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7, Vol. 24 ›› Issue (4): 239-248.DOI: 10.13745/j.esf.yx.2017-3-6

• 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演变 • 上一篇    下一篇

黄海盆地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

赵淑娟,李三忠,索艳慧,郭玲莉,戴黎明,姜素华,汪刚   

  1. 1.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7
  • 收稿日期:2017-02-20 修回日期:2017-03-01 出版日期:2017-07-15 发布日期:2017-07-15
  • 作者简介:赵淑娟(1986—),女,博士,讲师,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E-mail:zhaoshujuan@ouc.edu.cn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1002);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

  • Received:2017-02-20 Revised:2017-03-01 Online:2017-07-15 Published:2017-07-15

摘要: 黄海盆地研究程度极低,其形成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前人的构造资料,对黄海盆地的断裂系统进行重新划分,认为北黄海盆地和南黄海盆地主体断裂均为北北东向右行走滑断裂,控制盆地发育,而这些走滑断层的分支断裂控制着盆地内部的隆坳格局,走滑断层派生出的次一级正断层则以雁列状出现,主体为北东东-近东西向,控制盆地内的凹陷和凸起。黄海盆地及其周边断裂的平面组合及盆地内部凹陷和凸起的展布特征指示该盆地在新生代是在右行右阶走滑断裂体系下形成的拉分盆地。渤海湾盆地和东海陆架盆地等在新生代也具有相同的成因机制,因此,中国东部可能在新生代整体统一的右行张扭性体制下形成了这一系列拉分盆地。

关键词: 黄海盆地, 断裂体系, 走滑拉分, 新生代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