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4, Vol. 21 ›› Issue (4): 91-99.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与湖泊的相互作用

王旭升,胡晓农,金晓媚,侯立柱,钱荣毅,王黎栋   


  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育部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83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3
  • 收稿日期:2013-12-07 修回日期:2014-02-10 出版日期:2014-07-05 发布日期:2014-07-05
  • 作者简介:王旭升(1974—),男,教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研究。E-mail:wxsh@cugb.edu.cn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支持项目“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循环机理及其对沙漠湿地生态的支撑作用研究”(9112502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 Received:2013-12-07 Revised:2014-02-10 Online:2014-07-05 Published:2014-07-05

摘要:

巴丹吉林沙漠以其独特的沙丘湖泊景观而受到关注。地下水对湖泊的强烈蒸散耗水起到了支撑作用,而湖泊群的存在反过来也会影响该沙漠的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在区域尺度上,银根—额济纳旗中生代盆地对巴丹吉林沙漠的水文地质特征具有控制作用。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典型湖泊的综合观测,表明沙漠湖水的年蒸发量可以达到1 200~1 550 mm,盐湖形成时间达到千年尺度,本地降水入渗形成的浅层地下水和来自沙漠周边地区的深层地下水对湖水都有贡献。地下水总体上自东向西流动并受到湖泊群的干扰,形成了局部地下水系统与区域地下水系统的嵌套结构。越靠近沙漠东侧,区域侧向径流对湖泊的补给贡献越大,反之则浅层地下水循环对湖泊的补给贡献更大。

关键词: 水文地质, 蒸发, 盐湖, 地下水系统, 阿拉善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