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童晓光, 郭建宇, 王兆明. 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进展[J]. 地学前缘, 20140101, 21(1): 9-20. |
[2] |
解飞, 张玉玺, 刘景涛, 周冰, 向小平. 基于“层级阶梯评价方法”的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以铜川市为例[J]. 地学前缘, 2021, 28(5): 15-25. |
[3] |
唐华风, 王寒非, BenKENNEDY, 张芯语, MarcosROSSETTI, AlanPatrickBISCHOFF, AndrewNICOL. 水下喷发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新西兰Taranaki盆地中新世Kora火山为例[J]. 地学前缘, 2021, 28(1): 375-387. |
[4] |
庞忠和, 罗霁, 程远志, 段忠丰, 天娇, 孔彦龙, 李义曼, 胡圣标, 汪集旸. 中国深层地热能开采的地质条件评价[J]. 地学前缘, 2020, 27(1): 134-151. |
[5] |
朱筱敏,潘荣,朱世发,魏巍,叶蕾. 致密储层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分析[J]. 地学前缘, 2018, 25(2): 141-146. |
[6] |
沈玉林,秦勇,李壮福,金军,魏展航,郑俊,张涛,宗毅,王晓豪. 黔西上二叠统龙潭组菱铁矿层的沉积成因及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17, 24(6): 152-161. |
[7] |
傅雪海,德勒恰提·加娜塔依,朱炎铭,申建,李刚. 煤系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特征及分隔合采技术[J]. 地学前缘, 2016, 23(3): 36-40. |
[8] |
李松,汤达祯,许浩,陶树. 深部煤层气储层地质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16, 23(3): 10-16. |
[9] |
童晓光, 郭建宇, 王兆明. 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进展[J]. 地学前缘, 2014, 21(1): 9-20. |
[10] |
唐颖,邢云,李乐忠,张滨海,蒋时馨. 页岩储层可压裂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J]. 地学前缘, 2012, 19(5): 356-363. |
[11] |
马行陟,宋岩,柳少波,姜林,洪峰. 构造抬升过程中煤储层吸附能力的耦合效应及控制因素[J]. 地学前缘, 2012, 19(4): 307-313. |
[12] |
张金川, 林腊梅, 李玉喜, 姜生玲, 刘锦霞, 姜文利, 唐玄, 韩双彪.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概率体积法[J]. 地学前缘, 2012, 19(2): 184-191. |
[13] |
刘贻军.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煤层气开发“甜点”地区基本地质特征分析[J]. 地学前缘, 2011, 18(4): 219-223. |
[14] |
范俊佳, 琚宜文, 侯泉林, 谭静强, 卫明明. 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孔隙特征与煤层气可采性[J]. 地学前缘, 2010, 17(5): 325-335. |
[15] |
陈富勇, 琚宜文, 李小诗, 范俊佳, 梁英. 构造煤中煤层气扩散-渗流特征及其机理[J]. 地学前缘, 2010, 17(1): 195-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