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七道, 李德宗, 李致伟, 王东晖, 于一帆, 朱星强, 蔡泉宇, 李明. 黔西北普底地区富锂黏土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地学前缘, 2024, 31(4): 258-280. |
[2] |
杨梦凡, 邱昆峰, 何登洋, 黄雅琪, 王玉玺, 付男, 于皓丞, 薛宪法. 西秦岭完肯金矿床载金硫化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J]. 地学前缘, 2023, 30(6): 371-390. |
[3] |
杨雅军, 杨晓平, 江斌, 汪岩, 庞雪娇.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时空分布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响应[J]. 地学前缘, 2022, 29(2): 115-131. |
[4] |
李文龙, 杨晓平, 钱程, 李成禄, 吕明奇, 程招勋, 王立佳. 大兴安岭北段富克山岩浆弧的组成:对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的制约[J]. 地学前缘, 2022, 29(2): 146-163. |
[5] |
杨晓平, 钟辉, 杨雅军, 江斌, 钱程, 马永非, 张超. 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构造格架重建:来自俯冲增生杂岩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2, 29(2): 94-114. |
[6] |
周振华, 毛景文. 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矿床模型[J]. 地学前缘, 2022, 29(1): 176-199. |
[7] |
陈雪锋, 范裕, 周涛发, 庾江华, 钱仕龙, 陆中秋, 杨张一, 洪建民. 江南隆起带安徽宁国西坞口矿床铷的赋存状态及其成矿机制研究[J]. 地学前缘, 2022, 29(1): 65-80. |
[8] |
陈志刚, 李永胜, 于晓飞, 王颖, 甄世民, 公凡影. 大兴安岭北段小柯勒河花岗斑岩地球化学、Hf同位素组成及锆石U-Pb定年[J]. 地学前缘, 2021, 28(4): 267-282. |
[9] |
卢宜冠, 涂家润, 孙凯, 覃鹏, 王华青, 何胜飞, 张航, 龚鹏辉, 郭硕, 方科, 和文言. 中非赞比亚成矿带谦比希铜钴矿床钴的赋存状态与成矿规律[J]. 地学前缘, 2021, 28(3): 338-354. |
[10] |
李成禄, 于援帮, 袁茂文, 李胜荣, 徐文喜, 朱静, 李士胜. 大兴安岭东北部永新金矿床金银系列矿物和碲化物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学前缘, 2020, 27(4): 244-254. |
[11] |
朱江,陕亮,吴越,唐相伟,彭三国,彭练红. 大别山北麓白石坡银矿区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19, 26(5): 317-329. |
[12] |
李楠,邓军,张志超,刘兴武,刘基. 阳山金矿带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J]. 地学前缘, 2019, 26(5): 84-95. |
[13] |
冯志强,刘永江,金巍,蒋立伟,李伟民,温泉波,李小玉, 张铁安,杜兵盈,马永非,张丽. 东北大兴安岭北段蛇绿岩的时空分布及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的研究[J]. 地学前缘, 2019, 26(2): 120-136. |
[14] |
张博,李诺,陈衍景. 热液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研究方法[J]. 地学前缘, 2018, 25(5): 251-265. |
[15] |
陈公正,武广,武文恒,张彤,李铁刚,刘瑞麟,武利文,章培春,江彪,王志利. 大兴安岭南段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和同位素特征[J]. 地学前缘, 2018, 25(5): 202-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