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家鼎, 张重远, 张浩, 白金朋, 张士安, 张盛生, 秦向辉, 孙东生, 何满潮, 吴满路.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地应力测量及其储层压裂改造意义分析[J]. 地学前缘, 2024, 31(6): 130-144. |
[2] |
宋德坤, 刘乐乐, 王栋.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沉积物渗透性敏感规律试验研究[J]. 地学前缘, 2024, 31(6): 405-414. |
[3] |
唐志潭, 刘敬寿, 闫霞, 冯延青, 蒋恕, 张滨鑫, 张冠杰, 付一鸣. 深层煤岩微构造对现今地应力的控制机理[J]. 地学前缘, 2024, 31(5): 344-357. |
[4] |
王斌, 孙东生, 李阿伟, 杨跃辉, 陈群策. 松辽盆地深部基底地应力状态:来自松科2井地应力实测数据的证据[J]. 地学前缘, 2024, 31(2): 377-390. |
[5] |
郭清海, 何曈, 庄亚芹, 骆进, 张灿海. 化学刺激法提高花岗岩类岩石裂隙渗透性的实验研究[J]. 地学前缘, 2020, 27(1): 159-169. |
[6] |
丰成君,戚帮申,王晓山,张鹏,孙明乾,孟静,谭成轩,陈群策. 基于原地应力实测数据探讨华北典型强震区断裂活动危险性及其对雄安新区的影响 [J]. 地学前缘, 2019, 26(4): 170-190. |
[7] |
周学慧,丁文龙,昌伦杰,牛玉杰,尹帅,张敏,孙雅雄. 三端员定型”法识别滨岸相砂岩储层隔夹层: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为例[J]. 地学前缘, 2017, 24(5): 328-338. |
[8] |
高俊, 夏露, 李英杰, 于青春.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页岩气储层渗流特征研究[J]. 地学前缘, 2016, 23(5): 103-112. |
[9] |
张文静, 琚宜文, 卫明明, 王国昌. 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吸附/解吸特征及机理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15, 22(2): 232-242. |
[10] |
谭成轩, 胡秋韵, 张鹏, 丰成君, 秦向辉. 日本MW 9.0级大地震前后华北和东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作用调整过程与研究意义探讨[J]. 地学前缘, 2015, 22(1): 345-359. |
[11] |
董树文, 李廷栋, 陈宣华, 高锐, 吕庆田, 石耀霖, 黄大年, 杨经绥. 深部探测揭示中国地壳结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背景[J]. 地学前缘, 2014, 21(3): 201-225. |
[12] |
蔡益栋, 刘大锰, 姚艳斌, 李俊乾, 郑贵强. 温度控制下的煤层气储层物性动态演化研究[J]. 地学前缘, 2014, 21(1): 240-248. |
[13] |
王小敏, 樊太亮. 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研究现状与前瞻[J]. 地学前缘, 2013, 20(5): 166-174. |
[14] |
严永新, 张永华, 陈祥, 罗家群, 章新文. 微地震技术在裂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地学前缘, 2013, 20(3): 270-276. |
[15] |
陈建业,杨晓松. 地震断层的渗透性[J]. 地学前缘, 2012, 19(4): 3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