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3, Vol. 20 ›› Issue (3): 247-253.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页岩气储层孔隙类型及特征研究:以渝东南下古生界为例

 韩双彪, 张金川, Brian HORSFIELD, 蒋恕, 李婉君, 陈前, 王鹏   

  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2. 德国国家地学研究中心, 波茨坦 D14473
    3. 美国犹他大学 能源与地学研究院, 犹他盐湖城 U84108
    4. 中国地质大学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4
  • 收稿日期:2013-01-08 修回日期:2013-01-25 出版日期:2013-05-15 发布日期:2013-05-15
  • 作者简介:韩双彪(1987—),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成藏机理和非常规天然气地质研究。E-mail:bjcuphan@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2088,41272167);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2009GYXQ15);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年基金项目(TPR201125,TPR201211)

  • Received:2013-01-08 Revised:2013-01-25 Online:2013-05-15 Published:2013-05-15

摘要:

通过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及氩离子抛光技术,对渝东南下古生界含气页岩中的孔隙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类观察、描述,结合有机碳含量、X衍射、岩石物性、氮气吸附及甲烷等温吸附实验测试,分析了页岩气储层中各类孔隙的储气贡献,探讨这些孔隙对页岩中烃类运移的影响。研究认为,有机质孔隙、颗粒内孔、粒间孔隙及微裂隙是页岩气储层孔隙的4种类型,有机质表面的分散状孔隙多为nm级,石英碎屑可形成粒内或粒间孔隙,黄铁矿颗粒内部小晶体排列分布产生孔隙空间,黏土絮状沉淀形成片粒状结构孔隙,微裂隙普遍发育在页岩基质中,可达mm级。不同类型的孔隙能够为页岩气的赋存提供不同尺度的储集空间,页岩吸附含气量与表征孔隙特征的参数(TOC、BET比表面积、BJH总孔体积)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微裂隙与粒间孔隙对页岩中烃类的运移最有利。

关键词: 渝东南, 下古生界, 页岩气, 孔隙类型, 储气, 烃类运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