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2008, 15(5) 376-387 DOI:     ISSN: 1005-2321 CN: 11-3370/P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论文
晓天—磨子潭断裂的运动学涡度、应变速率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合肥工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 安徽 230009

摘要

晓天—磨子潭断裂作为北大别带与北淮阳带的地表分界线,是大别造山带内重要的折返边界之一。本次工作在详细的野外观察、糜棱岩化过程中温压条件的计算、糜棱岩中石英C轴组构分析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计算晓天—磨子潭断裂内同造山糜棱岩化过程的运动学涡度和应变速率。变形温压条件指示糜棱岩形成于30~40 km的深部,明显大于早白垩世以来的剥蚀深度,指示断裂带糜棱岩化过程发生于同造山折返过程中。涡度分析表明,断裂带的涡度值大于09,指示其变形以简单剪切变形为主,并说明大别造山带同造山晚期折返的驱动力表现为浮力。显微构造与石英C轴组构分析均指示了一致的上盘向NW的运动方式。断裂带同造山糜棱岩化过程的应变速率为10-10 s-1左右,表明造山带峰期变质之后的折返过程是非常快速的。

关键词: 晓天—磨子潭断裂;同造山糜棱岩化作用;运动学涡度;应变速率;超高压岩石折返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08-05-02  
DOI: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2025)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Copyright © 2008 by 地学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