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可, 邵拥军, 刘忠法, 张俊柯, 李永顺, 陈雨莹. 岩浆因素对中国东部铜陵矿集区差异性矿化的控制作用:来自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学证据[J]. 地学前缘, 2024, 31(3): 199-217. |
[2] |
Anastasiya SERGEEVA, Pavel ZHEGUNOV, Elena SKILSKAIA, Mariya NAZAROVA, Elena KARTASHEVA, Anna KUZMINA, Svetlana MOSKALEVA, Olesya ZOBENKO, Sharapat KUDAEVA, Ekaterina PLUTAKHINA, Kseniya SHISHKANOVA. 俄罗斯北堪察加Evevpenta金矿床玄武岩矿物次生蚀变特征及其成矿指示作用[J]. 地学前缘, 2023, 30(5): 450-468. |
[3] |
申俊峰, 闫国英, 张萌萌, 王昭静, 徐渴鑫, 孟文祥. 白云鄂博矿床稀土富集过程:来自成因矿物学的证据[J]. 地学前缘, 2023, 30(2): 370-383. |
[4] |
杨雅军, 杨晓平, 江斌, 汪岩, 庞雪娇.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时空分布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响应[J]. 地学前缘, 2022, 29(2): 115-131. |
[5] |
李文龙, 杨晓平, 钱程, 李成禄, 吕明奇, 程招勋, 王立佳. 大兴安岭北段富克山岩浆弧的组成:对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的制约[J]. 地学前缘, 2022, 29(2): 146-163. |
[6] |
杨晓平, 钟辉, 杨雅军, 江斌, 钱程, 马永非, 张超. 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构造格架重建:来自俯冲增生杂岩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22, 29(2): 94-114. |
[7] |
周振华, 毛景文. 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矿床模型[J]. 地学前缘, 2022, 29(1): 176-199. |
[8] |
曹代勇, 刘志飞, 王安民, 王路, 丁正云, 李阳. 构造物理化学条件对煤变质作用的控制[J]. 地学前缘, 2022, 29(1): 439-448. |
[9] |
陈志刚, 李永胜, 于晓飞, 王颖, 甄世民, 公凡影. 大兴安岭北段小柯勒河花岗斑岩地球化学、Hf同位素组成及锆石U-Pb定年[J]. 地学前缘, 2021, 28(4): 267-282. |
[10] |
李胜荣, 申俊峰, 李林, 张华锋. 基于大数据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思考[J]. 地学前缘, 2021, 28(3): 76-86. |
[11] |
李季霖, 陈正乐, 周涛发, 韩凤彬, 张文高, 霍海龙, 刘博, 赵同阳, 韩琼, 李平, 郑加行, 陈贵民. 新疆尾亚—天湖地区花岗岩类剥蚀程度估算及对区域找矿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21, 28(3): 355-378. |
[12] |
罗照华. 四川攀西地区层状侵入体中堆晶岩成因的矿物学约束[J]. 地学前缘, 2020, 27(5): 61-69. |
[13] |
张聚全, 梁贤, 闫丽娜, 李胜荣, 申俊峰, 卢静, 吴伟哲, 李清. 岩浆作用过程的矿物记录:以邯邢地区中生代侵入岩为例[J]. 地学前缘, 2020, 27(5): 70-87. |
[14] |
李成禄, 李胜荣, 袁茂文, 杜兵盈, 李文龙, Masroor ALAM, 刘东园, 刘浩. 黑龙江省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科洛金矿床成因:来自黄铁矿化学成分及He-Ar、S、Pb同位素证据[J]. 地学前缘, 2020, 27(5): 99-115. |
[15] |
董国臣, 李胜荣, 申俊峰, 董朋生, 李华伟, 殷国栋, 汤家辉. 自然重砂成因矿物学特征及找矿指示作用[J]. 地学前缘, 2020, 27(5): 171-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