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 2009, Vol. 16 ›› Issue (2): 369-377.
1中国地震局 地下流体动力学实验室, 北京 100085
2中国地震局 地壳应力研究所, 北京 100085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83
4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北京 100045
1 Laboratory of Ground Fluid Dynam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5, China
2 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5, China
3 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4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 Center, Beijing 100045, China
摘要:
随着新的观测技术和理论的快速发展,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分析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地下水动态信息中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简单介绍了稳定同位素2H、18O以及放射性同位素3H、14C的特征与示踪技术,详细阐述前人应用环境同位素在地下水活动规律中所开展的研究,包括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水岩相互作用、地下水的年龄等,并重点分析了这种示踪技术在研究地下水对构造活动发生和对应力应变响应等方面的应用。积极推进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对地下流体地震前兆信息的评估、地震活动性强度的判定、流体在孕震过程中作用的探讨,以及井孔映震效能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