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5, Vol. 22 ›› Issue (2): 144-159.DOI: 10.13745/j.esf.2015.02.008

• 钦-杭成矿带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型 • 上一篇    下一篇

扬子—华夏构造结合带的演化阶段及对斑岩铜矿形成的控制机制

梁锦, 周永章, 李红中   

  1.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2. 中山大学 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3.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275
    4. 中山大学 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275
    5. 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 收稿日期:2014-07-25 修回日期:2014-09-20 出版日期:2015-03-15 发布日期:2015-03-15
  • 作者简介:梁锦(1986—),男,助理研究员,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E-mail:kamleung@aliyun.com
  • 基金资助: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资[2010]矿评01-15-33)

  • Received:2014-07-25 Revised:2014-09-20 Online:2015-03-15 Published:2015-03-15

摘要:

南和地区位于钦杭成矿带南段的广东廉江幅范围内,该地区的地质特征记录了钦杭结合带南段的构造演化过程。根据对地层沉积建造的统计,发现研究区沉积地层形成的水动力环境主要为滨海相、浅海相和深海相3种海相沉积以及少量河流相与沼泽相沉积。研究区的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多期多阶段特征,总体可划分为加里东期和燕山期两个大的构造岩浆旋回。从研究区的岩性变化可以得到南和地区的变质作用规律,岩浆的参与程度因迁移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导致距离越远的变质作用与岩浆的关系越低,形成了变质程度逐级降低的混合岩→片岩→千枚岩(图幅外)→变质砂岩。上述区域地质特征反映南和地区主体经历了伸展挤压地质演化过程,也指示了钦杭成矿带南段与北段、中段具有类似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即整体“两开、三合”历程。

关键词: 沉积建造,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大地构造演化, 钦杭结合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