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雯霖, 郑求根, 黄一鸣, 张懿, 林畅松. 南海南缘礼乐盆地在南海扩张前的位置恢复[J]. 地学前缘, 2023, 30(5): 420-429. |
[2] |
张向涛, 彭光荣, 王光增, 刘欣颖, 赵利, 杨悦, 占华旺, 于海洋, 马晓倩, 李三忠. 珠江口盆地惠州运动的断裂响应研究:以阳江东凹为例[J]. 地学前缘, 2022, 29(5): 161-175. |
[3] |
段威, 田金强, 李三忠, 于强, 陈瑞雪, 龙祖烈. 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东南缘远源凸起带油气成因及来源[J]. 地学前缘, 2022, 29(5): 176-187. |
[4] |
詹诚, 卢绍平, 方鹏高. 汇聚背景下的多幕裂陷作用及其迁移机制: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例[J]. 地学前缘, 2022, 29(4): 307-318. |
[5] |
葛家旺, 朱筱敏, 雷永昌, 于福生. 多幕裂陷盆地构造-沉积响应及陆丰凹陷实例分析[J]. 地学前缘, 2021, 28(1): 77-89. |
[6] |
梁光河. 从东海和南海北部盆地群演化探讨日本大陆板块的形成过程[J]. 地学前缘, 2020, 27(1): 244-259. |
[7] |
漆家福, 吴景富, 马兵山, 全志臻, 能源.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中段伸展构造模型及其动力学[J]. 地学前缘, 2019, 26(2): 203-221. |
[8] |
李庶波,王岳军,吴世敏. 珠江口盆地中—新生代热隆升格局的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反演[J]. 地学前缘, 2018, 25(1): 95-107. |
[9] |
吕彩丽,张功成,杨东升.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文昌组构造差异性与动力学成因机制[J]. 地学前缘, 2017, 24(6): 333-341. |
[10] |
徐华宁,陆敬安,梁金强. 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及地质成因[J]. 地学前缘, 2017, 24(4): 57-65. |
[11] |
刘昌岭,孟庆国,李承峰,孙建业,贺行良,杨胜雄,梁金强.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及其赋存沉积物特征[J]. 地学前缘, 2017, 24(4): 41-50. |
[12] |
施小斌,于传海,陈梅,杨小秋,赵俊峰. 南海北部陆缘热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地学前缘, 2017, 24(3): 56-64. |
[13] |
沙志彬,梁金强,苏丕波. 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结果及其成藏要素研究[J]. 地学前缘, 2015, 22(6): 125-135. |
[14] |
王振涛, 周洪瑞, 王训练, 景秀春. 贺兰山地区中奥陶统樱桃沟组深水牵引流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学前缘, 2015, 22(2): 221-231. |
[15] |
朱小畏, 孙永革, 茅晟懿, 管红香, 吴能友. 珠江口盆地Site4B柱状沉积物中长链烷基二醇和酮醇类化合物的检出及意义[J]. 地学前缘, 2014, 21(6): 321-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