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万成舟, 季晓慧, 杨眉, 何明跃, 张招崇, 曾姗, 王玉柱. 基于渐进多粒度训练深度学习的矿物图像识别[J]. 地学前缘, 2024, 31(4): 112-118. |
[2] |
冯铄, 刘志飞, Penjai SOMPONGCHAIYAKUL, 林宝治, Martin G. WIESNER. 泰国湾表层沉积物陆源碎屑的粒度特征及其展现的沉积动力环境[J]. 地学前缘, 2022, 29(4): 211-220. |
[3] |
雷子炎, 葛倩, 陈东, 张泳聪, 韩喜彬, 叶黎明, 边叶萍, 许冬. 中全新世以来西南极阿蒙森海沉积物来源和古气候意义[J]. 地学前缘, 2022, 29(4): 179-190. |
[4] |
张宗言, 刘祥, 李响, 柯学, 张楗钰, 徐亚东. 广东雷州半岛晚渐新世—早更新世孢粉共存因子分析及古气候变化重建[J]. 地学前缘, 2022, 29(2): 303-316. |
[5] |
杨宗锋, 李解, 姜晓杰, 曲林雨, 袁野, 李英英, 彭慧中, 饶彤, 马犇, 徐志豪. 火成岩结构的二维定量化分析方法[J]. 地学前缘, 2020, 27(5): 23-38. |
[6] |
聂宗笙. 内蒙古河套盆地晚更新世地层划分、环境演变及黄河的贯通[J]. 地学前缘, 2019, 26(4): 259-272. |
[7] |
雷华蕊,姜在兴,周红科. 早古近纪极热时期古气候演化分析:以东营凹陷为例[J]. 地学前缘, 2018, 25(4): 176-184. |
[8] |
张渝金,吴新伟,张超,郭威,杨雅军,孙革. 黑龙江龙江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时代确定新证据及其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18, 25(1): 182-196. |
[9] |
孙立新,张云,张天福,程银行,李艳峰,马海林,杨才,郭佳成,鲁超,周晓光. 鄂尔多斯北部侏罗纪延安组、直罗组孢粉化石及其古气候意义[J]. 地学前缘, 2017, 24(1): 32-51. |
[10] |
杨艺, 王汝建, 刘健, 赵越, 杨振宇, 翁成郁, 王磊. 新疆罗布泊45 ka BP以来沉积物粒度敏感组分记录的区域沙尘活动历史[J]. 地学前缘, 2015, 22(5): 247-258. |
[11] |
庞守吉, 苏新, 何浩, 赵倩, 祝有海, 王平康, 李永红, 李清海.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质控制因素分析[J]. 地学前缘, 2013, 20(1): 223-239. |
[12] |
蔡进功, 徐金鲤, 冯晓萍, 邓兵.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孢粉相特征及其在碳循环中的意义[J]. 地学前缘, 2011, 18(6): 143-149. |
[13] |
朱诚, 马春梅, 李兰, 孙智彬, 郑朝贵, 白九江, 朱光耀, 黄润. 长江三峡库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10, 17(3): 222-232. |
[14] |
杨宗锋, 罗照华, 卢欣祥. 定量化火成岩结构分析与岩浆固结的动力学过程[J]. 地学前缘, 2010, 17(1): 246-266. |
[15] |
张岩 朱利东 杨文光 罗虹 姜琳 何大芳 刘娟. 青藏高原东缘叠溪海盆地40~30 ka BP高分辨率
快速气候变化记录[J]. 地学前缘, 2009, 16(5): 9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