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7, Vol. 24 ›› Issue (4): 213-225.DOI: 10.13745/j.esf.yx.2017-4-13

• 洋-陆过渡带中生代深浅部过程 • 上一篇    下一篇

华南中生代构造转换和古太平洋俯冲启动

李三忠,臧艺博,王鹏程,索艳慧,李玺瑶,刘鑫,周在征,刘晓光,王倩   

  1. 1.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7
  • 收稿日期:2017-02-23 修回日期:2017-04-10 出版日期:2017-07-15 发布日期:2017-07-15
  • 作者简介:李三忠(196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构造地质学与海洋地质学专业。E-mail:sanzhong@ouc.edu.cn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国家海洋局重大专项(GASI-GEOGE-01)

  • Received:2017-02-23 Revised:2017-04-10 Online:2017-07-15 Published:2017-07-15

摘要: 长期的华南地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古太平洋俯冲作用于华南的地质记录不是很清晰,尚存争论。一派认为始于二叠纪,另一派认为中生代。本文试图通过华南中生代EW向特提斯构造域和NE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转换过程及转换时间入手,探讨古太平洋俯冲启动。雪峰山地区早侏罗世地层以及侏罗纪类磨拉石建造呈NE或NNE向展布,燕山期主要发育2期褶皱变形,早期褶皱轴向为NE—NNE向,晚期为NNE或近南北向的隔槽式褶皱; 而印支期也发育2期褶皱变形,D1期为EW—NEE向,D2期为NNE向的紧闭褶皱。这些都说明晚三叠世雪峰山地区已经从EW向特提斯构造域向NE—NNE向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方向转换。而南岭地区,以及更南部的南海北部海域,构造转换时间相对较晚,为早—中侏罗世。综合前人的测年数据,德兴斑岩型铜矿三个含矿斑岩体形成于大约172 Ma,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与地幔楔发生混染,推测与该时期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俯冲、板片撕裂、拆沉和俯冲后撤一系列过程密切相关。同期,华南东南部发育了NE—NNE向、NW向和近EW向三组断裂,其中白垩纪(135~100 Ma)华南NE—NNE向的走滑断裂强烈活动,从东向西依次为:滨海断裂、长乐—南澳断裂、政和—大埔、邵武—河源—阳江断裂、吴川—四会断裂和合浦—北流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作用,在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一系列的拉分盆地,并非典型的“盆岭构造”。根据群速度和S波速度层析成像,华南地块总体上从西向东地壳的厚度整体上逐渐减薄;华南地块东部发生两次壳幔相互作用,对应两次岩石圈拆沉,这两次拆沉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第一次拆沉为古太平洋板块平板俯冲时板片撕裂所致,第二次拆沉为俯冲板片俯冲后撤和高角度俯冲造成。

关键词: 华南地块, 构造体制转换, 褶皱, 古太平洋板块, 走滑断裂作用, 拉分盆地, 拆沉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