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文辉, 王海燕, 高锐, 卢占武, 李洪强, 侯贺晟, 熊小松, 叶卓.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研究[J]. 地学前缘, 2022, 29(2): 198-209. |
[2] |
徐林刚, 付雪瑞, 叶会寿, 郑伟, 陈勃, 方正龙. 南秦岭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赋存的千家坪大型钒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环境[J]. 地学前缘, 2022, 29(1): 160-175. |
[3] |
贺聪,吉利明,苏奥,刘颖,李剑锋,吴远东,张明震.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热水沉积作用与烃源岩发育的关系[J]. 地学前缘, 2017, 24(6): 277-285. |
[4] |
覃小丽,李荣西,杨玲,董树文,何为,杨清宇. 大巴山陆内造山带高压古流体及其运移动力学机制研究[J]. 地学前缘, 2017, 24(2): 123-129. |
[5] |
覃小丽, 李荣西, 董树文, 刘海青. 大巴山陆内造山带构造流体及其形成条件研究[J]. 地学前缘, 2016, 23(4): 183-189. |
[6] |
杨兴科, 韩珂, 吴旭, 王北颖, 王新. 南秦岭陆内造山构造变形特征与演化:石泉—汉阴北部一带晚印支—燕山期构造变形分析[J]. 地学前缘, 2016, 23(4): 72-80. |
[7] |
周永章, 郑义, 曾长育, 梁锦. 关于钦杭成矿带的若干认识[J]. 地学前缘, 2015, 22(2): 1-6. |
[8] |
贾亮亮,戴塔根,游先军,刘尧,付松武,欧阳黎明. 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钒镍钼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J]. 地学前缘, 2012, 19(4): 260-265. |
[9] |
李红中, 周永章, 杨志军, 何俊国, 马占武, 吕文超. 西秦岭八方山—二里河Pb-Zn矿区硅质岩的微区成分特征及演化[J]. 地学前缘, 2010, 17(4): 290-303. |
[10] |
李鹏远, 张进江, 郭磊, 杨雄英. 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前缘构造特征及变形年代学研究[J]. 地学前缘, 2010, 17(3): 191-199. |
[11] |
刘家军, 吴胜华, 柳振江, 苏文超, 王建平. 南秦岭大型钡成矿带中毒重石矿床成因新认识——来自单个流体包裹体证据[J]. 地学前缘, 2010, 17(2): 222-238. |
[12] |
黄思静 张雪花 刘丽红 郇金来 黄可可. 碳酸盐成岩作用研究现状与前瞻[J]. 地学前缘, 2009, 16(5): 219-231. |
[13] |
程万强 杨坤光.
大巴山构造演化的石英ESR年代学研究[J]. 地学前缘, 2009, 16(3): 197-206. |
[14] |
武红岭 施炜 董树文 田蜜. 大巴山前陆叠加构造力学特征的模拟研究[J]. 地学前缘, 2009, 16(3): 190-196. |
[15] |
胡健民 施炜 渠洪杰 陈虹 武国利 田蜜. 秦岭造山带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生代构造变形[J]. 地学前缘, 2009, 16(3): 4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