳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J]. 地学前缘, 2017, 24(1): 166-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