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5, Vol. 22 ›› Issue (5): 94-101.DOI: 10.13745/j.esf.2015.05.007

•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各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钒同位素地球化学综述

 黄方, 吴非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26
  • 收稿日期:2015-04-20 修回日期:2015-04-25 出版日期:2015-09-15 发布日期:2015-09-15
  • 作者简介:黄方(197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实验岩石学研究。E-mail:fhuang@ustc.edu.cn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3031);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11)

  • Received:2015-04-20 Revised:2015-04-25 Online:2015-09-15 Published:2015-09-15

摘要:

钒是一个重要的第一行过渡族金属元素,由于其独特的多价态性质,且在地球的各个圈层广泛分布,因此钒元素的丰度变化被广泛用来研究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地球化学过程。随着基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钒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也取得初步进展。目前的观测已经初步确定硅酸盐地球的钒同位素组成及其和陨石钒同位素组成的差异,这个差异为了解地球最初的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提供了新的制约。对高温岩石样品的测量发现钒同位素在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存在显著分馏,因此钒同位素是潜在的研究高温岩浆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是氧化还原状态的新工具。推测低温下同位素的分馏应更显著,因此钒同位素在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领域也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钒, 钒同位素, 氧化还原过程, 同位素分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