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12, Vol. 19 ›› Issue (6): 83-89.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月表典型区撞击坑形态分类及分布特征

何姝珺,陈建平,李珂,王翔,李智强   

  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2. 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 收稿日期:2012-07-20 修回日期:2012-10-14 出版日期:2012-11-15 发布日期:2012-11-15
  • 作者简介:何姝珺(1988—),女,硕士,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主要从事遥感地质和行星科学研究。E-mail:hsj19880917@gmail.com
  • 基金资助: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9AA122201)

The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aters in the LQ4 Area.

  • Received:2012-07-20 Revised:2012-10-14 Online:2012-11-15 Published:2012-11-15

摘要:

月球表面环形构造主要有撞击坑、火山口和月海穹窿3种,其中撞击坑分布最广泛,是研究月表环形构造的主要内容。由于月表撞击坑数量大、种类多及其形成伴随着整个月球地质的演化过程,因此这种月表地形地貌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月球表面地貌随时间的改造过程以及改造类型。文中通过研究撞击坑遥感影像及形貌特征,总结归纳为简单型、碗型、平底型、中央隆起型、同心环型、复杂型及月海残留型7种撞击坑类型,用来描述月表典型区域撞击坑的形态特征。从结构和物质两方面进行了月表典型区域撞击坑的形态地貌参数提取,综合利用嫦娥一号CCD 影像数据、LROC数据,得到了该区域撞击坑形态数据(坑底、坑唇、坑壁、坑缘、溅射物覆盖层、中央峰)和形态测量数据(直径、深度、地理位置)。研究发现,LQ4地区的撞击坑分布可分为月陆区和月海区,月陆区的撞击坑多以中小型撞击坑为主,其分布密度极高,形成年代较早,月海区撞击坑多为年轻的撞击坑,分化程度较低,分布密度也较低。

关键词: 嫦娥一号, 撞击坑, 形貌特征, 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