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成因机理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汉江下游河流渗滤系统原生劣质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韩志慧, 马腾, 沈帅, 杜尧, 武显仓, 刘文辉
地学前缘    2021, 28 (5): 35-48.   DOI: 10.13745/j.esf.sf.2021.2.12
摘要247)   HTML14)    PDF(pc) (5677KB)(148)    收藏

江汉平原原生劣质地下水问题日趋严重,地下水中砷、亚铁、锰、铵态氮含量严重超标,对居民生产生活和饮用水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但相关研究仍较为薄弱。以汉江下游典型河流渗滤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距离汉江5 km及主要支流2 km范围内的地下水样品的水化学成分及原生劣质组分进行测试分析,旨在查明江汉下游河流渗滤系统原生劣质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平面上,地下水原生劣质组分呈高度空间异质性,相邻的采样点浓度可能相差很大,极大值点多出现在河流拐弯处;垂向上,地下水中As、Fe2+、Mn、NH4-N高值多出现在20 m左右的深度;强烈的还原环境、中性pH值和富含有机质是该层地下水富集原生劣质组分的主要原因;河流渗滤通过改变地下水的氧化还原条件、酸碱条件和有机质含量影响河流渗滤系统原生劣质地下水的分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拉萨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林聪业, 孙占学, 高柏, 华恩祥, 张海阳, 杨芬, 高杨, 蒋文波, 姜心月
地学前缘    2021, 28 (5): 49-58.   DOI: 10.13745/j.esf.sf.2021.2.2
摘要351)   HTML21)    PDF(pc) (1483KB)(162)    收藏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拉萨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对揭示青藏高原现代表生过程变化机理具有重要作用,对服务国家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拉萨地区地下水调查、水样采集与分析,综合运用Gibbs模型模拟、水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岩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地下水电导率介于38.801 193.00 μS/cm,平均值为123.99 μS/cm,总溶解性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含量介于44.051 050.55 mg/L,平均值为150.75 mg/L,pH值大于7,属弱碱性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和Cl-Na型,其中Cl-Na型水为地下温泉水。地下水形成过程主要是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溶解、阳离子交换等作用下的结果,且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因素影响;地下水中的Na+、K+和Cl-主要来自盐岩矿物的风化溶解,过量的Na+、K+来源于钠长石和钾长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溶解, HCO 3 -、Ca2+、Mg2+ SO 4 2 -主要来自方解石、白云石、石膏以及其他含钙镁矿物的溶解。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黏性土弱透水层压实作用:原理、技术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刘妍君, 马腾, 杜尧, 刘锐
地学前缘    2021, 28 (5): 59-67.   DOI: 10.13745/j.esf.sf.2021.2.10
摘要293)   HTML18)    PDF(pc) (877KB)(136)    收藏

弱透水层与含水层相互作用是国际水文地质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黏性土弱透水层与孔隙含水层的相互作用。近年来,在自然沉积、过量开采地下水、现代化农业机械与建筑业重型机械应用等自然与人为活动影响下,黏土弱透水层会发生有效应力增加、孔隙结构变形和孔隙度减少、渗透性降低、溶解氧和贮水能力减少以及侧向和垂向排水等的压实作用,导致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的发生。本文重点介绍了黏性土弱透水层压实作用的原理,分析了地下水系统中4种不同状态下沉积物压实与孔隙流体压力的关系,基于压实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对压实作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随后探讨了压实作用下黏性土弱透水层对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影响,并对此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的潜在应用提出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不同因素对砂岩含水层介质吸附铀的影响
惠淑君, 杨冰, 郭华明, 连国玺, 孙娟
地学前缘    2021, 28 (5): 68-78.   DOI: 10.13745/j.esf.sf.2021.2.19
摘要222)   HTML13)    PDF(pc) (1163KB)(87)    收藏

铀矿开采过程中及井场退役后,含铀浸出液的扩散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影响,该影响范围和程度决定了铀的天然衰减特征。本文以北方某地浸铀矿区砂岩含水介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溶液化学特征和黄铁矿含量对砂岩吸附和转化铀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岩颗粒对U(VI)的吸附基本在12 h可达平衡。线性等温吸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吸附特征;砂岩颗粒对U(VI)的吸附率总体随着粒径增大而减小,当岩石粒径增大到0.200.25 mm时,吸附率趋于稳定。溶液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通过控制溶液中U(VI)的络合形态和岩石颗粒表面带电荷情况,在库仑力的作用下促进或者抑制吸附,在pH=6时,达到最佳吸附状态。共存离子对U(VI)吸附的抑制程度是: HCO 3 ->Ca2+>Mg2+> SO 4 2 - HCO 3 -主要通过与 UO 2 2 +络合形成带负电荷的络合阴离子抑制U(VI)吸附。近中性pH值试验条件下,黄铁矿含量的增加对U的去除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吸附和还原作用,被吸附的Fe2+在吸附剂表面通过电子转移还原吸附态的U(VI),还原产物是UO2+x,吸附和还原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弱碱性pH值试验条件下,黄铁矿对U(VI)去除的影响不明显,水解沉淀作用和较低的吸附率抑制了还原反应的发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压力对淤泥中C-N-S-Fe-H2O体系的影响
彭子琪, 马腾, 刘妍君, 陈娟, 邱文凯, 刘锐
地学前缘    2021, 28 (5): 79-89.   DOI: 10.13745/j.esf.sf.2021.2.9
摘要336)   HTML14)    PDF(pc) (3060KB)(71)    收藏

C、N、S、Fe是地下水中控制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元素,淤泥是黏土的演化初期,淤泥演化为黏土过程中会影响含水层水量水质,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其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可以概化为C-N-S-Fe-H2O体系的相互作用。淤泥演化过程的实质是淤泥在压力的作用下孔隙度不断变小,逐渐固结成岩;淤泥内部不断发生生物地球化学反应,C-N-S-Fe-H2O体系驱动各种物质的形态结构不断发生改变,其中加压速率和加压模式会影响淤泥里的C、N、S、Fe重要组分固液相的转化。本研究运用自主研发设计的增压装置,探究在3种加压速率(0.04 MPa/12 h、0.04 MPa/24 h、0.04 MPa/36 h)和加压模式(0.040.02 MPa/12 h、0.04 MPa/12 h、0.040.06 MPa/12 h)的情况下,固体介质中C、N、S、Fe向孔隙水释放的规律。结果表明:(1)匀速加压速率越慢,加压初期溶解性有机碳(DOC)、 SO 4 2 -释放速率越快, NO 3 -和Fe2+浓度变化增大;DOC、 SO 4 2 - NO 3 -、Fe2+释放总量越多。(2)不同的加压模式,加速加压(0.040.06 MPa/12 h)下 NO 3 -、Fe2+的浓度波动较大;DOC、 NO 3 - SO 4 2 -和Fe2+的总释放量为加速加压(0.040.06 MPa/12 h)大于匀速加压(0.04 MPa/12 h)。(3)加压过程中,DOC和 SO 4 2 -呈显著正相关,改变加压速率会改变DOC, NO 3 - SO 4 2 -和Fe2+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改变加压速率和加压模式会对DOC、 NO 3 - SO 4 2 -和Fe2+的释放速率、释放总量和C、N、S、Fe的转化造成影响,其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和水岩相互作用的强弱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为地质演化过程中压力导致的主要元素变化提供了新的认识,认识到了隔水层会影响含水层的水质和水量,为原生劣质地下水的成因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