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一杰, 龚承林, 邵大力, 齐昆, 陈燕燕, 丁梁波, 马宏霞. 孟加拉湾若开陆缘晚中新世以来渐进式深水水道形态-沉积演化及其源-汇成因[J]. 地学前缘, 2023, 30(4): 182-195. |
[2] |
王海荣, 余承谦, 樊太亮, 柴京超, 王宏语, 高红芳. 南海西北部莺琼陆坡重力流和等深流的时空关联[J]. 地学前缘, 2023, 30(4): 196-208. |
[3] |
陈飞, 范洪军, 范廷恩, 张会来, 赵卫平, 井涌泉. 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油田深水浊积水道沉积体系沉积特征[J]. 地学前缘, 2023, 30(4): 209-217. |
[4] |
阎贫, 王彦林, 靳永斌, 赵美霞, 钟广见. 东沙海区海丘发现多底栖方式深水珊瑚[J]. 地学前缘, 2022, 29(4): 202-210. |
[5] |
马畅, 葛家旺, 赵晓明, 廖晋, 姚哲, 朱继田, 方小宇, 向柱.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第四系陆架边缘轨迹迁移及深水沉积模式[J]. 地学前缘, 2022, 29(4): 55-72. |
[6] |
禚喜准, 郑旭, 陈骁帅, 徐田武, 崔建军. 内陆湖盆“深水成盐”形成条件和识别标志:以东濮凹陷与现代盐湖为例[J]. 地学前缘, 2021, 28(1): 43-59. |
[7] |
王殿举, 李江海, 李一赫. 下地壳流变学性质对南大西洋两岸盆地结构不对称性的控制[J]. 地学前缘, 2020, 27(3): 254-261. |
[8] |
温志新,吴亚东,边海光,王兆明,贺正军,宋成鹏.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结构差异与大油气田分布[J]. 地学前缘, 2018, 25(4): 132-141. |
[9] |
窦立荣,王景春,王仁冲,魏小东. 中非裂谷系前寒武系基岩油气成藏组合[J]. 地学前缘, 2018, 25(2): 15-23. |
[10] |
张光亚,刘小兵,赵健,温志新,张荻萩,王兆明,张磊,马锋,陈曦. 东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及大气田形成主控因素:以鲁武马盆地为例[J]. 地学前缘, 2018, 25(2): 24-32. |
[11] |
赵健,张光亚,李志,史卜庆,范国章,王晓丰,温志新,法贵方,孙国桐. 东非鲁武马盆地始新统超深水重力流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因[J]. 地学前缘, 2018, 25(2): 83-91. |
[12] |
马云,孔亮,梁前勇,林进清,李三忠. 南海北部东沙陆坡主要灾害地质因素特征[J]. 地学前缘, 2017, 24(4): 102-111. |
[13] |
郭玲莉,李三忠,赵淑娟,刘博,索艳慧,王倩,周在征. 洋-陆转换带类型与成因机制[J]. 地学前缘, 2017, 24(4): 320-328. |
[14] |
操应长,杨田,王艳忠,张少敏,王思佳,张青青,王心怿. 深水碎屑流与浊流混合事件层类型及成因机制[J]. 地学前缘, 2017, 24(3): 234-248. |
[15] |
周浩玮. 墨西哥Sureste盆地成藏组合及勘探潜力[J]. 地学前缘, 2017, 24(3): 249-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