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浩, 杨晨, 吴彦旺, 李才, 刘飞, 林兆旭. 藏北中仓地区晚白垩世岩浆岩成因及其对高原早期隆升的指示[J]. 地学前缘, 2024, 31(6): 261-281. |
[2] |
陈国超, 张晓飞, 裴先治, 裴磊, 李佐臣, 刘成军, 李瑞保. 雅鲁藏布江中段日喀则地区却顶布—路曲地幔橄榄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24, 31(3): 1-19. |
[3] |
张维峰, 陈华勇, 邓新, 金鑫镖, 刘舒展, 谭娟娟. 利用绿帘石化学成分及原位Sr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特征:以东天山地区多头山铁铜矿床为例[J]. 地学前缘, 2023, 30(2): 384-400. |
[4] |
张瑞刚,和文言,高雪,李萌萌. 川西稻城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矿物学特征的证据[J]. 地学前缘, 2018, 25(6): 226-239. |
[5] |
王奕萱,王根厚,袁国礼,王行军,吕勇,林宇. 滇西三台山地幔橄榄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来自地质学、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J]. 地学前缘, 2018, 25(1): 138-156. |
[6] |
潘彦宁,董国臣,李雪峰,王鹏. 滇西北斑岩铜矿带中黑云母矿物化学及其成岩成矿指示意义[J]. 地学前缘, 2017, 24(6): 194-207. |
[7] |
陈国超,裴先治,李瑞保,李佐臣,刘成军,陈有炘,裴磊,张永明,王盟,张玉,李小兵. 东昆仑东段加鲁河中基性岩体环石英捕虏晶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混合过程的约束[J]. 地学前缘, 2017, 24(6): 10-24. |
[8] |
唐攀,唐菊兴,郑文宝,冷秋锋,林彬,唐晓倩. 西藏拉抗俄斑岩铜钼矿床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J]. 地学前缘, 2017, 24(5): 265-282. |
[9] |
王少轶,赵正,方贵聪,欧阳翔,陈振宇,侯可军. 赣南樟(东坑)-九(龙脑)钨多金属矿床矿物学、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17, 24(5): 120-130. |
[10] |
郭娜欣,王登红,赵正,陈毓川,陈伟,谢幸旺. 九龙脑岩体矿物学研究及其对岩浆演化和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J]. 地学前缘, 2017, 24(5): 76-92. |
[11] |
索艳慧,李三忠,曹现志,李玺瑶,刘鑫,曹花花.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反转构造及其记录的大洋板块俯冲过程[J]. 地学前缘, 2017, 24(4): 249-267. |
[12] |
张剑,李三忠,李玺瑶,赵淑娟,付旭红,李少俊,兰浩圆,孙文军. 鲁西地区燕山期构造变形: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构造响应[J]. 地学前缘, 2017, 24(4): 226-238. |
[13] |
李三忠,臧艺博,王鹏程,索艳慧,李玺瑶,刘鑫,周在征,刘晓光,王倩. 华南中生代构造转换和古太平洋俯冲启动[J]. 地学前缘, 2017, 24(4): 213-225. |
[14] |
赵起超, 夏群科, 刘少辰, 陈欢, 冯敏. 吉林汪清和龙岗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含水性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地学前缘, 2015, 22(1): 360-373. |
[15] |
戴德求, 杨荣丰, 陈新跃. 6块新回收沙漠陨石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类型划分[J]. 地学前缘, 2014, 21(6): 92-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