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及其远程效应”专栏之四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白垩纪羌塘地体西南缘的陆-陆碰撞:来自班怒带西段的花岗岩约束
付顺, 赵应权, 王进军, 余瑜, 朱迎堂, 傅星喆
地学前缘    2022, 29 (2): 416-430.   DOI: 10.13745/j.esf.sf.2021.10.50
摘要220)   HTML7)    PDF(pc) (6973KB)(143)    收藏

羌塘地体西南缘布木错—雄巴日—羌多—赛登地区分布着大量呈岩株或岩枝状的中酸性-基性侵入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点是低SiO2(67.99%~73.32%)、高Al2O3(12.82%~15.02%),属于过铝质花岗岩,里特曼指数(2.09~2.63)σ<3.3,属钙碱性花岗岩类;稀土元素显示为轻稀土较强富集和重稀土强亏损的特征,岩浆结晶分异程度较高。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稀有元素特征图解指示花岗岩构造环境有一定的差异性,以I型为主,其形成及侵位应与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新特提斯洋的扩张有关,属同碰撞型造山花岗岩。通过对该区多个花岗岩体锆石LA-ICPMS 测定,测得其形成年代为116~107 Ma,与早白垩世晚期羌塘地体南缘的陆-陆碰撞作用时间相吻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北山构造带南部上地壳二维初至波层析成像
吴国炜, 熊小松, 高锐, 陈宣华, 李英康, 王冠, 王小成, 任海东
地学前缘    2022, 29 (2): 402-415.   DOI: 10.13745/j.esf.sf.2022.2.2
摘要207)   HTML19)    PDF(pc) (16930KB)(269)    收藏

花海盆地—北山构造带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以北地区,是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两大构造域的交接部位,自新元古代晚期以来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板块裂解-俯冲-碰撞-拼合的演化历史,尤其是中生代以来的逆冲推覆和走滑作用,以及受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影响,导致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向北扩展,形成了现今复杂的地质地貌结构。其地壳结构记录了多期构造作用的叠加,上地壳结构更是促进我们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的扩展机制及其对周缘块体的改造作用的天然记录本。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山构造带南部完成的180 km深反射地震剖面的初至波(Pg震相)数据,通过层析成像反演方法,获得了花海盆地—北山构造带4 km深度范围内的上地壳P波速度结构。其主要特征为:花海盆地、总口子盆地和扎格高脑盆地均表现为较低的速度和较小的垂向速度梯度;研究区内的晚古生代花岗岩体具有明显的高速异常和较大的垂向速度梯度特征;左行走滑的阿尔金断裂带在花海盆地内表现为向北倾的高角度走滑性质,深度至少切穿花海盆地基底;北山南缘断裂带的推测隐伏区呈现速度等值线下凹的低速异常特征。同时,反演揭示的多处低速异常区指示了北山构造带南部的多处断层发育情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青藏高原错那—沃卡裂谷中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薛帅, 卢占武, 李文辉, 王光文, 王海燕, 梁宏达
地学前缘    2022, 29 (2): 393-401.   DOI: 10.13745/j.esf.sf.2022.2.3
摘要245)   HTML13)    PDF(pc) (4628KB)(160)    收藏

藏南裂谷作为青藏高原最显著的伸展构造样式之一,是研究高原生长过程的重要窗口,但目前其深部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利用沿错那—沃卡裂谷中部的大地电磁数据,分析裂谷区域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特征和相位张量,并通过三维大地电磁反演获得邛多江地堑和沃卡地堑深部电性结构。三维大地电磁反演结果显示,沃卡地堑和邛多江地堑深部存在一条连续的显著高导异常,并呈现“俯冲”形态,且上覆高阻结构体,而在邛多江地堑两侧浅部则分布低阻异常。结合早期的研究结果,本文支持错那—沃卡裂谷深部的高导异常为地壳部分熔融,可能与南向地壳流相关,并研究认为在南北向持续挤压作用下,裂谷下方的弱地壳层,通过解耦上地壳和下部地壳,促进了藏南裂谷系的发育。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远震数据显示贝加尔裂谷带北穆伊斯克(Severomuysk)段地壳和上地幔的精细结构
Valentina V. MORDVINOVA, Maria A. KHRITOVA, Elena A. KOBELEVA, Mikhail M. KOBELEV, Evgeniy Kh. TURUTANOV, Victor S. KANAYKIN
地学前缘    2022, 29 (2): 378-392.   DOI: 10.13745/j.esf.sf.2022.2.1
摘要290)   HTML9)    PDF(pc) (8420KB)(99)    收藏

通过贝加尔裂谷系统北穆伊斯克(Severomuysk)段的密集地震台站线性网络获得的远距离强震记录,并利用P波接收函数技术,揭示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复杂分层块状结构。横波速度的分布表明构成北穆伊斯克地壳的地块具有不同性质。这些地块的西部聚散和地壳下部的分层证实了该地区隆起的堆积-碰撞起源。位于西伯利亚克拉通变薄的倾斜边缘上的北穆伊斯克段解释了该地区地壳碰撞效应的强度。2015年地震的震中深度与Muyakan 凹陷地壳上部的明显速度差异存在令人信服的相关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