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家鼎, 张重远, 张浩, 白金朋, 张士安, 张盛生, 秦向辉, 孙东生, 何满潮, 吴满路.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地应力测量及其储层压裂改造意义分析[J]. 地学前缘, 2024, 31(6): 130-144. |
[2] |
赵圣贤, 李博, 陈鑫, 刘文平, 张成林, 季春海, 刘永旸, 刘东晨, 曹埒焰, 陈玉龙, 李佳峻, 雷越, 谭静强. 川南天宫堂构造带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不同纹层内部结构差异及其控制机理[J]. 地学前缘, 2024, 31(5): 75-88. |
[3] |
唐玄, 郑逢赞, 梁国栋, 马子杰, 张家政, 王玉芳, 张同伟. 黔北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孔隙分形表征[J]. 地学前缘, 2023, 30(3): 110-123. |
[4] |
张六六, 陈更新, 乐幸福, 张瑜, 邵德勇, 闫建萍, 孟康, 张同伟. 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层段吸水特征、孔隙结构差异性及对页岩储层评价的意义[J]. 地学前缘, 2023, 30(3): 138-150. |
[5] |
胡国农, 郝世彦, 樊平天, 李玉, 高庆华. 鄂尔多斯盆地NNW油区再开发潜力分析[J]. 地学前缘, 2023, 30(1): 106-115. |
[6] |
韩双彪, 唐致远, 白松涛, 万磊, 芮宇润, 高远, 黄永建, 王成善. 元素俘获能谱在深层致密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松科2井为例[J]. 地学前缘, 2022, 29(1): 449-458. |
[7] |
吴松涛,朱如凯,李勋,金旭,杨智,毛治国.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有效性评价与应用[J]. 地学前缘, 2018, 25(2): 191-203. |
[8] |
王濡岳,龚大建,冷济高,王兴华,丛森,丁文龙,付福全,杨滔,赖富强. 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以岑巩区块为例[J]. 地学前缘, 2017, 24(6): 286-299. |
[9] |
杜书恒,关平,师永民,方媛媛,盛英帅,张志强,梁耀欢,兰开军,王哲麟,赵晔,师俊峰,Abitkazy TASKYN. 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压裂性新判据[J]. 地学前缘, 2017, 24(2): 257-264. |
[10] |
周翔,何生,刘萍,俱云娟. 鄂尔多斯盆地代家坪地区长6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J]. 地学前缘, 2016, 23(3): 253-265. |
[11] |
唐书恒,范二平,张松航,姜文. 湘西北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储层特征与含气性分析[J]. 地学前缘, 2016, 23(2): 135-146. |
[12] |
姜振学, 唐相路, 李卓, 黄何鑫, 杨佩佩, 杨潇, 李卫兵, 郝进. 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全孔径表征及其对含气性的控制[J]. 地学前缘, 2016, 23(2): 126-134. |
[13] |
陈冬霞,刘雨晨,庞雄奇. 川西坳陷须五段陆相页岩层系储层特征及对含气性的控制作用[J]. 地学前缘, 2016, 23(1): 174-184. |
[14] |
胡明毅, 邓猛, 胡忠贵, 薛丹. 四川盆地石炭系黄龙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J]. 地学前缘, 2015, 22(3): 310-321. |
[15] |
秦瑞宝, 李雄炎, 刘春成, 毛志强.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与储层参数的定量评价[J]. 地学前缘, 2015, 22(1): 251-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