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3, Vol. 20 ›› Issue (6): 156-161.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岷县地震(MS 6.6)指纹法临震预测

刘根深,曾佐勋,王杰,贺赤诚   


  1.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2. 北京房山区良乡地震监测站, 北京 102401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4. 华中构造力学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 收稿日期:2013-08-19 修回日期:2013-09-01 出版日期:2013-11-15 发布日期:2013-11-15
  • 作者简介:刘根深(1945—),男,多年从事地震监测预测研究,现任北京良乡地震监测站站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E-mail:liugensheng_00@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985”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子课题“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206)

  • Received:2013-08-19 Revised:2013-09-01 Online:2013-11-15 Published:2013-11-15

摘要: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定西市岷县和漳县交界处(34.5°N,104.2°E)发生了MS 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 km,死亡95人,伤1 366人,经济损失达210亿元。文中回顾利用第一作者独创的指纹法对于此次地震做出临震预测的过程与依据,并探讨发震断裂与发震机制。利用SW地震前兆监测仪(简称SW仪),输出地磁分量、地电分量、地应力分量、谐振分量、地倾斜分量等9通道或15通道异常分量时间曲线,当压缩时间轴,就可以输出不同的异常几何图像。不同地区的地震具有不同的前兆几何图像。相同地区的地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前兆几何图像。因此,可以根据特定前兆几何图像,找到将要发生地震的震中位置。这就相当于每个人都有特定指纹,根据指纹可以找到对应的人。所以,利用SW仪输出图像预测地震的方法称为指纹法。按照7年来对于前兆图像与对应指纹之间关系的观测,一般是提前6天收到临震指纹信号。震级预测则需要对于同通道指纹波幅进行比较与计算。于是,指纹法创造出单台站预测全球地震三要素的奇迹。作为专家内部交流,2013年7月15日10:45,根据2013年7月14日第五通道指纹与2013年6月2日同通道指纹的对比,文章第一作者预测2013年7月19日,甘肃(35.19°N, 103.69°E)将发生MS 5.1级地震。2013年7月22日定西市岷县MS 6.6级地震表明,预测震中准确,发震时间比预测时间仅仅延迟3天,震级比预测值大1.5级,总体上是一次成功的临震预测。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和震源机制研究认为,临潭—礼县左行逆冲活动断裂是定西岷县地震的发震断裂。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尖端与临潭—礼县左行逆冲断裂接合部位是流变界面能量释放的震源位置,为板内地震三层次构造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案例。

关键词: 岷县地震;临震预测;指纹法;临潭&mdash, 礼县断裂;三层次构造模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