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0, Vol. 17 ›› Issue (2): 295-305.
李碧乐, 许庆林, 张晗, 常国林
LI Bi-Le, HU Qiang-Lin, ZHANG Han, CHANG Guo-Lin
摘要: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是中国重要的金、有色金属成矿区段。小塔子沟金矿的容矿围岩为太古宙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变质杂岩,NE和NEE向断裂为主要的容矿断裂,燕山早期北大山二长花岗岩是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体。矿区内最具工业意义的矿脉是1#脉,其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1#脉石英流体包裹体有富CO2三相、气液两相和纯气相3种类型。流体盐度介于2.06%~11.72% NaCleqv,集中在2.06%~3.37% NaCleqv,4.69%~6.97% NaCleqv和9.86%~11.72% NaCleqv;流体密度介于0.689~0.977 g/cm3;成矿温度在174~348 ℃,集中在302~348 ℃和174~187 ℃。研究表明成矿早阶段流体为低盐度、富CO2的高温流体,而且富CO2型和气液两相型包裹体共存;后者可能是由两种不同流体的混合作用造成的不均匀捕获而形成。成矿中晚阶段温度突然降低,盐度明显升高。温度的突然降低导致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沸腾,由于沸腾使残余流体盐度和密度升高。通过等容线图解法估算成矿压力范围在16~28 MPa,用静水压力梯度计算成矿深度为1.6~2.8 km。通过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特征对比,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造山型金矿,其形成动力学背景为J1—J2时期华北与西伯利亚克拉通碰撞对接后的陆内造山。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